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开疆扩土的名句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我是子都说历史,今天小编搜集了一下历史上那些比较霸气的话。往往霸气的话语,出自霸气人之口。那些霸气的话,有不少都是来自于中国古代,读起来朗朗上口,又热血沸腾。不得不感叹我华夏文明的优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几句霸气的话语,彰显着历史的伟大。

【第1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汉王朝是我国的一个强大的王朝,我们经常把秦汉盛世,隋唐盛世挂在嘴边。可见汉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在自从秦始皇以来,匈奴一直都是华夏大地要抗衡的点。匈奴一直在边境不停的骚扰,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当时大汉已经恢复元气,有一个大将军叫陈汤,上书汉元帝的时候说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元帝深为感动,就令其为大将军,在北方大败匈奴,大单于也被杀。而剩下的匈奴闻风丧胆,纷纷表示愿意臣服。陈汤这一句话,灭一国!

【第2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出生于唐末,家庭比较富裕,自幼黄巢就非常的聪明,学习也非常努力。但是他参加科举考试确屡屡碰壁。当时的唐朝已经摇摇欲坠,各级官吏腐败无能,鱼肉百姓,加上天灾,百姓已经民不聊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郁郁不能得志的黄巢写下这首诗句,次年率领大军攻入长安城。

【第3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属汉土。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班彪给汉光武帝刘秀的奏章中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帝喾曾经说过“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上面的话最原始应该是由这两句合成的。

在当时这是一句多么霸气的话语,彰显了大汉的威严,率领万国,为天下之雄主,奠定了天下以汉人为核心的格局。这样的话语该当被铭记。

【第4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出自周朝诗经里的话语,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普天之下的土地,在名义上属于天子,但在实际上是属于那些诸侯国,士大夫与平民的。回想起西周建国之初,天下归服,万民归心,周天子以威信率领天下,开疆扩土。

【第5句】:俄罗斯的疆土确实很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普京特殊的工作经历,面对强敌毫无畏惧,这样的一个热血总统,当他面对他国记者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霸气是需要资本的,历史上敢这么说的人,都是有自己的资本的,所以说,霸气的话是霸气的人说出来的,说到底,还是人霸气。

【第6句】:我承认我比你矮,但如果你因此而嘲笑我,我将用剑削平你的头颅来缩短我们的距离。

这是拿破仑的名句。拿破仑虽然建立了不世功勋,将法兰西的势力席卷了整个欧洲,但是他的身高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取笑。于是拿破仑就说出了这一句霸气的话语,一时间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开疆扩土为人先,请出上联

开疆扩土为人先!植树造林防沙化!

为了唐朝开疆扩土的三朝重臣徐茂公,是怎么死的

 徐茂公,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夺得江山以后,因为徐茂公功劳甚大,就赐他姓李,名绩。

  徐茂公的家庭:

  父亲:徐盖

  老婆:徐夫人

  儿子:李震

  孙子:李敬业、李敬猷

  女儿:薛仁贵夫人

  女婿:薛仁贵

  徐茂公是怎么死的

  徐茂公是怎么死的

  徐茂公跟随李世民,投靠唐朝以后,

  入唐后,唐高祖李渊说徐茂公徐世勣是“纯臣”,赐他姓李。先封曹国公,后封英国公。

  唐太宗时期,贞观年间,曾参与平定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的战役。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进犯,李世勣讨伐。贞观三年(629年)大破突厥,俘五万人而归,镇守并州十六年。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贞观十五年(641年),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败薛延陀。贞观十八年(644年)随太宗亲征高句丽。

  唐太宗晚年,曾对太子李治说:“徐茂公李勣这人太忠义,你无恩于他,恐怕日后他无法尽心辅佐你。”为了使徐茂公忠于李治,唐太宗将他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都督。唐高宗即位后根据唐太宗的遗命恢复了他的职位,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高宗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后,你以为如何 ”徐茂公说道:“此陛下家事,何必要问外人。”

