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名人名言

定风波辛弃疾的名句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宋代,是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宋词,代表了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不胜枚举的词人,如欧阳修、晏殊、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等,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样一位词人,他是“豪放派”词人,他被后人称为“人中之龙,词中之杰”,与苏轼并称“苏辛”,他就是——辛弃疾。

今天,我们盘点一下辛弃疾为后世留下的经典名句。

【第1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

【第2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第3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第4句】: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

【第5句】: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 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菩萨蛮》

【第6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

【第7句】: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虞美人》

【第8句】: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贺新郎》

【第9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

【第10句】: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

【第11句】: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玉楼春》

【第12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第13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第14句】: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摸鱼儿》

【第15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

【第16句】: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第17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第18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

【第19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第20句】: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

【第21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第22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第23句】:纵横千百度,弹指一挥间。——《青玉案》

【第24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

【第25句】: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第26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第27句】: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满江红》

【第28句】: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定风波》

【第29句】: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鹧鸪天》

【第30句】: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菩萨蛮》

名句求对: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南暖日摆桃万棵。西凉月影飘百叶,北寒時出香十村。

你认为辛弃疾最好的一句词是哪句

读辛词,只觉句句都好。词章到此,至矣尽矣,已证得清净法身。

读辛词,像读朋友的词。每当心领神会之时,常常感觉是为我而写。


一部集子,一首诗词,就是那个作者的世界。

辛公的诗词世界,有一种热闹中的寂寞,群居中的孤独。闲花落空,尽日无人,高霞孤映,明月独举,这样一种意境,难以名之,姑且称之为“落寞”吧。

(图:任伯年画)

他给儿孙写家信,都是幽冷荒远与奇崛凌厉兼具,同时那种遗情单绪与孤行静寄,实有独往冥游在寥廓之外的境界: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他的词,即便是在群众欢笑之中,朋辈杯酒高喧之际,都常如登高四望,但见苍茫大野,荒墟废垅,怅坐孑孑,不能自解。那年,是淳熙己亥,他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杯盘狼藉之余,他唱到: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摸鱼儿》

平常,人都是按社会的价值观在生命上划来划去,像裁纸刀。辛公不是。他是真的夸父追日,徒劳的追赶夕阳;晴雯补裘,力尽而止,精卫衔石,志存填海,他把所有的零星感情都总汇在词,再不需要掩藏的余地。

龚定庵的诗,“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萧”。辛公的词章,就是心声的萧与剑。他大概是感觉到同世已无知音了吧,所以他写词,将心事讲给以后的千秋万代听。


深切的孤独,是一种全世界、全人类都被你驱赶而走的感觉。

这种孤独,是世间大地被狂风吹的干干净净,你只是目送着雨云的背影,无悲无喜,又不是灵枯心死。人类的情感在偏至时,就状况而言,一般都无二致。

但是,辛公的孤独,比江湖清客式自伤身世的病吟、士大夫式哀叹不遇的郁闷、文人才子式儿女私情有缺的自怜不同,犹如层冰之于积水,性质可能类似,但是底色不同。

(图:山东济南辛弃疾纪念馆)

辛公的内里是感怀天下苍生的冷峻,万恨千情,千情万恨,同向秋风各自鸣。像《沁园春·老子平生》,论文章技法出其不意,善用偏师,论情感泫然流涕无关己身,悲天悯人但不是号天泣地,年幼之时读来就为之感动: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 有新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两宋词人,多以为苏、辛、陆一改靡靡。可是,究其竟,苏轼,到底还只是一介书生;陆放翁,何尝不是只是纸上谈兵咄咄书空?他们都是豪杰,但是到底有装扮,有涂抹,有“作”词的做作在。我对他们,有敬意,有体贴,但乏知感,因为不契入,情感上有隔,说不中我的心里来。这是个人经历上原因。

