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在方山县峪口镇南村西面的凤凰梁上,有一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宝泉寺。据《永宁州志》《汾州府志》(清乾隆版)记载:宝泉寺,山顶有泉,因以名之。走进宝泉寺,但见群峰环抱,众星捧月,隐隐约约,美轮美奂,赋予人一种“深山藏古寺”之神秘感。本期节目带大家一起走进宝泉寺了解发生在这里的神话传说故事。
宝泉寺之神话传说故事 音频: 进度条 00:00 20:2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站在当年左国城的瞭望台—宝泉寺,左国城遗址尽收眼底,那古城、古墙、古道依稀可辨,那里正是当年少数民族领袖刘渊入主中原后兴建的第一个都城的历史见证。宝泉寺恰好处在山环水抱、龙凤呈祥之地。在此,能近距离观赏凤凰梁龙凤呈祥之势:可见那条龙昂首挺立,五爪清晰,怀抱青泉一眼,其势蜿蜿蜒蜒直抵山脚;龙山环抱着凤山,只见那凤头昂立,凤翅翩翩,凤尾低垂,真实地再现了左国城都城龙凤呈祥之瑞相。
据有关史料记载,宝泉寺现存建筑主体结构为明代遗构。坐北向南,二层阶梯型院落布局。一层为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为戏台基址、下殿,两侧为配殿,戏台两侧为掖门基址;二层为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为北端上殿,两侧为耳殿和配殿。各殿均为石券窑洞,东西排列对称。可惜改革开放后,未有人修缮,致使附近村民大量搬迁,原前方土墩为山门、大殿,后坍塌。还有龙王庙、山神庙遗迹。曾经住僧20多人。寺内现存井1口,石碑7通,寺院附近还发现大量建筑构件。
众人都说宝泉寺是个好地方:一是居于尚好风水宝地。宝泉寺位于1600多米的南山之巅,恰好呈现出山环水抱,龙凤呈祥之势。从宝泉寺瞭望台,观赏左国城遗址尽收眼底,这里不愧为是当年左国城战略之瞭望台。
二是蕴藏珍贵玉石矿产。宝泉寺所依山脉藏有精妙玉石,储量惊人。大雄宝殿内3尊大佛与万佛寺100多尊菩萨小佛像,均取自于山中所藏玉石精雕细琢而成,这在国内外众多寺院塑像中极为罕见的一大奇观。
三是俯拾皆是民间故事。据方山县闫吉平老师介绍,他经过多年悉心收集整理,集成了宝泉寺拥有“宝泉”“进士洼”“驼抬举”“凤凰梁”“丹凤鸣天”“黑风洞”“三眼窑”“山神庙”“还愿”等民间故事,听之美妙动听,浮想联翩;品之有滋有味,启迪哲思。那么接下来我们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宝泉寺的民间故事。
“神泉”神话传说故事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在宝泉寺旧址五孔窑洞下方,有一个天然水窟,其旁有一座水母神庙,庙内供奉一尊水母神像。
传说,一日,三圣母下凡云游,途经吕梁山左国城一带,扒开云头,俯视人间,就见此地沟壑纵横,群山连绵,山川秀美,十分好奇。驻足观赏间,发现这里土地贫瘠,禾苗枯萎,很是伤感。随即从怀中取出一个宝壶,揭开壶盖,手指轻轻一点一弹,洒向人间。瞬间,就见凤凰梁上出现了一眼神泉,泉水喷涌而出,泉流源源不断,须臾集水成池。主持和尚见状,用瓢舀起一勺,饮之香甜可口,味道鲜美。此泉水不仅能供寺院僧人食用,还可满足周边老百姓用水。后来,人们就将此泉命名为“神泉”,随之也将寺院命名为“宝泉寺”。
据说,当地有一位富家小姐身患疾病,每日痛苦煎熬。一日,富家小姐登上凤凰梁,走进宝泉寺,在敬神拜佛后,口渴难耐时,顺便喝了几口泉水,顿感舒适无比。回家不日,大病痊愈。翌年,富家小姐专程登上宝泉寺还愿,还特意赠送了一面“有求必应”的锦旗。同时,为了表达真诚谢意,临走时还留下了许多银两。
从此以后,十里八乡老百姓慕名而来,登上宝泉寺,烧香拜佛,畅饮神泉水解得百病除。凤凰山因神泉而名声远播,宝泉寺因神泉命寺,香火缭绕,香客不绝。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它是由人们幻想中的古今生物而编撰的故事。也许这神泉水是因天然水集成,也许真有神之护佑,其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也难解其迷,但宝泉真实存在,同时宝泉寺因神泉而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色彩。
“进士洼”神话传说故事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进士洼位于宝泉寺的南侧,走进“进士洼”,聆听进士洼来历故事,感悟宫廷勾心斗角,进士人生之苦旅。
传说,当年皇宫中西宫娘娘生有一子,自幼聪慧无比。而正宫娘娘膝下无子,只有一公主。于是,在后宫娘娘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勾心斗角之战。正宫娘娘唯恐将来西宫娘娘立子为太子,难保其正宫之席位。在嫉妒之心驱使下,为保住其正宫席位,正宫娘娘便萌生了谋害西宫娘娘之子的野心。
话说,西宫娘娘为了保儿子之性命,谎称要带孩子去寺院许愿。于是,便秘密派贴身宫女将孩子送出皇宫外,然后想方设法去寻找一处避难之所。宫女出宫后,就带着孩子诚惶诚恐,四处寻觅,艰辛跋涉,历尽险阻,经多方打听,最后来到了今方山的宝泉寺。走进寺院,环顾四周,发现此地山高路远,松柏成林,钟灵毓秀,鸟语花香,是一个世外桃源之地。宫女就决定让孩子躲避于寺中,随寄托给寺院住持僧人看护,还捐献了许多金银玉帛,便回宫去了。