  总章元年(668年),徐茂公李勣率兵至鸭绿江,与薛仁贵会于平壤,攻克平壤,大胜而归。参见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因后来其孙徐敬业反对武则天,发动起事,被族诛,李勣也被剖棺戮尸。到后来唐中宗复辟政权之后才平反昭雪,以礼改葬。

  徐茂公李勣之所以死去,是因为他以75岁的年龄还出兵打仗,回来后,因为身体太累,病死了。

开疆扩土和保家卫国哪个更荣耀

守护我想守护的人 杀戮侵犯我守护之人 战争只会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然荣耀只属于保家卫国的之人

对外称臣隐忍十二年,李世民如何开疆扩土威震四方

对外称臣隐忍十二年是指李唐王朝开国之初对突厥称臣一事。需要注意的是:十二年是从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算起的,而李世民登基后其实只隐忍了三年。

隋末天下大乱,一时间各路反王风起云涌。起兵于山西太原的唐高祖李渊为免自己在与其他反王交锋时被北方的突厥抄袭后路而向突厥称臣,事实上当时北方各路割据势力几乎都向突厥称臣,突厥则在李渊、刘武周、窦建德、梁师都等各路势力之间坐收渔利。随着李唐王朝逐渐削平群雄,这时由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格局日渐明晰起来,突厥也在这时预感到唐朝有可能成为日后自己的一个潜在威胁,于是加大了对残存的几路割据势力的支持,然而还是被唐朝一一粉碎。尽管唐朝消灭了突厥人支持的其他割据势力,但鉴于此时李唐立国不久,根基尚不稳固、国力尚不强盛,因此李渊并未公然与突厥翻脸,至少在名义上他还是继续对突厥称臣的。

李唐开国之初就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杀死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刚十二天的时候东突厥十万大军由颉利可汗亲率一直进击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下饮马渭水。这时的李世民选择了忍辱负重——拿出国库所有积蓄贿赂颉利可汗,与此同时自己亲赴突厥大营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时他也依然坚持绝不放弃长安城。尽管是前来求和,但当他单枪匹马步入突厥营帐和颉利面对面谈判时颉利被震慑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视为国耻牢牢铭记。

仅仅只过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联合反对颉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发起全面的战略报复:唐军深入突厥腹地俘虏颉利可汗灭东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是在这一年孤悬海外的倭国向大唐帝国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前他们已派出三次遣隋使。

十年后唐军征服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这次唐朝没有将高昌故地设为羁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内地设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汉代开拓西域虽标志着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但是以西域都护府的名义,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置郡县的壮举。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后取得针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龟兹等国的军事胜利。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出访天竺时被天竺篡位之君阿尔裘那扣押,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逃了出来并以一人之力向吐蕃和尼泊尔借来七千兵力,最终身为大唐使节的王玄策利用这支借来的雇佣兵完成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

在赫赫武功的背后大唐王朝并未出现汉武帝伐匈奴那样的经济民生凋敝,此时的大唐帝国正处于贞观之治时期——《旧唐书》载: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取给于道路焉。

说大明强大,为何明朝皇帝不去开疆扩土

不知道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难道仅有明朝存在这个问题吗?试问汉、唐、宋、元、明、清这些大一统王朝,哪个不是初期开疆拓土、中期守成、后期衰败?只是每个阶段的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明朝也曾开疆拓土

明朝的开疆拓土主要集中于洪武、永乐两朝。朱元璋时期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江山,然而当时北元的残余势力仍然较大,因此朱元璋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全面消灭北元残余上。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的主要精力都在对付北元上,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捕鱼儿海大战之后,北元的最后残余力量彻底被消灭,北元朝廷就此被消灭,黄金家族后裔彻底失去了对草原各部落的统治。至此,洪武朝的主要军事行动才算停下。

