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22111”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一
1、本教学设计是节奏乐训练。参照全日制培智学校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打击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创设了本次教学活动。
2、课时:2课时(本次教学活动为第一课时)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辨节奏的快慢,并用打击乐器练习快慢不同的节奏。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一些图片、动作和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分辨快慢的音乐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
本次教学活动加入了一些动作模仿,介绍了木鱼的演奏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高音乐分辨能力、感受力和发挥想象力、表现力提供了机会。
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不断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师生互动、自我实践、互帮互助的多层活动中,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音乐唱游活动“分辨快慢”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通过多种体验方式,逐步学会“分辨快慢”和“表现快慢”。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通过一些音乐律动和打击乐等活动,补偿学生的肢体缺陷。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智障儿童,本班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1人,脑瘫1人,多动症1人,智力发育迟滞8人。
按认知能力和技能基础的不同,将本班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一)知识与技能
1、提高音乐分辨能力和节奏感。
2、提高运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分辨不同节奏的音乐,并在音乐中模仿人的慢走、正常行走和快
跑三种行走方式。
2、能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并根据小动物的形态表现不同节奏的音乐。
3、a组学生能用木鱼跟着音乐敲打出快慢不同的节奏,b组学生在老师肢体协助下跟着音乐打节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信心。
重点:听辨节奏不同的音乐。
难点:用木鱼跟着音乐来演奏快慢不同的节奏。
教学课件、音乐、乐器木鱼10个
小动物头饰(乌龟、蜗牛、小兔、小猫、青蛙、小马、老鼠、狮子、豹子)
(一)听音乐《老友进行曲》入室
[设计思路]音乐《老友进行曲》是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进行曲,非常适合作为行进的音乐伴奏,加上它是用手风琴演奏,曲风幽默、诙谐,比较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不像其他进行曲显得过分的严肃,在行进中可以加入一些律动,调动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同时,踏步行进的方式又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了伏笔。
1、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是怎么走进来的?(踏步)那是慢慢踏步还是小跑步进来的?(教师边提问边演示动作) 请一个同学再来示范一下。
师:“哦,我们刚才是用中等的速度踏步走进来的。
2、小结:我们知道了,人走路可以有快慢不同的速度,那音乐有没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今天余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寻找答案。
(二)观察图片,用动作模仿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过程中融入了三种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感受转移到听觉感受上,感知音乐的快慢节奏。选择《虫虫历险记》、《松鼠进行曲》和《纱巾不落地:赛马》这三段音乐,首先这些音乐都是“奥尔夫”的纯音乐素材,结构比较简单。其次这三段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节奏对比很明显,比较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并用动作模仿。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图片上都有谁啊(老人、学生、刘翔),他
们行走的动作和速度是怎样的?(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模仿)
2、教师指导学生在感受三种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想象三种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行走速度。
师:那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老人——《虫虫历险记》—— 缓慢
学生——《松鼠进行曲》—— 欢快
刘翔——《赛马》—— 快速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老人(学生、刘翔)在缓慢(欢快、快速)的音乐中行走的样子。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
3、小结:我们刚才用不同的速度来走和跑,感受节奏不同的音乐,,知道了音乐也是有快慢的。那同一首音乐中会不会也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我们现在来听听另一首音乐。
(三)通过音乐《划船》,让同学们感受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并能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设计思路]选择《划船》这首音乐作为本次节奏训练的教材,主要是因为这首乐曲音乐结构很清晰,四段音乐是表现四种不同的音乐节奏,由缓慢逐步加快。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步骤1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认知,为接下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步骤2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模仿小动物行走的过程中也感知了音乐的不同节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想象力,为他们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步骤3设计了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快慢节奏。木鱼是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它演奏方法简单,比较适合作为单纯节奏训练的器材。步骤3中又细化出了几个过程。先由教师讲授木鱼的演奏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其次,设计了音乐游戏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木鱼的不同节奏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后再分层教学生演奏音乐。作为本次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跟着音乐节奏,用木鱼演奏不同的节奏型。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各种节奏型的学习和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无需再单独训练各种节奏型的演奏,只要把四种节奏型融入四段音乐。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有序训练,就能逐步完成教学目的。
1、播放音乐《划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玩的曲子,等一下要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这首曲子是由慢到快还是由快到慢。(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
2、模仿小动物,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师:那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和同学们一起玩,可是有几只小动物走得很慢,同伴们都要等他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走得最慢吗?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出示ppt——小动物图片:乌龟、蜗牛)
师:这两只小动物走路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走得很快还是很慢,请你来学一学。(学生自由模仿,请模仿得好的同学示范。)
师:现在还要请你听着音乐来模仿这两种动物走路的动作,要跟着音乐节奏来走。(第二、第三、第四段音乐的教学过程同上)
乌龟、蜗牛 —— 第一段音乐 —— 缓慢
兔子、青蛙、小猫 —— 第二段音乐 —— 欢快
老鼠、小马 —— 第三段音乐 —— 快速
豹子、狮子、老虎 —— 第四段音乐 —— 飞驰
师:我们刚才已经模仿了很多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现在要请同学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来模仿,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小动物。音乐慢的时候模仿走得慢的动物就要走出来;音乐加快的时候,模仿走得比较快的动物就要出来了;你扮演的这种小动物走路的速度一定要和音乐一致的,扮演小马、豹子等动物的同学还要特别小心,不要撞到其它“小动物”。(学生自己选择什么动物就戴上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节奏模仿相应的动物)
