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古塔凌云”指位于通州北城的燃灯佛舍利塔。燃灯塔历史十分悠久,民间有“先有燃灯塔,后有通州城”之说。
此图摄于1860年 作者:费里斯·比托修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的永通桥该塔为双束腰莲花座,共有十三层,抬头仰望,宝塔直入云霄,在蔚蓝天空的背景下,白云缓缓浮动,被塔刹分割,微风拂过,铃音清脆,甚是壮观,这就是“古塔凌云”景观。清光绪年间通政司副使王维珍有诗云:
千尺巍峨塔势雄,
层霄矗立障天风。
半空铃语云间碧,
元夕灯光顶上红。
多宝自应真佛现,
题名不与曲江同。
潞亭作镇城楼北,
终古祥雯五色龙。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八景”,那么“八景”这种文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目前较一致的看法,“八景”的由来与特定的文人绘画紧密相连。古人有在屏风上作画的习惯,而屏风一般为四扇。用于宽大厅堂时,要将两座连接起来,合为八扇。相连接的八扇上,绘一组内容相互关联、风格相互统一的系列画,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
最早将“八景”绘成画的是北宋画家宋迪,他将湘阴、岳阳、衡山、衡阳、桃园、零陵等七地八景点的优美风光绘成潇湘八景图。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山远水,其诗意之作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潇湘八景”一问世就受到社会追捧,并被争相效仿。各地纷纷找出本地的八景,并用四言诗句命名。
说起通州八景,有不少人已经很陌生了,因为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有很多景致都不存在了。“通州八景”植根于通州独特的文化土壤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通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
通州八景首次出现于明代嘉靖乙酉年(1549年)的《通州志略》中。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是明代通州人,因“素远严嵩”,终被“嵩党劾罢”归家通州。他应知州汪有执之请,约集数人编纂《通州志略》,丙午年(1546年)初稿成。通州八景被编列于卷之一的“舆地志景致”栏目中,依次为: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波分凤沼、高台从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和万舟骈集。本版此前刊发的“通州塔影”一文对燃灯塔作过详细介绍,本期的品读就简单介绍古塔凌云景色,并详述长桥映月、柳荫龙舟和波分凤沼的来龙去脉,其余四景留在下期介绍。
长桥映月
月落年年人迹古,往来疑在画图中
“长桥映月”景观描述的是通州八里桥。八里桥正名叫永通桥,因位于“州城西行八里许”,而被老百姓惯称为“八里桥”。远观此桥,为拱形石桥,横跨通惠河上,桥面铺上了沥青,与两边的公路连接,车来车往,与普通桥梁并无不同之处。实际上,此桥大有来头。明代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撰文的《敕建永通桥碑记》,对八里桥的建造缘由、过程都有详细记述:通州在京城之东,六合之上。凡四方万国贡赋由水道以达京城者,必荟于此,实国家之要冲也。由州城西行八里许有河,盖京都诸水会流而东者。河虽不广,而水潦沮洳。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滥,尝架木为桥,或比舟为梁,以通道往来。数易而速坏,舆马多致覆溺,而运输者尤为艰阻,劳费烦扰,不胜其患……
碑文内容信息很丰富,有几点对我们很有意义。一是此桥是在皇帝的亲自过问下修建的,属于敕建,而且皇帝亲自赐名,说明此桥不同于一般的桥。二是此桥始于正统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1446年9月7日),告成于十二月十九日(1447年1月5日),建完桥后还修建了河神庙和牌楼,说明朝廷是十分重视的。三是从技术上说,此桥采用三券石拱桥,不仅有利于承重,而且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符合力学原理。券与平底之间镶嵌铁进行固定,为提高分水的坚固度,又在分水尖上加三角铁柱,有效减少了河水对桥墩的冲击。据有关资料显示,此技术在卢沟桥也有应用,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也是很成熟的技术,体现了高超的智慧。
修建后的八里桥为京东要塞,同京西的卢沟桥、北部的安济桥和朝宗桥、南部的宏仁桥(又叫马驹桥)并称为拱卫京城的五大名桥。八里桥是进出京师的要塞,又控制京通的粮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在日记中多次记载八里桥,称八里桥“宏敞延袤,非他桥可比”。据当时的朝鲜使臣徐长辅描述:“天下漕船皆萃于此,桥南数米立石,而题其面曰:漕船停泊处。”可见,八里桥是京通间一处重要建筑,从通州石坝码头到京仓的漕船都要从桥下经过,它也是京通四十里石道起始处的标识。
