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鲁迅先生的故居,静静的坐落在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内。
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四合院,虽是冬天,但是阳光射到这里,并不显清冷。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
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丁香树,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已人去楼空,它们依然还在吐芳争艳。
每间房子的门都锁着,因此我没有机会进入房间细细观赏。
只是通过玻璃向里面瞧了几眼,北屋是正房,两边是鲁母和鲁妻的住所,中间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房,也称“老虎尾巴”,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
家具非常古朴典雅,摆设整齐对称。
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院,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现在的这个四合院,完好的保留了其原貌,也是对鲁迅先生最为崇敬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故居的东边,后来又开辟了一大片地方,作为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
那天去的时机不错,刚好是新的陈列厅落成不久的时候,全部的建筑、展览和装修都是新近完成的。
一进大厅,我就被这种集合古典与现代之美的室内装修给吸引住了。
大厅四周的墙壁,用白色大理石和木头相间覆盖而成。
仔细看来,上面还有一些字,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
不同的文集之间以不同颜色纵向隔开,大字是文集的名字,有《朝花夕拾》、《且介亭选集》等,小字是每篇文章的名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等。
每种颜色的材料都像是一本直立的书,这也符合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进入鲁迅博物馆的展厅,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
首先是“在绍兴”部分的展览,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有些是儿童的浪漫和幻想,也有些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因此,经历家族由盛及衰的曹雪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而那时的周树人,也注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同凡响。
“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
在这段时光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忠实伴侣许广平。
可以说,正是有了许广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先生在“在上海”,也是生命的最后9年时间内,留下了浩卷繁帙的文学作品。
除了写作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和文物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独特的鉴赏力,他喜欢木刻画,也收集了许多木刻,在展厅的中央,开辟了两道高达的展板,用木刻画堆积而成。
在展出的展品中,还有先生收藏的魏晋时代的陶俑、明代的青花瓷碗和铜镜,后来他还将明代的两件古物毫无保留的捐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先生曾经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他放弃了。
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
展厅中不时摆放着先生的名言,虽然有些都曾经读过,但是,当我今天完完全全的走进他的世界时,这些震撼人心的词句,依然还在深刻的激励着我,因为我——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先生那颗炽热的心灵和那恒久不熄的热情。
先生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而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恰好比先生晚出生一百年,今天的我,感觉自己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努力感受他的感受,努力走入他那高远的精神境界。
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
因此,鲁迅是属于整个民族的。
游鲁迅故里感受三百字以上
参观鲁迅博物馆的心得体 今年十月十九日,国文化巨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纪念日。
这周三系分团委组织05级各支部成员参观了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于阜城门内大街,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国家级博物馆。
是鲁迅在北京四处故居中唯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步入馆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鲁迅先生的脸上依然是那坚毅的表情,他的手中依然握着那只战斗用的钢笔。
馆中按时间顺序以手迹、照片、 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生。
其中有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也有与我们熟悉的作品密切相关的文物。
如《阿Q正传》的唯一一篇残稿、鲁迅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
站在仿真的三味书屋前, 我仿佛看到了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市井栏,高大得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又仿佛听到了油蛉低唱,蟋蟀们的琴声。
站在鲁迅先生的照片前,注视着他始终坚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眉头紧锁,奋笔疾书的“战斗”场面,仿佛听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沉呐喊。
走出展厅,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七十年时光流逝,这座故居中的一切却都保存完好。
在那间有名的“老虎尾巴”--不足九平方米的鲁迅工作室内:一张普通的三屉桌上,高脚煤油灯、“金不换”毛笔、砚台、文具……摆放如昔,令观者睹物思人。
庭院中,两株鲁迅当年亲手栽种的白丁香树,虽已年近古稀仍然枝繁叶茂。
时至四月,丁香花开,清香缕缕,分外宜人。
参观结束,虽然我离开了博物馆,但鲁迅先生的执著和坚毅将一直鞭策着我
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 鲁迅博物馆坐落在白塔寺附近。
(删)我们(删)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走进了坐落在白塔寺附近的鲁迅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了鲁迅的故居,导游告诉我们:鲁迅做过什么,住在(那)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人们对他的评价,(删)他的精神(。
鲁迅是)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精神。
在鲁迅书房的东墙上挂着一幅画《三个士兵和一个妇女》,他时时刻刻用这幅画来激励自己拯救人民。
(删)随后我们进了展览厅。
这里记录着鲁迅的一生,这里陈列着关于鲁迅的一切,这里充满了人们对鲁迅的思念。
随着导游一字一句的解说,我们在慢慢走进鲁迅的世界。
鲁迅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以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躯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
1909年回国以后在北京厦门广州人国教,并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1926年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
1936年去世。
鲁迅用他毕生的精力来写作来拯救中国麻木不仁的国民。
参观完鲁迅博物馆后,我回想着自己看到的一切(,)。
那深深(的)地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已深深的刻在我心里。
鲁迅用一个字来勉励自己。
然而外因是事物的条件和环境,是靠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即使外界施加多大的压力,只要你决心不改,没有人能改变你。
(删)一个字不能使人怎么样,但是这个字早已刻在鲁迅心里了。
他的决心令人感叹不已。
我们也应该这样。
面对自己的缺点,自己的坏习惯,找个克服的办法,把它铭记在心,一天天把缺点克服掉。
鲁迅的决心真令人感叹不已——自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删)。
鲁迅对瞿秋白的感情感动了我。
他对瞿秋白的友谊是 兄弟般的。