3、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不同节奏。
(1)师:小动物们都能听着音乐按节奏走路了,下面我想考考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乐器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呢。
(2)出示木鱼,演示木鱼的演奏方法。
师: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棍,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在自己的手指上,
打在手指上是没有声音的。
(3)玩游戏《听一听》,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敲出几个不同的节奏,你们听听哪个是最
慢的,哪个是最快的,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4)学生练习演奏木鱼,学会用木鱼敲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个别指导。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奏木鱼,你可以尝试着怎样敲会快一点,怎
样会慢一点。(木鱼学生人手一个)
[设计思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第一和第二段音乐的演奏训练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接下的第三和第四段音乐的木鱼节奏训练没有时间完成。我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上再让同学们来练习演奏。
(5)教师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分段练习,用不同的快慢节奏演奏木鱼。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第一段: 两拍一下 x — | x — |
第二段:一拍一下 x x | x x |
第三段:一拍两下 xx xx | xx xx |
第四段:一拍四下 xxxx xxxx | xxxx xxxx |
(6)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完整的用木鱼演奏音乐,指导b组学生。
(7)教师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演奏木鱼,另一部分学生跟着音乐和木鱼
模仿小动物走路。
(四)回收乐器,排队听音乐离室。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二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音乐与生活》是今年高中课改音乐鉴赏教材广东版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声”、“生活之音”、“自然之韵”四部分组成。单元中选择的音乐内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单元的第3节。
本节课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论证的“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贯穿了“情感之声”中展现的“音乐是人内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来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选择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始终伴随人类各种生活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愿望。
本节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鉴赏作品都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产劳动场景、活动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
2、 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感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和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记录《打字机》、《盖邮戳》音乐的节奏;能够熟悉模唱《钟》、《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能够从《永恒的水》观赏中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尝试创作一首“纸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得到和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能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的朴素哲理。
3、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上都是“善于听不愿说”,在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作品鉴赏让学生感知音乐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体会两者相融共通的联系;感受音乐表现艺术的魅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形式并作出一定的评价;尝试自行创作一首“纸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音乐鉴赏的本质,不能流于欣赏的简单的感性认知。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不但要听辨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音乐表现的方法手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真正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
为此,我拟定了调查法、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法、联想法、想象法、演示法等授课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中。具体的做法在后面的教学程序中我再细说。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时,能够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建立一定的音乐思维空间,爱护并鼓励学生保留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其二、通过对比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和创造活动。其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做到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懂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
广东版 (音乐与生活)之“生活之音”(说课稿),标签: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此次说的是第3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聆听与鉴赏《打字机》、《盖邮戳》、《钟》和《永恒的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进行。
(一)、课题引入:播放20xx年春晚的《过年我当家》(玩的就是节奏)
作品通过艺术夸张,把我们日常当中的具体生活细节活动节奏化了,小到铅笔写字的摩擦声音,大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音,由此汇成一首热热闹闹的生活交响曲。
[设计意图]:通过音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去探究的好奇。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演示法)
(二)、讲授新课:
1、聆听两首乐曲,为它们设计标题并写出基本的节奏谱:《打字机》、《盖邮戳》
作品运用现实生活中“打字”和“盖邮戳”的劳动声音,加上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把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场景变的有声有色,充满了快乐的情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体验“标题音乐”的特点,紧扣本节课“音乐与生活相融共通”的主题。(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2、课堂实践:尝试创作4小节“打蚊子”的节奏谱。(与蚊子的飞行动态相结合,时而快,时而慢,最后打死了蚊子。)
例如:2/4 x x| x xx |x · x |x—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创作、表演意识,给他们的自信心,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亲自体会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同时活跃课堂的气氛,避免“审美疲劳”的出现。(演示法、联想法、想象法、合作法)
3、聆听[匈]李斯特的《钟》。要求学生思考:音乐中表现了什么声音?作曲家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认识该作品中,李斯特巧妙地运用了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彩,弹奏技巧多样化的特点,来塑造、模拟“钟”的形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3、聆听谭盾《永恒的水》。要求学生思考:在观赏音乐中得到什么感悟与启发?