后来,在宝泉寺住持僧人精心抚养下,既教孩子识字,又让孩子诵读四书五经,学琴棋书画,还练刀枪骑射,一心希望孩子有朝一日,重回皇宫,继承父业,安邦定国,治理天下。经过十年寒窗之历练,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不仅考取了秀才,中了举人,还考中了进士。
再说,当年因宫廷斗争激烈,那位曾护送孩子的宫女最后惨遭杀害。自从孩子被送出之后,从此渺无音信,西宫娘娘日思夜想。忽然,有一天,西宫娘娘在皇宫一次加官进爵的盛宴中,无意间惊喜地发现,有一名进士的手腕胎记,与其子胎记完全吻合,后经多方了解、详细核实,最后确定了那位进士就当年送出去的亲身儿子时,西宫娘娘热泪盈眶,喜出望外……
此时,恰逢正宫娘娘病逝,西宫娘娘之子便继承了皇位。为了感谢宝泉寺神灵的护佑,住持僧人的抚养,那年,五月端午节,西宫娘娘专程来到宝泉寺烧香还愿,捐献了大量银两,并懿旨重新修缮宝泉寺。从此,每年五月端午这天,宝泉寺住持便邀请戏班子前来唱大戏助兴,寺院热闹无比,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前来求神拜佛,香火缭绕,香客不断。后来,人们将那孩子曾经居住过的山洼取名为“进士洼”。
据说,10年前,方山南村的薛玉生先生曾在宝泉寺亲眼目睹过西宫娘娘还愿的那块“凤头碑”。其碑高1米,两边是凤凰,中间刻有“永世不朽”四个大字。南村村民任长亮有诗赞曰:
进士传奇远闻名,莘莘学子朝文君。流连忘返赞不绝,世外桃源在南村。
“驮台咀”神话传说故事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在宝泉寺旁的赶山岭东侧,有一处十分醒目的奇特景观,俗名叫“三重崖”,又名“三层崖”,因此处当年为骆驼营救石勒之地,美其名曰“驼抬举”,寓意“骆驼抬高举起石勒”之意,后来被人们演变叫“驮台咀”,
走近“驼抬举”,聆听石勒传奇故事,感悟“驮台咀”来历之神奇。传说,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奴隶皇帝石勒,在临州与东海王司马越一次交战中被困,因寡不敌众,挂花败走麦城。石勒身负重伤,单人独骑,拼命逃跑。追兵穷追不舍,企图活捉石勒。石勒之时,只好丢盔弃甲,然而慌不择路,盲闯山路。后因道路崎岖,狭窄陡峭,于是弃马徒步,翻山越岭。不知不觉中,他便逃到了凤凰岭(今宝泉寺)时,依然马不停蹄,匆忙向赶山岭奔跑。赶山岭时为刘渊左国城之大本营。突然间,石勒发出“哎呀!好险!”之声。原来,石勒只顾埋头走路,来不及抬头看道。忽然之间,他已步入赶山岭东侧的绝壁地带,倘若再前行一步,就会葬身于百丈深渊。无奈之下,他仰天长叹一声:“哎,这难道是天灭我也?”此时此刻,急躁、无奈、愤怒的石勒,急忙拔出随身佩剑,使出浑身力气,挥剑向着峭壁连劈三下,瞬间发出响彻天际,响声如雷的“轰隆”“轰隆”“轰隆”之声,突然山崩地裂,眼前原来的悬崖峭壁,竟然奇迹般地变成了三层阶梯型的栈道。石勒情不自禁地大喊道:“此乃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他喜出望外地连呼几声,然后,振精提气,向下三跃,最后落到崖下,闯入入灌木丛林之中……。当追兵赶来时,目睹眼前情景,望尘莫及,无可奈何,只好垂头丧气,收兵回营。常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左国城乃匈奴南侵、迁徙以来的大本营。匈奴人到此,一方面继续推广汉人的农耕文明,另一方面也引进了一些的游牧文化。骆驼乃匈奴人之役畜,后来就将骆驼引到此地养殖,平时骆驼牧于山梁、山沟。某日傍晚,忽见数峰骆驼前呼后拥向左国城来,只见骆群中有只老骆驼,背上驮着一个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人,人们纷纷围拢上来,仔细观察辨认,原来此人就是石勒,人们立即进行施救……。话说,当时的石勒跃下悬崖后,因饥饿、疲劳、失血过度,于是就昏厥过去。恰逢时有几只骆驼前来觅食,石勒在朦朦胧胧、迷迷糊糊中隐约看见有几峰骆驼或用嘴叼住其衣服,或舔其手足,最后将石勒高高抬起,举过头顶,随后轻轻地将他放在一峰骆驼背上,缓缓前行,其余骆驼前呼后拥“护送”石勒归来。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也许石勒真有神之护佑,其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也难解其迷,但三重崖真实存在,这为宝泉寺增添了一道靓丽景观,也为宝泉寺披上了一种神奇而迷人的色彩。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倾听方山精彩故事,传递古代文明璀璨星火……每一处名胜,每一个朝代,每一件文物都以其独特的丈量方式,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标志着大美方山在历史长河中遗存的史诗。END
录音:王秀君
来源:解德辉 行走大美吕梁
新媒体编辑:张慧敏
新媒体审核:贺彦涛
新媒体监制:渠淑芳
●【文旅之声】博古论今 || 吕梁市博物馆
●【普法在线】《传染病防治法》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速递】居家该备什么药?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