当时的八里桥繁华异常,朝鲜使臣柳厚祚记载:“南京货商彩船,来留此处,故一行已先进北门,余则向东门而下,河水稍减。南船不能来到,但燕船之泊于河岸者,难数其几许。而皆降帆铁索,船上覆长板,板上作屋,且仓廪之富实,甲于燕京。盖天下漕运之船,云集江边,百官颁禄自此中辨出。而春夏之间,帆樯如束,连续十余里。”从八里桥开始,“此路左右,第宅相望,朱门粉壁,照耀人眼”。
传说乾隆曾带着刘墉、和珅路过八里桥。见到壮观的八里桥,乾隆心情大悦,突然得出一上联:“八里桥何为八里?”命二位爱卿对下联。和珅想了半天没对上来,只好叫刘墉来对。刘墉早想好了下联,说道:“三间房岂止三间?”不仅对仗公正,而且八里桥和三间房都是通州的两处地名。可见,刘墉不仅才学高,而且对通州的历史、地理了然于心。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在《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等正史上都没有记载。
关于“长桥映月”景观,历史上不少文人雅士都有诗文记述。长桥当然指的是八里桥,映月则指中秋之夜,三孔桥洞中各映着一轮明月,皎洁的天空中月如银盘,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动,水月交辉,衬托着洁白如玉的长桥,使人疑在画中。
清代通州知州吴存礼是这样写的:银河忽驾彩虹来,俯瞰波光曙色开。历历清霜晴草木,晖晖皓月照池台。桂宫若引浮槎客,蟾窟应舒题柱才。吟眺壕染莹洁甚,冰心相映即蓬莱。
清朝后期,随着国势衰微,扼守京师东大门的八里桥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一幕。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自天津登陆,北犯京城。清政府派曾格林沁率领八旗兵,在此阻击“洋鬼子”的长枪利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里桥大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也就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日军为侵略需要,修筑京通间柏油路,将桥两边垫高,将桥陡坡削平,就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对此次修改“往来称便”。
由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八里桥周围环境变化很大,通惠河早不行船,水草丛生,“长桥映月”的美景很难寻觅。幸好桥栏望柱上的石狮子和桥下四只圆雕镇水兽,依然坚守于此。
《潞河督运图》中岸上有柳,河中有船通惠河与通州古城、北运河关系图(康熙年间绘制)图片提供者:运河水利史专家蔡蕃先生
柳荫龙舟
君王不作横汾曲,锦缆年年锁潞河
通州城北的黄船坞又称皇家码头,此处专为皇室服务,停泊之船均为皇家专用的龙舟。因岸上广植杨柳,故有“柳荫龙舟”一景。
明嘉靖七年(1528年)以后,吴仲重修通惠河,通惠河的河口由张家湾移到通州城北。这一变化使得各类码头也随之北移,直接促进了通州城的繁荣。根据历史记载,通惠河口以南依次形成了石坝码头、土坝码头以及各类民用码头。每年三月开漕后,各类船只来到通州,一派繁荣景象。
据《钦定日下旧文考》记载:“通州城北五里有黄船埠河水潆洄,官柳荫映。永乐中设黄船千艘,以其半轮往江南织造,俗名黄船坞。”《光绪通州志》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只是黄船的数量为“十艘”。笔者推断“十艘”记载准确,“千艘”可能是笔误,因为龙船体量较大,如果是千艘,黄船坞未必能停下。而且如果有千艘黄船,应该在周围形成保卫给养配套设施设备,甚至会形成村落。但是根据记载和考古资料都没有相关的证明。
《钦定日下旧文考》仅有短短不足百字的记载,但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根据城北五里的记载,可以推断其位置在今天的北关闸附近。如此既有利于管理,又充分体现了古人以北为贵的思想。可以想象黄船上的主人面南背北,看到“万国梯航”,“天下朝宗”的景象,君临天下气势自然而生。
根据“永乐中设黄船十艘”的记载,黄船坞产生于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就在此设立了黄船坞,这比嘉靖七年(1528年)通惠河口北移至通州城北还要早一百多年。在黄船坞周围“官柳荫映”,说明这里的柳树是官家栽种的。在许多关于“柳荫龙舟”的诗作中都描写了柳树。试举几例,“御船连泊俯清漪,垂柳阴阴翠作围”(王宣诗)。“杨柳青青翠欲浮,堤边景缆系龙舟” (尹澍诗)。清代通州著名的知州王维珍也有“柳堤飞絮白满天,低荫龙舟景缆牵”的诗句。天下有那么多名贵树木,为何皇家独垂青柳树呢?而且“柳荫龙舟”还成了通州一景。