作品在20xx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大获成功,同时也引来乐评人各种观点的争论。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利用其在不同媒介(在空气中、在水中)的传导下产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把水在滴落、流淌、碰撞等状态中发出来的声响和奇妙的节奏感来营造奇特的视觉、听觉的享受。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通过声音和画面全新地展现给人们。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并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评价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见解,达到学会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目的。(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4、课堂实践:启发、引导学生从《永恒的水》中得到感悟,尝试用“纸”来创作一首“纸乐”。(视课堂教学实际时间而定,如若安排不下,就作为课后的作业,延续教学目标。)可以利用不同纸张的材质,通过揉、搓、撕、抖等手法制造出不同的音响区别,再运用音乐表现的要素进行整合。比一比谁的作品更能表现自己的意图,更能让广大同学接受。
5、课后拓展推荐:听赏保罗·怀特的《蚊子之舞》;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或者课后的反馈,达到迁移知识,延续创新的目的。完成教学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调查法、启发法、合作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以上是我对《生活之音》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实际出发,适度地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红帽》,我的说课环节有: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设计及教学准备
5、教学过程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do re mi 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小红帽”的故事。
1、指导学生掌握用一口气流畅地唱完一个乐句的方法,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创编歌表演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育学生要尊敬老人,遇见坏人要机智勇敢,学会自我保护。
1、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1、引导学生创编歌表演。
2、培养学生较熟练地唱出歌曲第一到第四乐句的简谱。
1、整堂课“以情为中心”而进行设计教学,以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得到情感的体验。
2、在歌曲表现中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歌曲的特点,通过综合全方位地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教学手段,进行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1、《小红帽》的课件
2、钢琴
3、学生自制的小红帽
首先我让学生戴着自制的小红帽听着歌曲伴奏走进教室(播放歌曲《小红帽》的伴奏)让学生在课前潜移默化地受到新授歌曲旋律,为新授歌曲做好铺垫。
我对学生说:《小红帽》的故事同学们听过吗?
学生会说:听过。
接着老师让学生推荐一个会讲这个故事的小朋友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完故事后,我紧接着故事这个话题说:“艺术家们为这个故事编写出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小红帽》,这个时候我就连忙出示课题(说课人张贴课题)并播放歌曲欣赏,我说:“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放有原唱的歌曲《小红帽》)
因为这首歌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我没有把过多时间放在歌词的教唱上,在这个环节,我先带学生把歌词有按歌曲的节奏有感情地读一遍,如:xxxxxxxxxxxxx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学生再自己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读一遍歌词,这样为学生在学习歌唱时对节奏的掌握做铺垫。
新授时先让学生跟着欣赏带模唱歌曲,教师再找出学生唱的不好的地方给予纠正。比如:音准、节奏、咬字的规范等。
歌曲唱熟练后可以让学生听着歌曲伴奏按老师的演唱要求进行全体唱、分组唱、个别唱,加深孩子们对歌曲的印象。
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后,教师再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是有六个乐句构成的,然后教学生熟唱这首歌前四句的简谱。在这个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我在课件里准备好了1234567这几个音符,先出示这七个音符。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七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
然后我教学生唱这七个音的唱名。注意学生在演唱七个音的音准。唱完以后告诉学生这七个音非常地调皮,它们喜欢玩换位子的游戏,(说课人点击课件:七个音调皮的音换位子)通过它们不断地交换位置就组成了一首首非常好听得旋律。
然后出示歌曲《小红帽》前四个乐句的旋律,(说课人点击课件:《小红帽》前四个乐句的旋律),让学生观察他们又进行了怎样的位置变化。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第一个音符唱什么,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接下去唱一唱。在唱的过程中,对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给予纠正,尤其是音准的纠正。
首先老师告诉学生会唱一首歌,并不代表就唱好了一首歌,在歌曲和简谱教唱的教学环节结束以后,我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就是歌曲的处理。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通过情境讲解对歌词进行分析和情绪上的渲染,让学生通过听老师分步进行故事情境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说出,每个乐句该用什么样的情绪进行演唱。
比如:第一、二乐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演唱的,我放歌曲的伴奏有感情地进行第一、二乐句的故事情境的讲诉。
我说:(说课人点击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第一、二乐句)
“瞧,小红帽挎着小篮子出门了,她走进了茂密的树林。微风吹来,嗯(老师作闻花状)空气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讲完后问学生:(1)谁能说说小红帽此刻的心情?学生肯定会说这个心情是轻快、高兴地。
(2)然后让学生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小红帽此刻的心情。(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第一、二乐句)要求学生把这种情绪带到演唱第一和第二乐句当中去。
再如:第三、四乐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演唱的,我播放歌曲的第三、四乐句有感情地进行第三、四乐句故事情境的讲诉。
(说课人点击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第三、四乐句)
我说:“小红帽的家里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树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经常出没。
讲完后问学生:(1)谁能说说大灰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凶狠、残暴)
(2)刚才小红帽走在大森林里的音乐还是活泼欢快的,遇到大灰狼后变得怎样呢?(课件出示:恐怖、紧张)
比如:第五、六乐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演唱的,我点击歌曲的伴奏有感情地进行第五、六乐句的故事情境的讲诉。
(说课人点击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第五、六乐句)小红帽抬头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当太阳下山前,我一定要赶回家,同妈妈一同进入梦乡。”我再问学生:“这两个乐句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呢?”学生就会说要用开心、满足的情绪演唱这两个乐句。
歌曲处理完后,要求学生听着伴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歌曲新授结束后,我设计了下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歌曲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就是歌表演,在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1)分组进行排练,教师讲清规则,选出四名小组长组织四小组学生进行歌表演的创编,要求他们选出小红帽、大灰狼、妈妈的扮演者。表现的最好的一组可以得到老师发的艺术星。(在学生创编表演时教师巡回指导)
