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道县红色印记⑯丨红色故事:一个红薯严纪律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红军长征经过道县在深田村住宿过的古庙。周镜忠/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镜忠 唐小峰 李胜全 道县报道

从道县清塘镇的矮园村出发,沿着都庞岭山脚下的村村通水泥路,经小坪、中坪、绵竹园到寿雁镇的干岭村到达深田村,这段路是1934年11月中下旬中央红军长征红八、红九军团在道县走过的路,也是红三十四师成功完成湘江战役后卫任务后重返湘南走过的路。

据深田村何家进谈起,他爷爷名叫何颐蒸,出生于1903年,当年31岁。1934年农历十一月初二(阳历12月8日,笔者注),正好是十二节气里的大雪,深田村周围下了很大的雪,何颐蒸一早就去地里挖红薯,他发现自家的红薯地里趴着一个人,走近一看,那个人已经没有了气息。何颐蒸没有挖红薯,赶紧回村叫了四个人来红薯地里打算将人抬走。村民们将趴在雪里的人翻转身子,发现那人想把一个红薯重新埋入地里,他右手还抓着一把土。正在这时,有两个陌生人急匆匆地赶来,说他俩与躺在地里的人都是红军。村民们看到,来的两人与牺牲在地里的人穿着的衣服都是军装,虽然破烂,但衣领上的红领章和帽子上的五角星还是比较显眼。两个红军俯下身子一边哭,一边抚摸着战友的身子,十分痛苦。两个红军中的高个子红军说,他们3个红军因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烧家铺掉队。牺牲的红军战士是他们3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当时十分饥饿,原本想从地里拔一个红薯吃,在红薯坑眼里埋一个铜钱,但他们三人身上都没有钱,无法买老百姓的红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红军铁一样的纪律。本来计划是让小红军待在烧家铺,他们两个大一点的红军去向村民讨点饭食回来给小红军吃,可小红军没有等到食物的到来就牺牲了。小红军宁愿饿死,也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多好的红军啊!在场的老百姓听了,都跟着哭了。

说到不拿群众一个红薯,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秋收起义后就宣布的“三大纪律”。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中有许多官兵来自旧军队,经常随意吃老百姓地里的红薯,拿老百姓的财物,打骂老百姓,这引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掠、抢的旧军队历来是既害怕又痛恨,背地里骂他们是“丘八”,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顺口溜。毛泽东深知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统一意志、规范行动、凝聚力量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决心整肃军纪,将工农革命军建成一支真正代表工农利益、与旧军队有着根本区别的人民军队。1927年10月24日,当部队到达井冈山茨坪西南面的荆竹山时,毛泽东在雷打石上正式宣布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雏形。后来这条规定被进一步改为了“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最后被改为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当时,何颐蒸表示,他全力出资安葬红军战士,他说:“小红军宁愿饿死都不吃我地里的一个红薯,我佩服。他死在我的地里,就是我的亲人,是我何家永远的亲人。”地的西南侧是一个风水不错的山坡,小红军就埋葬在山坡上。因为怕国民党及地方民团追究其通“共匪”通红军的罪名,小红军的墓没有留坟堆,但在其坟的旁边放置一个麻石碓坑,让后人知道,碓坑处就是小红军的墓地。

这3个红军战士是红三十四师余部的战士。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红三十四师余部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在湘江战役后东返湘南,从灌阳的癞子山翻过来,于12月7日,红三十四师余部300人到达道县境内的空树岩村住宿了一晚,12月8日从此经过往小坪村转移。因为恰遇大雪天气,山路难走,国民党的民团对红三十四师余部围追堵截,红军形势危急,少数伤员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掉队。

埋葬了小红军,深田村的老百姓劝掉队的两个红军战士留下来,等身体恢复,大雪消融了再上路寻找部队,并将两个红军安置在两户可靠的村民家里休养。一个星期后,两个红军战士身体恢复,老百姓打发其干粮、钱币,将其送到通往清塘小坪的路上,并嘱咐红军战士,要是找不到队伍就回深田村。两个红军战士离开之后没有再回来,也许是牺牲了。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