柳树是景观树,有欣赏价值。可以想象,在春夏之交,蓝天白云映在绿色的水面上,在运河北端停泊着黄色琉璃瓦的黄船,周围是婆娑多姿的柳树,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啊。而且柳树容易栽种。不论南北方,只要有水就很容易成活。有句常说的话叫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然,黄船坞周边的柳树不是因为好看,易栽种。如果这样的话,有很多树木都符合这样的条件。我认为除了好看,还有文化传统的原因。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且这一习俗源远流长。《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相赠。”这段记载说明,至少在汉代,折柳相赠的习俗已经形成了。
隋唐之时,这种习俗甚为流行,在不少古典诗歌中都有体现。隋代一无名氏作诗《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地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当我们今天读到这首诗,穿越时空,还能感受到折柳赠别,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怀。
古人认为柳树有辟邪的作用,而且“柳”与“留”谐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那么,黄船坞周边的柳枝也是用来离别相赠的吗?清人戴璿的《柳荫龙舟》中有“长夏浓阴分柳色,满江瑞霭护宸游。丁宁陌上还培植,不是河桥送别秋”的句子,说明“柳荫龙舟”之“柳”除了景观欣赏之外,确有离别相赠,寄托情意的作用。
其实,古人不仅在黄船坞周围种植柳树,在运河两岸也广种柳树。明代钱塘人陈师在《潞河舟中作》有这样的诗句:夹岸杨柳青可怜,出门仍是葛衣天。乡书不到东吴雁,客梦重寻潞水船。
吴莱的《过漷州诗》有“数株杨柳弄轻烟,舟泊漷州河水边”的诗句,说明漷县运河两边也是广植柳树,这又是为什么呢?运河两边的柳树除了有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外,还有实用价值。重开通惠河的吴仲在《通惠河志》中记载,在码头附近要栽种麻和柳树。麻可以拧搓成绳子,在漕船上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比如纤绳等。柳条可以编织成筐子,用来在治理河道过程中挑夫挑泥沙、挑石头。如果遇到溃堤、溃坝的情况,泥沙、石块很容易冲跑。柳条就用来编成大筐,里面填塞石块,大量抛下便于固定,在治理决口等情况下很见成效。在民国以前,在运河边的一些村落,农民除务农外,还兼营柳条编制。
黄船坞的黄船干什么用呢?当然是为皇帝服务的。《钦定日下旧文考》记载一半是往江南织造(包括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江南织造局负责搜罗贡品,然后由黄船从南方运到通州。
龙船是什么模样的呢?朝鲜使臣在日记中有记载:“龙船一只泊在江浒,悬金牌于船头,书‘上用水殿’四字。窗户玲珑,涂以云母。”
大家所熟知的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长期掌管江宁织造,虽然到曹雪芹的父辈开始衰落,但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为曹雪芹创作不朽名著《红楼梦》提供了素材。
黄船坞是京杭运河北端一处很重要的服务设施,有诗云“春深碧沼恩波近,定拟君王壮胜游”。而“柳荫龙舟”也成为通州八景中直接体现皇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景观。
波分凤沼
吟诗便起乘槎头,欲问当年博望侯
“波分凤沼”是指通惠河流经通州城北形成的景观。历史上的通惠河完全不是今天的景象,而是与国都的安危联系在一起的。说起通惠河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开凿元代通惠河的郭守敬和疏浚明代通惠河的吴仲。
随着元朝统治者将大都确定为政治中心,大都人口剧增,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有西郊的高粱河和重开的金口新河、金水河等运渠,以供运输和城市用水,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深入实地勘察后,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式向忽必烈建议开凿通惠河。疏浚旧有通往通州的漕河,引玉泉水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约陆运费用。元世祖忽必烈同意此建议,并派郭守敬主持此项工程。疏通通惠河的工程于次年八月正式开工。
经过郭守敬的巧妙设计,引昌平附近的白浮和西山诸泉,开白浮瓮山河,向西至西山麓复折而南经瓮山泊(今昆明湖),南流入玉河至西水门(大都和义门)入都城,南汇入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东南出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南水关。出城后入金代所开的金口河(闸河)东流至通州城南十六七里处的高丽庄入白河(北运河故道),即《元史.河渠志》所载:“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程贯通历时一年余,用工285万余。史载元世祖见积水潭上“舳舻蔽水”,一片繁忙景象,十分高兴,就欣然为此河赐名为“通惠河”。