(2)创编结束后再让学生分组展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并进行评价(我采取的是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第一组表演完了请另外三组的同学进行评价,评出他们创编的优点和缺点,发现学生创编的散光点,老师做必要的补充,并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展示结束后,师生精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全班训练,最后让全体学生听着伴奏进行歌表演。要求学生既要有感情地演唱又要有表情地完成表演。
在总结时我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会说学会了唱小红帽这首歌、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前四乐句的简谱、学会了表演这首歌曲、还知道了要像小红帽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勇敢的孩子,遇到危险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的道理。
整节课结束了,让学生听着歌曲带上自制的小红帽听着音乐有秩序地离开音乐教室,(说课人播放歌曲《小红帽》原唱)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四
教学是为了促进同学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崭新要求。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确,使同学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从久远来看,让同学在学习语文时,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显得更为重要。
在语文学习中,同学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感世界的丰富;观察领悟能力的提高以和发明、探索精神的培养等。
因此,我在设计《小音乐家扬科》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
(一)、紧紧掌握语文课程改革的走向
《语文课程规范》倡议学习方式的转变。阅读教学必需解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极富感情,更不宜分段训练,层层分析。那样反而会搞得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整体着眼,引导同学以自主、合作、探究来整体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充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从实质上讲,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同学、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同学的情感体验。《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在教学中应充沛挖掘,运用多种方式使同学体味扬科的凄惨,激起对资本主义的憎恨。
(一)、抓住一条主线
即以“扬科爱音乐”为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把“爱听大自然的乐音”、“向往小提琴”、“摸琴遭打”等情节串联起来,引导同学探究,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养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掌握一条情感脉络
《小音乐家扬科》第一段,刻画了一个穷小朋友的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份同情。第二段和第三段,描写了他出色的音乐天赋和他对小提琴的渴望,使人立刻喜欢上了他,并为他的处境感到悲伤;第四、五段,写扬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毒打至死,让人扼腕叹息,凄然泪下,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痛恨的感情。因此教学时应紧扣住情感脉络“由怜生爱,由爱生悲,由悲生愤”。不时提升同学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
(三)、落实两个训练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本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田野里,小虫为他奏乐;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外表上,要使同学体会出其蕴涵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朴素,但是,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的控诉。教学中,应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四)、培养两种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文字来表示的,因此要善于引导同学探究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感悟,发生共鸣。在《小音乐家扬科》中,让同学围绕主问题“杨科爱音乐爱到什么程度”进行探究,要求同学说说是“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这样的操作形式,首先可以让同学有目的地读文探究,同时又让同学说出了自身的感悟。
2、想象能力
本课蕴涵着丰富的训练同学想象力的因素,如扬科偷摸提琴被发现后,文中只写了“有人听到了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喧嚷声,狗叫声”,可在此空白处,让同学发挥想象,从各种声音中,猜想扬科受到的遭遇,说说扬科被毒打的情景,激发对扬科的深切同情。
1、范读导入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带领同学进入情境。让同学听后说说,你觉得扬科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2、提炼主线从同学的回答“扬科是个热爱音乐的小朋友”入手,引导同学抓出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教师可请同学抓住“爱音乐”扫读全文,看看围绕扬科热爱音乐写了几个方面,然后给课文分段。
3、组合研读专题根据主线,教师可以出示研读专题:“扬科爱音乐爱到什么程度?你是通过哪些语句读懂的?请你选择你体会最深的局部,与同学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
在这个研读专题中,不只有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括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提示。这正体现了《课程规范》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4、展开研读这是同学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作如下布置:
(1)、自学自研保证让同学有充沛的时间自读课文,考虑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应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同学的自学自研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2)、小小组或自学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
(3)、组织全班交流让同学按自身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局部。在交流过程中,交叉落实训练点,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还应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5、拓展创新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让同学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想象说话和写话。
(1)、“扬科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杨科在想些什么?请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下来,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扬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被人发现了。后来,有人听到了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喧嚷声,狗叫声。”(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一段话。)