词至于辛,始有日常生活的辛辣之味,始有男子汉的威武气息,始有感国救民的兴亡悲愿之慨,还有那种难以抑制的孤独汩汩。

所以他要写词。道道相通,他要借词说话。


我读辛词,从未读出豪迈的应和,只会读出感伤来。几句句好,几字字感伤。

“倦色风雅清兰幽,幽兰清雅风色倦。 香魂冷影舞,舞影冷魂香。 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 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这是他撑持全集的本色情感。

两宋词人,我总以为辛公的心灵是被伤的最深的。他的一生,按世俗观念,其实并没有遭受过特别的磨难,甚至还可能是诗酒风流豪奢极欲的,但是悲剧的本质本来就不是身世的磨难,而是生命意志与命运摇摆之间的断裂撕扯。这种内心的时刻煎熬可能有甚于肉身的凌迟。

读辛集,常想,人时会尽,人世太长,他在中间,只手想扭转日月运转,一肩担尽古今愁,真应该休息。

2024,5,17,临午闲敲

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随感、时政看法、影视评论等。关注、点赞,还有留言,我都视为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谢!

如何读懂辛弃疾的《菩萨蛮》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既好玩,又有知识含量。

辛弃疾:杀敌杀敌杀敌!不如归去!

宋朝词人中的大英雄,是宋朝大英雄中的大词人。能将这二者集于一身的,唯辛弃疾一人而已。所以,他是人中之雄,词中之龙。

他年幼时随着爷爷在金人占领区偷偷勘察地形,为光复做准备。他成年后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带着高超的谋略与才情,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回归祖国,并在千军万马之中,带五十兄弟,独闯敌营,带回叛徒张安国,书写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精通军事,心怀收复中原之志,向朝廷进献《美芹十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换来的却是朝廷主和派的嫉妒与打击,无奈隐居,假装不问世事,实际上,失意英雄心中充满了彷徨与苦闷。于是写下充满激愤与失望的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看完这些,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英雄。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流泪,无非两种。一种是为国家民族沉沦而下泪;一种是英雄失意报国无门之泪。其他,英雄无泪。

在这首词中,这两种泪汇到一处,深沉地体现了辛弃疾的悲愤。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在生命终结之前,他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梦想,永远保持着苏东坡般“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

我们来看这首词: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中国文字是有味道的文字,是自带意境的文字。郁孤台,本身就包含了寂寞独孤的意味。要是郁孤台叫逍遥台,叫快活台,则辛弃疾不会在词的开头,就用了郁孤台的名字。因为,郁孤台对大宋来说,既是耻辱之地,因为宋朝军队曾经在此被金人大败,这是充满意味深长的耻辱的暗示之地。

上文说过,辛弃疾的流泪肯定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命运而流。他感叹宋朝国运衰落,愤恨金兵的猖狂,于是才有了“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愤之词。词人喜欢用流水来描绘愁思。所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此处,辛弃疾同样是这种用法。

辛弃疾是壮烈的爱国者,以至于他在临死前都大叫三声,杀敌!杀敌!杀敌!面对中原失陷的局面,辛弃疾远望中原,但是故国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所以,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面上说长安被群山遮蔽,但实际上是暗示祖国的沦陷。类似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要是辛弃疾一直沉沦下去,他就不是那个词中之龙了。辛弃疾毕竟是同苏东坡齐名的豪放派大师。在词的下阙,辛弃疾进入了豪放的模式。虽然青山遮住了长安,但是阻挡不住流水的力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情绪转向昂扬向上。

但辛弃疾的风格,就是一顿三挫,极尽深婉之妙。在词的最后一句,辛弃疾感叹,“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懂得这句话,就懂得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妙处。开头是深沉哀痛的,最后用江晚的暮色,来体现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当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哀怨。如果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听到鹧鸪的不如归去的叫声,就更加哀怨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其实何尝不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呢?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梦想回到北方的一生,就是梦想跨上战马横戈四方收复中原的一生。在所有的梦想之路都被堵死的时候,辛弃疾,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真正进入了末路。所以,这首词是如此的伤悲,这也是英雄无路的悲叹啊!