鲁迅不光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在瞿秋白被追捕时,鲁迅不怕被连累毅然让瞿秋白住在自己家里。
在瞿秋白的追悼会上,鲁迅不顾朋友家人的劝阻,不仅来了,还作了演说。
这种感人至深的(感)友情,这种为了朋友把自己置身度外的精神,这种说到做到的(原则)气度,(不知道)值得我们去体会、去揣摩、去学习。
吗
天地间的海誓山盟多了,谁又能说到做到呢
(删)鲁迅为了事业拼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为文学事业不畏国民党迫害,这一点就足够我们去学习了。
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们就退缩;当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如意时,我们就灰心;当我们学习道路上,出现了荆棘,我们不敢去披荆斩棘。
而鲁迅为了事业,为了国民,不管荆棘冰山,他都跨了过去。
我们也应该这样,为了学习,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冰山,都应该去拼搏去努力。
这些就是我参观鲁迅博物馆的心得吧
凝望鲁迅——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静静地走在鲁迅博物馆的展览厅里,站立在先生的遗像面前,用心去体验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勇气,看着用实物和图片记述的鲁迅战斗的历程:从绍兴到南京,再到东京......到最后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战斗的足迹在我面前展现出来,我思潮起伏,心绪难平,不禁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叹服。
鲁迅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为人民,为民族,为真理而战,他是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他是那个时代的“另类”、“叛逆”,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却拥有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
鲁迅,注定是孤独和寂寞。
中国文化和中国士大夫向来有着“恕道” 和“中庸”的传统。
而深受中国文化浸染的鲁迅,却大大出格于那个时代,他一反传统文人的形象。
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中国封建上社会几千年来吃人的本质。
他终其一生不停地批判,论战,反击。
对封建就礼教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观后感
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参观凭吊,寄托自己对这位伟人的和缅怀之情。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在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里,它始建于一九五一年。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年前扩建后的新馆。
新馆仍保留二层庭院式江南民居的风格,青瓦粉墙,山墙高耸,在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总理当年题写的“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白底黑字,鲜明耀目。
走进大门是一个庭园,右首是“百草园”,种有许多鲁迅作品中写到过的植物,如何首乌、木莲藤等,还有特地从绍兴移此的石井栏、乌篷船等。
我们还没有参观展览,已经走进了鲁迅作品的特有氛围。
穿过庭园,便是高大轩敞的大厅,无论建筑材料、建筑语言都是现代化的,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格调。
在大厅左首,一座高二点五米的鲁迅全身铜像端坐在窗前,先生手执烟卷,神情肃穆,目光深邃,似在沉思。
在一楼还设有“奔流艺苑”与“朝华文库”。
前者乃专题展厅,正在举行一个画展;由巴金题额的“朝华文库”则专门收藏鲁迅的弟子、友人以及与鲁迅有直接接触的现代文人的文化遗存,每人一库,我看到有陈望道、许广平、巴人、黄源、曹靖华、李霁野、唐
关于韩城司马迁祠的旅游心得作文
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
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
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
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
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
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
苍苍莽莽的梁山啊
滔滔不息的黄河啊
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
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
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
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
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
“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
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
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
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
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
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
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
年十七事迁,因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
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
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
代异时移,谁为我知
血食何所
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
余感悟铭之。
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
事彼君子,弗终厥志。
百千亿年,血食于斯。
”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
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
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苍苍梁山,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传兮。
悠悠居水,凄凄嘤鸣。
清娱之志,感而有灵。
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150字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每次提到宋庆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永远都是那个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的她。
她执着,所以不顾父母反对,也要同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她爱国,所以当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时,竭尽全力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由于酷爱读书,造就了一个知性、优雅、学识的宋庆龄。
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自参观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动。
走进门里,见到了宋庆龄的雕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宋庆龄先生在此生活的场景……故居里,四处花香、小桥流水、虫鸣鸟叫,不禁感叹,能在如此闲适优美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
在院中参观游玩时,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虽然此篇课文描述的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树相比于上海,也丝毫不逊色。
一样是那么的雄壮繁茂,似乎象征着中国革命也将如此树一样,屹立不倒,生机勃勃。
接着,我们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
由于馆内不允许拍照,所以觉得很遗憾。
但是,仔细参观完馆内的布置、介绍等,宋庆龄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
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逝世。
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她所写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等。
在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