这样的优秀教案,给同学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身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防止了条分缕析,变教师的讲解灌输为同学的主动探究,既落实了训练点,又实实在在地培养同学的语文素养。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五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第十册的第四课。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课中的四首作品表现的正是人们在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的演唱歌曲是《童心是小鸟》,欣赏的歌曲是《四季歌》,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引发了他们的独特感受。《一把雨伞圆溜溜》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首描写在夏天的雨中,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2,本课出现了几个难点分别是附点节奏,休止节奏,切分节奏,要求学生唱得清楚,准确。
3,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进行创作表演;
4.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唱简单的曲调。但学生的音乐知识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创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对于表现丰富,活泼好动的孩子,尽量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用头声和弱声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童心是小鸟》,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上一课时学会的新歌,在这里演唱起到的是复习的作用,对学生也是一个开嗓的练习,要求学生歌唱的气息均匀,要进入歌唱的状态。)
(二)情景导入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制作了一套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课件出示下雨的情景)在这场雨中,正发生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故事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呢?(运用课件把孩子们带入到虚拟的情景中,在具体情景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
(三)、学唱新歌
1、聆听范唱
(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设问: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他们的情绪怎们样?(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老师总结: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2、学习歌曲
(1) 指导学生用“啦”音唱旋律。要求学生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2)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请学生说出旋律的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这一段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可以请学生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同学们,还有哪个地方难唱?对,还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有一个八度大跳的旋律,听老师唱一遍。”老师要作好示范,要求学生音要唱准。
(3)教师范唱后半部分的旋律学生跟唱,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学生会找出以下难点)
(4)重难点的突破:出示附点节奏,提问:同学们,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房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对,是嗒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用雨点的声音来唱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出示休止节奏,雨下小了,打在雨伞上面有嘀嘀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小伙伴探出脑袋看一看,雨是不是下小了。出示切分节奏,这一条节奏学生可能没有提出来,老师可以提出来,这一条节奏同学们唱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提示:女孩子可以仰一下小辫子,男孩子可以摇一下头,表现切分休止节奏。这几条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分别练习。老师及时发现孩子们学习情况,请学的快的孩子帮助学的较慢的孩子,体现新课标里的合作学习。
(5)唱全曲,点评学生的优缺点。“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么快就把歌曲的基本旋律唱准了,但是附点、休止、切分节奏还需要加强,我们再来一遍。” 处理歌曲: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歌曲更好听?(引导学生说出要有感情的演唱)歌中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引导学生说出欢快、有趣的感情)前面1——15小节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引导学生说出笑起来,眉毛扬起来,声音应该在高声位置);后半部分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引导学生说出要有强弱对比,声音要有起伏)
4,表演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随乐表演唱。
(2)“同学们的歌声真美妙,动作也很优美!老师从你们欢快的歌声和绽开的笑脸中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团结和纯真的友情。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和你的小伙伴团结合作,用歌唱,舞蹈,情景表演,绘画等方式把我们歌曲的意境表现得更美好,更生动?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展示表演,学生互评,及时给予表扬。
“你们的歌声悦耳动听,舞蹈欢快活泼,表演情真意切,画也非常漂亮,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真是多才多艺。
(三)、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连较难的休止、附点、切分节奏也唱得很准确;不仅如此,欢快,活泼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强弱起伏的旋律把歌儿唱得更加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团结合作中成功地把歌曲的意境表现了出来,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和纯真的友情。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像歌里的孩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六
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坦露他的内心世界。本文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本文的重点是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力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要全面了解贝多芬,仅靠课文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不凡的音乐巨人。所以我把学习主题定为“走近贝多芬”,结合课内外的资料,分别从“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三个角度去认识贝多芬,解读贝多芬,学习贝多芬。
课内准备安排两课时。
1、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 阅读他的灵魂 感悟他的精神
2、学习本文“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
提早一星期要求学生课外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获得对贝多芬的整体印象。推荐书本: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丰子恺的《关于贝多芬》。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交响曲》。
出示幻灯片: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此时在你耳畔回响的正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倾其心血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这首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唱响天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
出示学习目标: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 阅读他的灵魂 感悟他的精神
(二)聆听他的故事
贝多芬,你知多少?