鲁迅先生的名句你记得多少

鲁迅妙语名言

【第1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6句】: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第7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第8句】: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21句】: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第22句】: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第24句】: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第26句】: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第33句】: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36句】: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第37句】: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第39句】: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第40句】: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第43句】: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南宋除了辛弃疾,还有哪些厉害的文人

还有理学家朱熙

如何评价辛弃疾的词作

辛弃疾(一一四O年一一二0七)年,原名坦夫,后改字幼安,自谓人生在世,当以力田为先,故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今山东省济南市),他出生时北方已沦陷金人之手,少时常”登高望远,指划山河“。二十二岁便聚集了二千人的队伍,汇合到耿京领导的一支起义军,并任掌书记。

当他最初至南宋时,返回途中,惊闻耿京遇害,义军离散,便即刻率五十余人,袭击敌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使他名重一时,懦士为之兴起。宋高宗一见三叹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此时他年方二十三岁。

他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壮健如虎,文武双全,生性豪爽,尚气节,有燕赵义侠之风。每以功业自许。

辛弃疾归依南宋后,历官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东安抚使,行政军事俱有力行美誉。他曾一再上书朝廷,献《美芹十论》、《九议》表达对南北形势和恢复中原的看法与应采取的措施。

但是,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延,从不图主动战斗,收复失地。对辛弃疾也多有猜疑,任有保留,起起落落,闲闲散散,b使他长期郁郁不得志,终了一生。

现在人们,记住辛弃疾这个历史人物的不是他的战绩军功,而是他在诗词史的卓越地位以及创作的近六百多首词作。

需要指出是辛弃疾的词集的刊刻本,有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两个词集传世。四卷本名《稼轩词》分甲乙丙丁四集。十二卷本称《稼轩长短句》收词五百七十三首,一九八五年汪贤度先生校点新版《稼轩长短句》补遗辑得五十三首,辛词传世之作,大抵已尽备矣。

由于辛弃疾不平凡壮烈的经历,得益于他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广博的学识,旺盛的惊人创作力,文武双全的果敢豪气,更由于在那种无何奈何的世态环境里生出哪种无何奈何的心境,虽然这种悲愤与无奈与日俱增,可是辛弃疾毕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英雄。他找到了寄托自己老大无为,壮志难酬的悲凉心情最好途径,那就是写词来抚慰心灵,激励自己。

他的六百多首词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及手法风格,几手涵盖所有。他用长调写激昂慷慨的胸怀,用小令抒发温柔缱绻的情绪。他也写山水之大乐,也写缠绵娱悦之小情。都写的雅洁高远,绝少鄙俗、淫靡之音。苏轼开创词的境界,到了稼轩手中遂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和拓展。

苏词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时空的观念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拿此感悟使情感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词总是滚烫的感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失路的悲壮。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思想的坚定,构成辛词的一大特色。

辛词很少采用传统词作常见熟烂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多是一种奔腾不羁,不可一世的气派,他词中所采摭的历史上人物,也多属奇伟不羁,慷慨悲壮的类型。可以说,凡南宋时期能纳入其他的任何文学样式,他都写人词中。在词的语言上,是最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类典籍和前人诗词语汇,历史典故,融化和吸收在词间,却大多运用恰到好处,别有风致。他的词作不仅“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是在词人匠心独具表达得很自由和充分,他的词摆脱了词固有的羁绊和束缚,达到了绘声绘色的自由坦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应当着力弘扬和继承。

辛弃疾真的武功了得吗

说起诗人辛弃疾,他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甚至有点心狠手辣的大剑客。吹嘘“十五好剑术”的李白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这可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而是一名剑客在抚剑感慨刀光剑影的往事。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少年时,济南已沦入金国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为官。但辛弃疾要效忠的国家是大宋,不是大金。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攻宋,后方中原故土的宋朝遗民趁机发动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拉了一支二千余人的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与辛弃疾一块加入耿京义军的还有一名叫作义端的僧人,是辛弃疾的朋友。但这个义端突然叛变,“窃印以逃”,这事拖累了辛弃疾,耿京“大怒,欲杀弃疾”。辛弃疾淡定地说:“给我三天时间。”他料定义端必投奔金帅,“急追获之”,一剑砍下义端的脑袋(可见辛弃疾武功与胆识都有过人之处),提回来见耿京,由此受到耿京的器重。

次年,即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受耿京委派,潜回南方的宋朝,拜见宋高宗,“奉表归宋”。高宗大喜,授予辛弃疾“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之职,又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让辛弃疾带委任状潜回金国,召耿京归宋。但辛弃疾回到山东时,却得悉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耿京已被叛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耿京人头投奔金营去了!