△明成祖朱棣

明朝开疆拓土的另一个高峰期出现在永乐朝,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明成祖朱棣也算是征战一生了,甚至连他自己都死在了第五次北征的归途中。而在他的统治下,鞑靼、瓦剌先后向大明称臣;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东北地区第一次处在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内,并将统治区域延伸至库页岛附近;安南纳入大明统治,结束了陈氏政权的长期割据;西北设立哈密卫,从游牧民族手中重新夺回了西域咽喉。

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面对朱棣长期征战带来的消耗,他们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与民休息、休养生息。

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是所有朝代的共性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短期开疆拓土,长期战略收缩不是明朝一个朝代的问题,而是所有朝代的共性。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1句】:利益问题,统治代价过大。之所以所有的中原王朝在扩张到一定范围后,都会停止扩张的步伐,并不是它们没有了向外扩张的野心,而是持续的扩张并不能进一步带来利益。古代由于通讯、运输等条件限制,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统治范围是有限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统治的代价将远远超出获得的利益。就拿安南地区来说,永乐年间虽然将其纳入了统治,但长期以来该地区不仅无法给朝廷带来收益,朝廷反而需要不断的给予资助,这也是明朝后期放弃该地区的原因之一。

【第2句】:生活习俗问题。农耕文明的扩张需求显然不如游牧民族那么强烈,这是农耕文明的共性问题。游牧民族由于生活环境限制,生活水平远不如农耕文明高,社会发达程度也不如农耕文明,这使得游牧民族更富有侵略性,但它们的扩张却也不同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扩张在于彻底的统治和同化,而游牧民族的扩张则更多是一种掠夺式扩张,短期内的确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但由于扩张方式的不同,农耕文明的扩张比游牧民族的扩张更具有持续性,参照大蒙古帝国。

△大蒙古帝国

【第3句】:持续扩张代价太大。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对国力的损耗极大,因此无论一个朝代多么强大,也无法负担长期的持续扩张和战争消耗。往往一个时期的持续战争,造成的消耗需要数倍时间来恢复,参照汉武帝时期和明永乐时期。如果不考虑结果的一味扩张,那不叫开疆拓土,而叫穷兵黩武。

因此,中国历朝历代都是短期内开疆拓土,而更长的时间处于守成阶段,这段时期不仅用来恢复国力,更是对开疆拓土后的一种消化,从而将已占有地区彻底纳入统治。而中后期的衰落和领土收缩,更是历朝历代的共性问题。

多尔衮是为大清开疆扩土之人,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当皇帝

多尔衮一生有两次机会和皇位擦身而过,不是不选择当皇帝,而是他没有能力能坐上皇位也没有能力坐稳皇位。

第一次:皇太极去世时。努尔哈赤遗诏规定皇位继承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八旗旗主共同议定,皇太极去世时,多尔衮虽然掌握了两白旗和镶蓝旗,但是两皇旗和正蓝旗支持的是豪格,正红旗支持的是代善,而镶蓝旗能够作主的却是济尔哈朗。几方势力相持不下,如果多尔衮要硬拼,肯定会造成八旗分裂,那么清军入关进驻中原的大局就会被破坏,何况那时还是清廷和明军对抗的关键时候,八旗内讧只会便宜明军,对清廷一方没有丝毫好处。如果扶持皇子登位,多尔衮凭借军功和权势完全可以在朝廷管理上占上风,于是由济尔哈朗提出指定皇子继承皇位,他们几位军功显著的权臣来做辅政,多尔衮不得己之下只能放弃争坐皇位。

第二次:顺治帝登基后亲政前,多尔衮这个时候已经权势涛天,打败排挤掉了所有的对手,整个朝廷唯他独大。他为什么没有自己登位呢,很多野史都说是为了孝庄太皇,因为爱情。实际上多尔衮好色是一点不假的,而以他狠辣嚣张的个性不可能会把男人对权利的野心欲望放在感情之后,他之所以没有登位是他自己没有想到他活不长,而且他一直觉得顺治还小,还没有长大,威胁不到他最高辅政的权利地位。何况这时候顺治帝已是皇室正统,多尔衮是皇室宗亲,他要是坐上皇位是篡位之举,是要背负骂名的。最最重要的还是他不知道他三十九岁就会死,早知道他肯定不会在乎是不是篡位,坐上那个位置再说了。

支付宝为了开疆扩土,元旦节加量送红包,微信动摇了吗

根据微信的尿性,虽然支付业务有点慌,但绝对不会舍得砸钱给用户,毕竟腾讯已利益为重,但是阿里一直想设计的社交聊天可能还是没法动摇微信。以上个人观点。谢谢

有人说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的兵马不多,但是后面还有实力开疆扩土,你怎么看?为什么

谢邀!