让同学们根据查找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如:生平事迹、音乐成就、逸闻趣事、不幸遭遇等,为后面阅读他的灵魂奠定基础。
(三)阅读他的灵魂
用“从作者……的描写中,我看到了一个……的音乐巨人?”说一段话。
提示:分别从肖像的刻画与语言的描写中去挖掘。
1、肖像刻画中重点抓住脸部表情的刻画与服饰的描写。
(这些肖像刻画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与此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2、语言描写中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毛”你知道贝多芬的想法吗?
(提示:从修辞的角度及贝多芬的性格来理解:这是比喻的说法,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提示:一方面指一棵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但他已耳聋,还比不上一棵树;另一方面耳聋后他远离纷争,心灵纯净、安宁,人的心灵还不如树纯净。)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里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你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吗?
(提示:查找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不幸遭遇来辅助理解: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的音乐!”听出了他心灵的呼唤吗?
(提示: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层次的理解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深刻内涵: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的“心里的音乐” )
(四)感悟他的精神
用“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句式交流学习心得,说说心中的贝多芬,感受他的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启悟。
(五)拓展延伸
贝多芬在耳聋后仍坚持创作,并且写出了美丽的曲子;我国也有瞎子阿炳,在失明后拉出了动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些人都是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请举例。
(提示:轮椅上的传奇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用毅力之光驱散生命黑暗的海伦。凯勒;在轮椅上放飞梦想的张海迪……等等。)
(六)作业
以“向生命强者致敬”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机关小学音乐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
1.通过教学及欣赏并演唱歌曲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教材分析
歌曲《 》选自 出版社 年级册 单元,为1课
时,歌曲为 拍, __调,音域为 ,整首歌曲以 贯穿其中,主要描述了情感。
(二)学情分析
( )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
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本课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
接着辅助,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上台表演层层深入。 该学段的孩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情绪)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歌曲演唱,深入了解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明白什么道理/喜欢此类风格乐曲)。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歌曲节奏/感受歌曲基本情绪、风格、特点,表现歌曲内容/处理好某一乐句/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 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范唱法,学科整合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律动表演 导入音乐课堂——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 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2-3分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气氛,这里我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准备了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在《 》的音乐中做律动进入教室,通过在律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大屏幕上直观演示歌曲视频,提高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兴趣。
(二)学唱歌(占时25分钟)
首先进行发声练习(占时2分钟)
先进性2-3条发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调整气息,声音做到自然统一,为后面的学习歌曲做好前提准备。(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然后分三步进行学习唱歌这一环节。
第一步:由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第二步:学生学唱。了解歌曲的内容及节奏。
首先学生自学,读歌词,感受整体歌词情境。
接着,同桌合作,相互交流。说一说你了解了歌曲的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发了怎样的艺术情感。重点让他们讨论歌曲的节奏。在此期间我会在座位间巡视,了解他们的讨论情况。
然后:我针对以上讨论内容进行集中的指导与纠正。
这一环节体现出了“自主学习探究”的思路。
也体现出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
最后跟学生钢琴演唱2-3遍,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跟琴演唱。要求:
(1)速度不宜过快,(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
第三步难点的解决:(1)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小切分节奏型的把握。 解决方案:1、让节奏感强,乐感好的孩子先到讲台前面来做示范。(学生教学生)。2、通过用手击拍以及画强弱箭头图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和小切分节奏音型。
(三)歌曲再处理(占时10分钟)
在掌握整首歌曲节奏后进行歌曲处理
有感情的歌声,才是最美的歌声。
a.请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试着将已经学过的切分节奏、连音线标注在合适的地方,尝一尝说说感觉如何。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集体讨论法)
b. 采用领唱、齐唱和男女生对唱或者比赛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5分钟)
当今社会需要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创新能力”,我们基础教育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我经常会在新授课中去专门设计这一环节(结合主题,创编舞蹈、小组唱、课堂剧等)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探究法)
(五)拓展延伸 (3-5分钟)
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中,我融入了美术、自然、语文、戏曲等姊妹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促使他们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不断提高。(学科整合,思想品德教育)
在机关小学我担任了少先队工作,在少先大队这一年里,我发现,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班队会的开展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结合这首歌曲的情感(感恩、爱国、团结、热爱环境等)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
课堂最后进行评价1:在本堂课学习后的收获(各方面收获),
2、互相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而令人神往的艺术,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朋友,让孩子们打心眼里喜爱音乐课。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八
一、说教材:
