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4月13日,2023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广州市铁一中学,为广铁一中教育集团10个校区约12000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直播观看)带来一场“科普盛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院士、神经解剖学家、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风趣开讲以《自强不息,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同学们现场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被苏国辉院士的个人魅力吸引的同时,也被他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特邀专家
苏国辉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是享誉国际的神经解剖学家,也是第一位证明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细胞可以实现再生的科学家,被誉为世界神经再生研究的先驱者。
玩比学习“重要”?
目标——晋级为王者的武器
中学时,苏国辉院士还是一个爱玩的孩子,他喜欢音乐,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这方面。当时的他,对未来是懵懂的。要知道,当时的中国香港是精英教育,以苏国辉院士中学的成绩要在中国香港念大学不是那么容易。“有一天,我得知一个中学同学的哥哥在美国留学的事情觉得很好,觉得自己是时候确定一个目标。你们也一样,都要早一点考虑自己的目标,这样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苏国辉院士告诉同学们提早设定目标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实现目标的秘诀,那就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什么概念?我想是要努力地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为将来打好基础。比如找一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自然而然学习这些知识时就会认真且投入。这些‘基本功’是将来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院士认为,实现目标的过程,往往比实现目标本身更有意义,学会欣赏过程中的美,会对生命有全新的认识。
▲苏国辉院士赠送墨宝勉励同学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要“自强不息”
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主动积极,不怕吃亏
有了上大学的目标,苏国辉院士在1968年前往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攻读本科。留学美国迎来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向同学们分享期间的两个故事:
双赢思维,自利利他
“我在念本科生的时候,有机会到哈佛大学,那是一个管理动物库房的工作,零距离接触到很多科学家,我开始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兴趣,于是去学习,去帮他们做事。科学家看我投入,肯多干活,便给了我一些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作为一个本科生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后来发表了一篇论文,这对我念研究院非常有用。”苏国辉院士用他“不怕吃亏”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应该好好把握学习的机会,要像海绵一样多学习。
做科学家有什么好处
“我在美国读了很多科学家传记,这让我更加有信心走他们走过的道路,变成一个好的科学家。我知道了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都是爱国的;我也知道了做科学家的好处——第一,你能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第二,会有经费给你去做你喜欢干的事;第三,你在全世界都有共同兴趣的好朋友。”苏院士现场鼓励同学们考虑将来走科学人生,同学们应声回答“好”。
▲苏国辉院士精彩的分享引来同学们阵阵掌声
真挚的爱国情怀
自强不息,顶天立地
随着人生的经历不断丰富,苏国辉院士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留学时学生自发举办的中国近代史学习班,苏院士第一次了解到中国近代史,触动了他的思考——我到底是中国香港人?还是中国人?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当时我念完博士,应该可以为自己国家做一些贡献,所以我就开始考虑回到中国人生活的地方。我最后决定之前也跟很多美国科学家讨论过,他们也觉得科学当然重要,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参与社会活动,这比留在外国更加有意义,所以我后来觉得回到中国香港,这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决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发展比较缓慢,苏国辉院士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桥梁作用,把国内的科学家跟中国香港的科学家以及外国的科学家连在一起。
“我们的人生都要做很多大决定,许多决定不一定是单单从利益来考虑的,很多重要的决定还是跟我们的情感自觉有关系。你自己心里面感觉,我做这件事情是对的,那你就要去做了,因为这是你觉得对的决定。”
苏国辉院士在1978年回到中国香港,可以说他与祖国的改革发展同步发力。多年来,苏国辉院士致力于生命科学及医学的研究,在探索神经保护和再生因素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退休后担任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继续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他孜孜探求的姿态,自强不息的坚毅,是广东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愿同学们能如苏国辉院士一样树立强国之志,点燃青春激情,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学有疑问 院士来解答
问:请问近视有没有修复的可能性?
苏国辉院士:现在我们国家非常关注近视的问题,如果是深度的近视,会引起视网膜会损伤、脱落等疾病。怎么样治疗近视呢?其中一个研究方面就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多一点。还有一个可能,我们现在也考虑做一些研究,看看枸杞子有没有可能改善近视。预防胜于治疗,我们应该预防近视?可以养成一个运动习惯,运动很重要,除了预防近视,还有提高学习效率、稳定情绪、提升注意力等多项优点。
问:您是研究神经再生领域的专家,不知道目前关于脊髓再生的研究是否对治疗高位截瘫有帮助呢?
苏国辉院士: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截瘫病人,她是著名运动员桑兰。脊髓其实就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它损伤了以后,纤维再生就很少。那么,在脊髓损伤区下面,所有的功能都没有了,比如桑兰不能走路,感觉功能也没有。我非常关注这些病人,十年前已经开始与国外的专家合作,在我们国家开始一些临床试验,希望在这方面我以后能多做一些贡献。
问:中医药愈发受到关注,我想请问苏院士,中医药的一些传统配方,例如穴位按摩疗法,有没有在神经学上面得到一些科学的证明?
苏国辉院士:中医中药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多次作出贡献,西医还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情。研究中医中药,首先我们要关注它有没有疗效?例如我讲到的枸杞子。我要研究它在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就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去研究枸杞子怎么样保护神经元。因为神经元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里面,它很小,若它生病了,我们一定要努力保护好它。同学们对中医中药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知识链接
你知道脑科学吗?
脑科学是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等多个水平上研究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系统水平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整合作用,直至最复杂的高级功能,如学习、记忆等。以达到了解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改善人类感觉与运动效率,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水平以及增进健康服务的目的。
现在的脑科学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了解脑,即怎么样了解脑;二是保护脑,即怎么样保护好脑;三是开发脑,即怎么开发人脑和模拟人脑。
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什么?
·19世纪80年代Cajal建立起神经元理论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Sherrington关于 “反射”“突触” “神经传递”的概念
·20世纪20到50年代通过高倍电镜对突触结构细节的观察
哪些与神经科学有关的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
健康视网膜 Vs 病态视网膜
视网膜是我们身体中一个精密的“小零件”。视网膜有如下分层结构:
健康视网膜:内在调控平衡活性氧自由基、炎症、凋亡、血管干扰
病态视网膜:无活性或功能障碍的内环境稳定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节细胞、感光细胞)和视野缺损。会导致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健康问题。
正常视网膜(左)和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右)的对比图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项目是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市教育局专门为广州市中小学生精心策划、量身打造的科普活动,邀请优秀的科学家深入广州地区各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让青少年与科学大师亲密接触,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自2023年3月活动开展以来,该项目先后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世界科学院的欧阳自远、张景中、陈新滋、刘人怀、钟世镇、黄乃正(中国香港)、方滨兴、杜如虚、林浩然、叶玉如(中国香港)、吴硕贤、刘焕彬、徐义刚、张培震、罗锡文、苏国辉等16名院士在内的8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广州的366所中小学为15万多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376场,深受师生欢迎。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把国之利器的科技与国之重器的教育相结合的科普教育品牌活动“院士专家校园行”项目将继续深入教育一线宣讲,播撒科学种子,点燃科技梦想,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添上流光溢彩的一笔。
记者:黄宝婷
编辑:王镇强
终审:徐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