【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社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戏教学反思 篇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的文章。《社戏》选自《呐喊》,看社戏是《社戏》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难忘的。
那么社戏真的很好看吗?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渴望看的是“能连翻84个跟头的铁头老生”,但他偏不翻跟头,“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也始终没有出现,最怕看到的“老旦”却令人头疼地唱个没完,此时的“我”真有点失望。但学生从“回望”一词中读出了“我”的留恋,我追问学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波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仅仅是“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更是因想看社戏而产生的种种经历和体验!鲁迅先生的一个“回望”能勾起我们多少似曾相识的回忆啊!
小伙伴之间的淳朴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愿望,小伙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驾得如“大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淳朴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孩子啊!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学生在我讲到此处时都相视莞尔,课后布置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鲁迅先生写出了孩子之间的纯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和厚道,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
教这课时,学生的热烈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学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点点成功,那就是尝试的结果。
社戏教学反思 篇2
有人说教《社戏》课文最后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钥匙。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文中的戏和豆说的那么好?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回忆。大抵来说,回忆的总是美好的事物。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来理解这篇文章呢?从《社戏》文章来看,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豆呢也仅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却说是:“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作者如此难忘呢?
我想,作者在写社戏的时候,也仅仅是把社戏作为一个引子而已,真正要写的是他们自己表演的戏,自己演的戏那才是真正难忘的好戏。
赵庄的戏在文章中只是一个引子,他们的戏才是文章的主体,在这出戏里,主角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戏台是大航船。戏份是月下行船、赵庄看戏、归航偷豆。舞台背景是月下河流、豆、麦田。(我把这个板书在黑板上)在这样的背景中,再这样的舞台上,一群朝夕相处的孩子,他们心里是快乐的`!
小时侯,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时侯,临村放电影,村里的伙伴们老早就知道了。相约晚上一起去看。夜里,爸妈一般是不会让我们出去,更何况是去临村。但看到一大群伙伴一起去,也就没说什么了。月夜,一群人,唧唧喳喳,有说有笑直奔二三里外的临村。一路上,脚下高低不平,但也没能阻止我们的兴致。有时候,等我们跑到的时候,电影都快散场了,又跟着人群往回赶,在人群中东奔西突,快活无比。当然了,在路上也会埋怨今万拖后腿的那个伙伴,相约下次一定早些出发。早到的时候,大伙挤在一起,席地而坐,很兴奋。看着看着,银幕上的人物就渐渐依稀了。等到人声鼎沸的时候,才知道电影散场了。揉揉模糊的眼睛,把还在睡的伙伴推醒。路上照旧快活。现在才知道,看什么电影无所谓,看电影那只是一个借口,关键是大伙在一起。
在社戏里也是如此,到赵庄看戏也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引子。骨子里,他们是希望能大伙一起去。只要大伙在一起,就是快乐无比!
你看那月下行船,大伙摇撸的摇橹,陪我说话的说话,不亦乐乎!船外,月色如水;夹岸,豆麦清香。当真令人心旷神怡了!至于在赵庄看的戏那就不用说了:我看不清、听不见,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依稀了。伙伴呢,年小的在大哈欠,大的在说各自的话,都没心思看戏。而回去的时候,大家又象来时一样踊跃,拔橹、摇橹,大船快的就象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或笑或骂,又都兴奋了!
至于那水煮罗汉豆真的好吃吗?未必,只不过是伙伴们自己动手做的罢了,才觉得食之如饴。小时侯,在家乡放牛,荷花塘干涸了,许多的小鱼小虾,都躲在一个个水窟里苟延残喘。我们找来几个大的河蚌壳,洗净,再舀上些水,架在土块堆的灶上。把那些抓来的小鱼小虾放在蚌壳锅里煮,等鱼变白了,虾变红了,没盐没油的抓起来就吃,而且还你争我抢的,好似什么龙肝风胆似的。吃完以后,发现手上全是黑灰,脸也成了大花脸。现在回忆的时候,觉得那时侯真快乐!
这篇文章,我象这样讲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活跃,都回忆说他们都有个类似的经历。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感悟书中的内容,比起我们空洞的说教好得多了!
《社戏》其实就是孩子们自己演出的一出快乐的夜戏。
社戏教学反思 篇3
《社戏》是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鲁迅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充满温情的一篇,从理解难度上来讲也不艰涩。教材做这样的设置,我认为有利于减轻学生对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文章的学习中,看到鲁迅深刻冷峻背后温情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朝花夕拾》,从这些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中,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这将为以后学习鲁迅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戏》的教学成功与否十分重要。所以,这篇课文我用了4个课时,备课也下了工夫,整体上到达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其一,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小说体裁的基本文体知识不扎实。普遍认为小说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这可能和这篇文章体裁特征不鲜明有关。所以我又结合文章将小说的虚构性这一知识点讲解了一下,对这一知识点个别同学的理解程度不高,具体体此刻答题的时候,还是用作者二字来作答。所以在以后的小说学习中,还是要反复强化文体特征。并且许多学生的作文也存在着文体不清的问题,例如在记叙文中穿插很多议论,本末倒置,文章所以变成大杂烩。由此看来,目前淡化文体界限、按资料来来编排教学资料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有意识地强化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行文规范来写作。
其二,《社戏》这篇文章的教学,最终一个自然段十分重要。这一段既是文章的切入点,也是文章的题旨所在。我设计教学过程时,安排学生在第一课时先谈谈自我对这一段落的理解,在第四课时学完整篇课文以后,再重新来谈这一问题。经过比较考察学生对课文关键点的理解程度。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就真正怀念的不是豆和戏这一点阐述自我的观点。由此,在教时上我做出了调整,较快地引出人生经验通感这一深层次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自我童年生活的回忆,联系自我以往历过的事、相处过的人、吃过的东西、听过的歌等等,谈一谈对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却并没有昨夜的那样好吃两句话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置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学中比较忽略的问题,有时为了赶进度或者想尽快地将学生引到正确的答案上,自我讲解和灌输的部分所占比例偏大,学生容易走神和倦怠。所以多设置一些活动和讨论环节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紧之后学生在交流中大致能体会这样一种感觉:物是人非,每每回忆却再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令人怅然若失。因为即使一切都没有变,但岁月无痕,当时的情感和体验已一去不复返了。就在学生若有所悟的时候,趁热打铁点出鲁迅作品的高妙之处,就是能唤起大家人生经验的通感,写到每个人的心里去。这样使学生在认识到鲁迅温情一面的同时,对他思想的深刻性和强大的洞察力也有了感性的直观的认识。水到渠成地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