《小老鼠和泡泡糖》这个活动的音乐选自外国集体舞音乐,乐曲分为ab两段,a段音乐表现的是小老鼠捡到了泡泡糖,b段音乐表现的是小老鼠拉泡泡糖,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现实经验来解决问题,孩子们易于接受;其次,活动所表现的内容——环保,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活动让孩子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扩展和表达,让幼儿从内心出发,懂得保护环境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这个活动比较适合在中班进行。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5——6岁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根据中班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结合新《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的动作和夸张地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
2、做幅度较大的动作时,知道寻找空间律动,不与别人碰撞。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夸张的表现出拉泡泡糖的动作。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进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对幼儿作了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事先让幼儿玩过了泡泡糖,让幼儿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尝试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中还穿插运用发现法、问题法、开放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提示,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动作,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表演。
五、说教学程序:
探索a段音乐,教师用故事导入,小老鼠出来玩啦,并有节奏地边念歌词边做动作(小老鼠东跑跑 西 看看),小老鼠机灵幽默的形象一下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然后引导幼儿用小手、小脚学小老鼠看一看的动作,接着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在座位上用小幅度的动作对幼儿进行提示。(这一环节在座位上让幼儿在安静的状态下有节奏地做动作,把目标的难点之一解决掉)
探索b段音乐拉泡泡糖的动作。在本环节中,我通过提问:“小老鼠把泡泡糖烂在地上,也可能烂在哪儿?”(头上、屁股上、手臂上、腿上)“老师手里也有一个泡泡糖烂了,谁来帮我拽下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b段开始处,我用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动作创编,从而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活动,学习合拍地跟着音乐做拉泡泡糖的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把幼儿的生活经验动作用较夸张的律动动作,结合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表现,我就用语言引导,让幼儿在创编和聆听的结合点上有机整和,使本次活动的难点自然地得到了解决。
完整表演。在此之前,我和幼儿玩游戏两遍。第一遍,我与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的生活动作比较的方法来提醒幼儿注意到夸张。第二遍幼儿,我提醒幼儿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表演,因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就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育。为巩固反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表现,我设计不同的情节,进行2——3次表演:小老鼠到草地上(树林、公园)玩——小老鼠捡到泡泡糖——拉泡泡糖——小老鼠回家,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借助音乐来诠释意境,有一定难度,必须通过听、感、做才能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我创设游戏的情景,用游戏的语言,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浓郁的环境中,既享受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让幼儿在表现音乐形象的同时,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宣泄的满足。我在活动中,还注意孩子活动过程和参与表演活动的情感,注意提醒幼儿结交舞伴的空间变化,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机会,培养了幼儿共享空间的能力。
在最后的环节中,通过让幼儿商量:泡泡糖拿下来容易吗?你会把泡泡糖放到哪儿呢?你愿意把它放哪儿呢?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从中还可以延伸出更多具体的环保主题,生成更有价值的系列活动。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九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歌曲的演唱形式》,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第二课时。下面我就从说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策略及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及分析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测等方面向各位专家、老师说说我是如何进行《歌曲的演唱形式》的教学设计的。
1.说课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新课标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听、唱、想、创作等形式体验、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式学习和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各种演唱形式的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展示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完成任务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探究式学习和歌唱分清各种演唱形式。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刚进中学大门,对初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特别强,上课也能认真听讲,这是上好音乐课的基本条件。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以唱游为主,注重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加强,课堂教学更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更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引导。所以,教师应该在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音乐上下工夫,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
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本课我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创造。为此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和展示,学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的魅力的同时,享受亲历知识产生过程的快乐。
2、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带着对歌曲的体验进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自己对歌曲的体验去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暗授学法、让学生会学
1、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唱、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3、 重视教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运用音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开辟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让学生运用会唱的歌曲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小组合作讨论将组内各个成员的意见统一成小组意见”强调学生体验、参与、探索的乐趣。
