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不费吹灰之力白白捡了便宜。
这个典故来自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燕策二》。
原文是这样的:“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翻译为白话文是这样的:
赵惠王准备攻打燕国,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的族弟苏代(也是当时比较活跃的纵横家之一)受燕国委托,去劝赵惠王。
他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到一只河蚌正张开两壳晒着太阳。有一只鹬鸟见机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不放开迟早都会干燥而死。”
河蚌也对鹬说:“我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也不放开你,你就会无法进食,饥渴而死!”
它们两个谁也不让着谁,相持不下。被渔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俩一起捉去了。
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战事一起,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战力都消耗严重,就像鹬鸟和蚌一样。秦国会成为“渔夫”那样的角色,我担心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会促进秦国的强大,请大王仔细地考虑。”赵惠王听了恍然大悟,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国别体史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它虽然归为一部历史巨作,但其实更多的是文学故事。有趣的是这部分内容反而在语言以及逻辑上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其善于述事明理,描写人物形象逼真,大量运用寓言、譬喻,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对中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书中类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典故的还有一例“韩子卢”。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勌之苦而擅其功。
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
韩子卢是普天之下最擅长跑的一种狗,跑得又快,耐力又好。东郭逡是四海之内最狡猾的兔子,速度和耐力不在子卢之下。韩子卢追东郭逡,绕着山追了三圈,越过山头五次,追得不可谓不卖力,逃得不可谓不辛苦。最后兔子东郭逡在前面跑得气力衰竭,子卢犬在后面追得体力耗尽,两个都疲惫而死。被种田的农夫看见,没有耗费一丝一毫的力气就得到一犬一兔。
这两个典故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有宏观意识、大局眼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抗不仅仅存在于和眼前的敌手之间,潜在的敌人往往在暗处。执着于眼前的竞争,一味争执,相互胶着,造成双方力量的白白流失,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方趁虚而入,白捡便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