元代开凿的通惠河,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日渐荒废,通州至京师粮米皆由陆运。陆运不仅运费高昂,而且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能及时到达京城,于是先后在通州城外设置大型粮仓。通仓储漕粮之七,若有敌兵越关,轻骑兵几日便可到达,控制粮仓,则京师就很危险了。鉴于此,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向明世宗建议重修通惠河。此建议得到采纳。
工程于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四日开工,五月二十二日竣工。为解决水量不足的问题,改变元代提闸过船的办法,改为人力搬运过闸的办法。达到了 “通州而抵京仓,可朝发而夕至”, “一日而立,致四五万石,岁省脚价十二万两”的效果。明代通惠河将河口移到通州城的东北,就是今天的通惠河的走向。
新开通的通惠河不仅有利于京城的物资供给,保障了都城的安定,而且为普通老百姓也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尤其是对通州人民来讲,直接促进了通州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正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才有了通惠河,才有了“波分凤沼”的美景。但是“波分凤沼”到底在哪个位置呢?
有人说是指整个通惠河的水,也有人说是八里桥至通惠河口这一段距离。更多人认为是在现在的葫芦头遗址处,这里是通惠河故道,靠近通惠河河口的位置。明代吴仲重修通惠河后,采用人力搬运粮食过闸,在通惠河口有一道石坝。这里的水应该比北运河水位高,是通惠河的下游,也是通惠河水量最充足的地方。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水量充足的“沼”,因为水是从太液池流出来的,所以称为“凤沼”。
为什么从太液池流出来的形成的水面叫凤沼呢?这得从太液池的来历说起。有人认为太液池的名称来自“象阴阳津液以作池也”,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没见到确切的出处。“太液池”的来历还要追溯到秦王赢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听信方士关于东海有长生不死的神仙的传说,派徐福前往东海仙山,以求长生不死的灵药。始皇帝开了头,历代皇帝便纷纷效仿,到了汉武帝时,长生不死的仙丹还是没找到。为了慰藉一下自己失落的心情,他下令在皇宫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命名为“太液池”。自此以后,汉武帝的做法被历代皇帝沿袭,在建造皇宫别苑时,都不忘挖一个面积超大的蓄水池,并以“太液池”命名。根据文献资料,汉代的太液池位于长安故城之西,建章宫之北,未央宫的西南。池中筑有三座山,象征瀛洲、蓬莱、方丈。
北京的太液池在故宫西侧,就是北京著名的“内三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合称“太液池”。“太液秋风”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泛指中南海和北海的广阔水域。清代太液池也称“西海子”,是皇家禁地,其秀美的风光是外人见不到的。可见,太液池就是皇帝和宠妃游玩之处。皇帝平时忙于朝政,太液池实际上就归宠妃专属。在古代,常用凤代称皇后,所以太液池流出的水形成的水面就理所当然被称为“凤沼”。
不管怎样,“波分凤沼”是与太液池和通惠河密切相关的一处景观,在明清时期不少诗作中就可以证明。例如王宣有诗云:“碧水分香出御沟,潞阳城郭界清流”,御沟即指通惠河。周之翰有诗云:“一脉香分太液池,瑞烟晴霭浸玻璃。”尹澍有诗云:“何处清涟入潞河,遥知太液散余波。”王维珍有诗云:“河流通惠旧知名,一派东趋九曲萦。凤沼斜分归板闸,鲸涛远望赴蓬瀛。”戴璿有诗云:“河流来自液池边,一带寒波清且涟。仍是玉泉山下水,依然禁苑沼中烟。”
时至今日,历史经历了沧桑巨变,自然环境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波分凤沼”的美景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中。
作者 杨家毅
你最喜欢的描述孤独的句子是什么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描述心情不好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有多少人,明明分手了,却还爱着。有多少人,明明还爱着,却说放下了。
【第2句】:你走的那天,我决定不掉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
【第3句】:有些人明明说好了不在意,去还是忍不住去关注。
【第4句】: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第5句】:被在乎的人忽略,会难过。而更难过的是还要装作根本不在乎。
