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生命图书馆”—每个生命都是-人生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在丁非的“生命图书馆”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带着油墨香的书页,有的只是鲜活的人。这个以真人作为图书的创意来自陕西咸阳的80后女孩丁非和她的公益组织“人·间关系”。
  
  不同的生命,不同的印记与旅程。你想阅读哪一本?
  
  解读,让生命之门重新开启
  
  2011年8月,一场读书会在上海一个社区的食堂里举行,纪录片导演王建军(化名)作为《落跑的新郎》一书跟大家分享他的生命印记。王建军向几个年轻的阅读者讲述自己:他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决定婚姻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抗拒“包办婚姻”,19岁的王建军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为了生活,他在小饭店洗过盘子、当过酒保,干过各种各样的杂活后,偶然认识了一个慈善基金会的会员,于是他也成为一名帮助艾滋病患者的义工……
  
  一年以来,丁非在上海举办了很多次这样的读书活动,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书”提供给大家,他们中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有NGO的实践者,有创业者,也有残障人士,读者也年龄不一,职业各异。丁非和她的伙伴们相信,通过这种独特的阅读方式,可能会使很多人的生命发生改变。
  
  封闭的生命需要开锁
  
  说起创办真人图书馆,就不能不提起丁非已经去世的奶奶。丁非回忆道:“我们一家三口之前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为人吝啬,重男轻女,对周围的人不是特别友善,我那时一直不喜欢她。”
  
  直到大学毕业以后,丁非进入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工作。2005年,她接触到台湾一个做生命工作的老师,这个老师每年会给华东地区的青年人做一些生命成长的辅导,其中包括生命敏感度的训练。(每个人轮流讲自己的生命故事,听的人不能批评和建议,只能说出你的感觉。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讲述者和倾听者了解自己的生命,寻求探索自己性格和缺点的成因。)
  
  丁非联想到自己的奶奶,或许奶奶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历史。她忽然很想面对面地跟奶奶交谈,听她从小到大的生命故事。
  
  可还没等到过年,丁非就听到奶奶心脏病突发去世的消息。此后,丁非开始想建立一个公益平台,让年轻人面对面聆听老年人的故事,彼此建立生命的连接。
  
  聆听,别人的世界
  
  丁非的想法得到另一个年轻人周言舞的支持。2010年,在申请到上海一个公益创投项目的一笔资金以后,“人·间关系”正式成立了。
  
  “我们推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盐和米’”,丁非说,“盐代表老年人,米代表年轻人。老人们常说,你吃的米还没我吃的盐多呢,我们希望盐和米能促进年轻人和长者之间的交流,消除隔阂,了解彼此。”
  
  5月29日,7名老人被丁非请到上海浦东潍坊街道的“开心坊”,25位年轻人坐在周围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这个世界,在我加入前,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鲜活的、蕴含了生命的,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周围流动着,散发着生命的各种气息。它一直都在发生着,值得我去敬畏。不了解它,就不了解自己。”一位青年在整理和老者的谈话录音时写下这段文字。
  
  接下来,丁非通过朋友了解到,有一个叫“活人图书馆”的活动,最早是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2000年7月,该组织受到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邀请,举办了一次活动,就叫“活人图书馆”,即现场出借75本“真人书”与观众互动,宗旨是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友谊。她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跟这个概念完全符合。
  
  2011年6月,丁非在朋友的介绍下再次发起“生命图书馆”活动。“以前觉得这种公益性的活动,都是名人们用来作秀的,”参加过5月份生命图书馆活动的一名读者说,“我很惊讶有那么多人愿意站出来分享,不为任何利益。”
  
  44岁的徐祥(化名)作为《十万个为什么》一书被人阅读。他生在北京清华大学,11岁移民去美国,在陌生的环境下适应了新的文化,是个听话的好学生。一直中规中矩,到读了研究生后才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之后做每件事都要问自己为什么。得到答案之前不会行动。
  
  “我一定要经过分析自己的情况、经验和感受才能给出一个适合我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让我不断地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徐祥说。
  
  关于生命,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方向
  
  每个人对生命工作都有份敬畏,“每次到要做活动的时候,提前两天我们就开始焦虑,就觉得要怎么样去建立一个信任关系,怎么样让被读者来信任我们。”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为了使读者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图书,丁非他们会在每次活动前,把参与活动的“生命图书”的简介放在网上,供读者选择。每次“图书”的“阅读”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前20分钟是“图书”们的讲述,剩余时间留给读者提问和互动。
  
  2011年6月18日,几十个读者在浦东新区二楼报告厅前等着预约借书。王敏(化名)先到达借阅区签到,浏览了当天的“图书”梗概后,选择了一本比较感兴趣的叫《生命DNA》的书,并在借阅表格上登记自己的名字,之后,就和“图书”开始面对面的讲述、聆听及回应。
  
  “图书”们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讲述,在活动之前,丁非也会对他们进行包括生命敏感度的训练,心理咨询方面的训练等。“作为生命工作者,他们要有能力和其他生命建立联系,也要往内观,能够有能力进行自省。”丁非说。
  
  这本叫《生命DNA》的书说:我并不坚强,也不成熟,然而22年短暂的时光,让我开始在懵懂中寻找自己蜕变的契机。受助、游戏、学习、工作、养家,这也许就是我简单生命的归宿。但学习与成长让我拥有了渴望。渴望打破常规,从单纯的受助者转变成提供服务的助人者;渴望自己的生命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只属于自己的生命印记。关于生命,是我一直在寻找方向的旅途。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