1、让学生运用baidu 、ggle等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每个学生作为歌曲的研究工作者都动手查阅资料并将资料整理,小组为单位以口述的方式上交研究报告并在全班交流。
2、让学生在教师的网站上测试。测试的内容是根据你所听到的歌曲说出其演唱形式,在每次提交答案后都可以得到评判,还可以重复答题。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趣研究
(1)教师给大家送一份本周的见面礼:为大家唱一首歌《雪绒花》
(2)提问引出课题,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整理。
(3)创设情境,将学生设定为特定的身份,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
(1)学生集体为老师唱一首《雪绒花》 作为回赠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学着整理在网络上获取的资料。
(1)以互赠见面礼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复习第一单元歌曲《雪绒花》
(2)共同整理出独唱、齐唱的特点。导入新课
(3) 小结出几种典型的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设定为特定的身份,要求他们完成以下任务,由于特定身份学生会很积极去完成任务。
活动二 探究学习,口述交流,听唱体验
(1)组织学生分组各自按不同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
(2)组织学生用口述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并以个人观点参与到其中,进行小结。
(3)在交流到对唱时介绍刘三姐对歌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它的魅力。在交流到轮唱时通过《啊,朋友再见》来体验其特点
(1)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并将其整理,整合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2)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用听、唱、创编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演唱形式
(1)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感受到歌曲可以由这么多不同的演唱形式的同时,自己的表达、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展示,这对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又能较好地落实教学重点。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交流、分享、体验,让大家分享探究和获取知识的快乐,实现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3)对本土歌曲的体验,与乡土教育相结合。复习了第一单元歌曲,让学生有想把会唱的歌曲都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愿望。通过想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三小试牛刀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好测试的网站并将其放在服务器上运行学生在网站上测试自己本节课里的研究成绩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量规,学生自己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六、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1.通过教学,我预计会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1)学生能准确地辨别各种演唱形式,并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演唱形式的特点
(2)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快乐,这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后没有及时对整理结果和体会进行文字性或ppt形式的小结,导致课堂讨论活动的结果无法形成文字,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所查找和展示的资料比较丰富,导致教师对每个活动时间分配不好。
以上是对《歌曲的演唱形式》的教学设计,谢谢大家!
土风舞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说课稿篇十
1、教材分析:近些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 。在戏歌中《唱脸谱》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作品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2、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作品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愿意探索京剧有关的文化知识 。 b、技能目标:能过感受体验京剧唱腔及其音乐情趣,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京剧文化。 c、情感目标: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作品《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歌。
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尽量体验表演京剧的念唱韵味,保护学生嗓音。音量上要适当的引导和指点。
——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我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以便学生对戏歌有感性印象,从而激发学唱兴趣。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教法和学法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怎确的表现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自己尝试的结果,学习活动是充满探索性的创造活动。真正体现"快乐音乐"的宗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我在学习指导时围绕学习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戏歌的吟唱形式及艺术特色的表现。让学生尝试,讨论,表演等方法融合在一起。以兴趣促学练,以学练求巩固,以展示树榜样的教学中轻松愉快的达到教学目的。
——我主要设计四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时教学
1、赏析与导入
在京剧音乐声中,展示各种人物的脸谱,教师解说脸谱的产生,颜色,样式及各种脸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实践部分
a、教师先简单介绍作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这首戏歌在心理上有初步理解。这首戏歌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降b宫调性,其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第二部分转调至降e宫调,完全使用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b、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力图通过自己的歌声打动学生,再通过视唱歌谱,跟伴奏唱词的方法来学唱歌曲。让学生自己找出学唱歌曲的难点,然后大家讨论应该怎样掌握这一难点,再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来练唱。要求声音统一,气息通畅,节奏准确,这一步骤为学生设计一个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空间。
c、采用教唱,听唱,分组唱等方法突破这一难点。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先让学生聆听和观看这首戏歌的mtv,让学生在歌声与画面中去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京剧的韵味,然后教师讲解这首戏歌的风格,演唱情趣等要素,通过探讨和体念的过程来完成这一教学过程。
3、巩固部分
对艺术作品的处理,教师引导学生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并注意其中的前半拍休止的特点,给予适当的处理。使学生能更加完整地掌握《唱脸谱》这首戏歌。
4、思考与创作
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京剧流派及代表人物,自画脸谱或试着走一走京剧的台步。师生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发挥其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完成学习目的。
最后小结:在优美的旋律,宽松的氛围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