【第6句】:有时候,一切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第7句】:原来除了记忆外,什么也不能永久。
【第8句】: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那些最终会让你陷进去的,一开始总是完美。
【第9句】:我不是冷血,更不是慢热。我只是害怕,投入太多,离开的时候会难过。
【第10句】:一句对不起,让我们的爱败给了时刻,输给了距离。
【第11句】: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后悔放下我,请记得,我以前像乞丐一样求你留下过。
【第12句】:分组打开又关掉,空间打开又关掉,别问我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第13句】: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第14句】: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
【第15句】:总要等到过了很久,总要等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
【第16句】: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第17句】:我们说好一起老去看细水长流,却将成为别人的某某,在分岔的路口,你在左,我在右,我们都倔强的不曾回头。
【第18句】:每一个矜持淡定的现在,都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曾经。
【第19句】:被特别在乎的人忽略,会很难过。而更难过的是,你还要装作不在乎。
【第20句】:我们之所以对过去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们知道,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或快乐,或悲伤的时光此生再也拥有不了。
如何用一个句子描述你的爱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最后只能选一人。
有哪些描述玉石的好句子
有啊有啊,古诗词怎么样
毕竟作为一个“尚玉”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古诗词向来是最能体现玉石之美的。
《游仙词(十七首)》张泰
紫泥坛上火流红,夜半天神降竹宫。
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题净眼师房》
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晏几道
小令尊前风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其实除了这几首之外,还有很多描写玉石的古诗词,诗词与玉石一样,意境的传达、朦胧的形态,都是他们的魅力所在,也因此,只有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才能够描写出玉石温润、内敛的美感~
有哪些可以描述地球的句子呢
地大物博藏玄机
山水矿产隐妙财
金银财宝满地滚
五湖四海庆有鱼
地球没有回頭路
只有人类掌舵头
物尽其用天安排
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
是这几句:幸得识卿桃花面,自此阡陌多暖春。
——北大文学院标语
我想变成你。见你所见,爱你所爱。
I want to be what you are . See what you see , love what you
love .
——《惊情四百年》
我曾给过你闭上眼睛捂起耳朵的信任,就算全世界都说你有错,只要你否认,
我就相信。
——《青铭》吧,一本小说
这个城市并不大,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他,如果有一天,我能遇见他,我希望
他不幸福,至少不要比我幸福。因为我还没有放下
——辛夷坞《原来你还在这里》
她的英雄之所以盖世,是因为她的世界太小了。
——《踮脚张望的时光》
从此再没有这么一个人,看她笑,会轻扬唇角;看她皱眉,欲以身代劳
——简贞
暗恋是一种礼貌,暗地里盖一座城堡。
——《无可救药》
要吻上很多很多青蛙,才有一个变成王子。中间好些吻,花得冤枉。
——李碧华
未曾青梅,青梅枯萎,芬芳满地;不见竹马,竹马老去,相思万里;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
——王茂《歌美人》
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虚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这深夜里一片寂静,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声音。——佚名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
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