到赤壁之战的时候,全国人口急剧下降。不但是战乱死了很多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流离失所而限制了人口的生育。你在农村养只鸡,每天都把它赶得鸡飞狗跳的,你看它一年能生几个蛋?何况人类还是胎生动物。

当时刘备军队虽少,但也有关羽的水军万余,刘琦的水军万余人。对付曹操、孙权或许不够。但对付一个郡县,这个军力是碾压性的优势。刘琦本身就有江夏一郡,周瑜在攻打南郡,南郡位于曹魏的襄阳与公安的中间部位,等于隔开了公安,刘备当然顺势就占有公安。荆南四郡是零陵、桂阳、长沙、巴陵,虽然被蔡瑁带着投降了曹操。但是,赤壁之败,这四郡就成了曹魏的飞地,曹操对他们根本无力支援。更兼此四处本身就是刘表的地盘,而刘备是刘表的“托孤大臣”,又带着刘琦。所以,刘备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四郡,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兵。

荆州是当时中原地区唯一没有遭遇战乱的地方,所以全国很多人都逃到荆州避难,人力资源相当的丰富。有了荆州五郡,练兵修武就有了人力资源的支撑,刘备当然不会闲着;不但招兵买马,还有很多原刘表的荆州旧部、各处隐逸、当地遗贤,也都投到了刘备麾下。孙权也才江东六郡,此时的刘备,军力估计已经不下于江东了。所以孙权才会“进妹固好”刘备!

另外,南郡是荆州的中心,物资集结之地。周瑜打了一年有余,才打下了南郡。可如果没有张飞的加入、没有关羽的“绝北道”,周瑜是拿不下南郡的。所以,南郡其实是孙刘共同打下来的。后来在刘备手里,估计是用江夏的江南部分换来的。却被吴书硬写成“借”给刘备的。可以看看地图分析一下;南郡位于江夏、夏口以西,江夏郡一部分在文聘手上,一部分在刘琦手上。刚好隔开了南郡。也就是说,南郡与孙权没有通道,是一块飞地。孙权要控制南郡,要么和刘备开战,要么过江与文聘交锋。两头他都没有胜算,只会增加仇恨。得不偿失!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南郡,换刘琦手上与自己接壤的江夏、夏口等地。

总之,不管什么方式,人口最稠密的南郡(江陵)属于了刘备。孙权的六郡,人口超过了二百万。刘备的五郡,人口一百五十万总是有的吧?在一百多万人口中,再招个十万八万,算八万吧,也就占总人口的5%左右,就已经有十万余军队了(蜀汉末年军队还占总人口的11%呢)。所以,刘备入川时,带了三万人去。荆州应该还有近八万人。到诸葛亮,张飞增援时,又从荆州带走了月三万人。留给关羽守荆州的约近五万人。关羽攻打襄樊时,用兵三万。留给糜芳、士仁守南郡、公安的各约一万人。这个数字刚好对得上。也就是说,刘备入川前,在荆州五郡扩军八万。这个军力,已经和东吴持平了。