这这这,如何是好?辛弃疾对众将说:“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竟率领五十名勇士,直闯敌营。其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突然闯入,于混战中生擒张安国,“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然后,辛弃疾押着张安国,一路闯关南下,抵达南宋杭州。时辛弃疾方二十三岁。

南宋人洪迈写了一篇《稼轩记》,形容辛弃疾的神勇:“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关羽之勇,也不外乎如此吧。

辛弃疾南归之后,担任过知府、提刑使、安抚使等职,他的施政风格也带有几分剑客的尚侠任气、心狠手辣,如他任湖北安抚使时,“得贼辄杀,不复穷究,奸盗屏迹”。也因此落下“好杀”之名,以致有台谏官弹劾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辛弃疾少年成名,后来却宦途多舛,也与其“好杀”的铁腕备受争议有关。

你认为辛弃疾写的诗词怎么样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人。早年即组织民众在北方抗击金军,后率部南下归于南宋朝庭。他一直心怀抗金,但得不到南宋朝庭重用。一直只作地方小官,甚至有近20年赋闲在家得不到任用。致使他的抗金主张得不到实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正是他无奈的写照。

在词坛上,一向与苏轼并肩,史称苏、辛。词风以豪放见长,打破一切拘束,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章。如:“郁孤台下清江水”,“更能消几番风雨”,“壮岁旌旗拥万夫”,“明月别枝惊鹊”,“千古江山”等等著名篇章,一直流传至今,耐人吟唱。

他的豪放派词风影响了后来的陈亮、刘克庄等南宋词人。值得一提的是,辛词中大量运用史事和典故入词而能作到融为一体,丝毫不见斧凿痕迹。现存《稼轩词》四卷共六百多首。

你最喜欢辛弃疾哪首词?为什么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三境界之一呀

如何评价辛弃疾?最终的结局怎么样

辛弃疾是整个宋朝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后人称之“豪放派”。

豪放一词,怎么可以概括辛弃疾波澜壮阔的诗词世界!

他的词,风格多样,或慷慨激昂,或大气磅礴,或苍凉悲壮,或清新脱俗,或细腻温婉……

初学辛弃疾的词,是小学时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浅显直白,颇有白居易写诗必让翁媪妇孺皆懂之风。

写的是田园风光,一家五口怡然自得,其乐融融。走的是小清新路线。

再来一曲《西江月》,风格不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寥寥数语,让人看到了乡村夏日夜景,明月在天,疏星乱闪,蛙声阁阁,稻香一片。

走着走着,落下几点雨来,转过弯,过了溪桥,看到了一座自己曾住过的客栈~小茅屋,就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

中学时,读到的辛弃疾,真的是画风突转。比如《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又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哇塞,豪迈放纵,气象恢宏。

可《青玉案》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最有名的这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据说百度一词,由此而得。

我最喜欢的,是辛弃疾的孩子气。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我被这首词圈粉了,哈哈哈,喜欢你啊,辛公子,好想和你一起喝酒,骑马,戍边,打仗,月上柳梢头,寻我千百度。

辛弃疾在北方燕赵之地长大,身上多慷慨侠义之气。

他带领人马归于南宋,渴望一展宏图,却壮志难酬。

他曾在江西上饶归隐近二十年。

六十四岁时,重被启用。

六十五岁时,任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一时感慨万千,写下千古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时,他已年老多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悲乎,壮士暮年。

开禧三年秋,他与世长辞,享年67岁。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真正的文武双全。

有人赞美他道: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深以为然。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