取得西川后,增加的人力资源应该在120——150万之间。刘备收降的蜀兵应该也在八左右,加上荆州带来的两批共六万人,总计西川的兵力达到15万左右。攻击汉中时,估计刘备出兵应该也是八万左右。因为西川刚得到,还没稳定,加上各地少数民族的反抗此起彼落,留军太少是镇不住的。当刘备要求诸葛亮增兵汉中的时候,诸葛亮犹豫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本身兵少乱多,还要往前线增兵,他有点措手无策了。而且刘备要求的数量应该还不少,所以才让诸葛亮为难了。好在杨洪教他:“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才解决。这一下,诸葛亮只能按杨洪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征兵。从以后的兵民对比来看,此次的征兵起码也在八万以上。也就是说,经过诸葛亮征兵后的蜀汉,此时的川中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三万了。征兵率已经超过10%以上了。好在汉中战役中的直接对阵不多,应该没什么伤亡。

之后,留下约五万人给魏延守汉中(汉中已经没有多少老百姓了,不可能从汉中招兵),没有这个数量的兵力;既要重建汉中,又要构建防御体系,还要恢复生产、经济,作为将来的北伐基地,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不但如此,还有可能留下了很大一部分“女子当运”的妇女在汉中,与军人组成家庭,汉中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刘封、孟达两路去上庸,估计也要用兵万人。取得上庸后,连申耽的家属都被迁往了蜀中,估计从上庸也迁了不少的户口到汉中。上庸有三郡,而且此地一直没有战争。即使每郡只有五万户,也有十几万户。迁一半到汉中,都有八九万户。否则,到诸葛亮驻汉中时,就不可能有条件立即北伐。

阆中张飞的机动兵团,应该留了有三万左右。那么;此时在成都的总兵力应该在十四万左右。这些兵要防西北面的阳平关一线,第二道防线的剑阁一线。南中的山民、成都的动乱,这些地方,没个七八万也是不保险的。所以,这样就能算出来了,能给刘备东征的,不会超过六万人。也正因如此,刘备肯定认为老将、旧将是最可靠的,都留在家里稳定大本营。反正东吴陆战是菜鸟,就带去一班二流将领,也足以夺回荆州(刘备根本不知道;关羽其实是败在陆逊的阴谋诡计而不是吕蒙手上)。所以,放弃了陆逊最害怕的水陆并进。把唯一一个最得力、最强的一线大将黄权,调去防守曹魏(这也是不得已,防曹魏的,必须是最厉害的角色)。

结果都知道,刘备大败。但说刘备损失了多少人,我的看法是非常有限。撑死了也就损失万把人。根据是什么?根据就是诸葛亮的文集《诸葛亮集》的记载;诸葛亮驻汉中时,统领的人马是二十万大军。这是诸葛亮自己的来往文书,不是国家文件,绝不可能造假。如果刘备的六万大军全部损失,诸葛亮仅剩八万人,加上魏延的五万,张飞的三万,一共才十六万人。别的地方都不守,成都也一兵不留,也不够二十万。即使在南征能召集一些兵,能招两万就了不起了。也还是不够二十万。所以;刘备损失应该在一万人左右。这样,诸葛亮南征时,征兵两万,并挑选精壮组织起一支“无当飞军”。刘备的败兵五万+原留守八万+阆中三万+魏延五万+南征征兵两万,合计总兵力就达到了二十三万,再在各地零零星星召慕两万人,应该不是很困难。有二十五万兵力,南方压力已经减小,除去各地驻守的、成都留守的共五万人差不多了,这就够诸葛亮统领二十万大军在汉中了。

所以,刘备损失最大的,反而是几员二线将领,兵员损失应该不到一万人。试想,七百里的连营,扎了四十屯。陆逊怎么可能令七百里同时起火?你一共才六万余人,又怎么可能在七百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攻击?解放军过长江时都做不到,你陆逊在一千八百年前能做到?所以,陆逊攻击的,不过仅是刘备的大营而已。吴班、吴懿、马忠、廖化等等都安然无恙,就是证明。所以,刘备大营损失约数千人,加上黄权不得已投魏的八千人,一共损失万余人是可能的。夷陵之战后,陆逊不但不敢继续进攻,孙权还赶快派人来与刘备求和。就足以证明;刘备此败,并未伤到蜀汉筋骨,担心刘备的再一次进攻。他如果知道刘备会死,绝不会来求和!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