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意思翻译】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登楼远眺 的观景之作,却揭示了一个站得高 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具有奋发向上 的精神,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诗意是,白日衔山,就要落尽了,滔 滔黄河东流入海。想要看尽千里之 外的景物,还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全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鹳鹊楼”,北周宇文护所建,位于河中府(治所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城西南黄河中之高阜处。时因鹳鹊栖其上,遂名楼为“鹳鹊楼”。此楼有三层,前可瞻中条山,下可俯瞰黄河,为唐人登临之胜地。鹳(guàn),鹤一类之小鸟。诗题,一作《登鹳雀楼》。“鹊”,一作“雀”。
* * * *
此诗久已传诵,家喻户晓,不必多作诠释,在这里略讲几点。
一、各句之句意
首句写遥望所得:一轮红日向楼前的延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尽头处,冉冉而没。这就是“白日依山尽”。
次句,写目送所见:流经楼前的黄河,拥着滔滔白浪,奔腾咆哮南来,又在远处折向东去,流入大海,即“黄河入海流”。
第三、第四两句,主要是写诗人的主观感悟:若要看得远,务必站得高,胸襟开阔,富有哲理。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妙在何处
这首千古广为传诵的登楼诗,其妙处何在?这里,我想用中外古人两句话加以说明。
一句是日本遣唐使僧人空海在《文镜秘府》中说的话:“景入理势”。这首诗将道理(包括事理、物理和天理等)同景物及情事融化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而不是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的确,它是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再一句,是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之语:“四语皆对”。这首登楼绝句,两联均用对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即“正正相对”,语既工整,又厚重有力,显得气象雄大。后一联,是用了“流水对”,上句“欲穷”同下句“更上”蝉联而下,相对甚畅,却没有对仗的痕迹,技巧十分熟练。因此,沈德潜赞曰:“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排比板滞),骨高故也。”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为鹳鹊楼所赋的大量诗歌中,认为“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为了作一比较,不妨录下唐人畅当的《登鹳鹊楼》诗——
回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又李益《同崔邠登鹳雀(鹊)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以上均见 《全唐诗》 上卷)
【赏析】
鹳雀楼地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东去黄河入海口有数百里之遥, 无论目力如何佳,都是无法在楼头见到“黄河入海流”的景象的。这 一简单明白的事实,看来有点煞风景,然而却正是我们更深切理解本 诗的关键所在。
历来评述此诗都以之与中唐畅当(一说畅诸)的同题诗相提并论, 谓为“功力悉敌”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畅诗云“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虽不无夸张,但较王诗, 应当说较近实际,鹳雀楼“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梦溪笔谈》),中 条山横亘山陕,“河流入断山”,正可为登此楼不可见“黄河入海流” 作注。于是我们首先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态与全诗的脉理、设色。 黄河之水天上来,至此却受到了层叠断山的阻遮。“黄河入海流”,写 的并非实见,而是河水之势态; 这水势又正腾跃着诗人的思神,他急 切地要看到河水冲决阻拦,奔流入海的壮景,于是写出了——不,是 从心胸中流出了千古不朽的名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至此 可明这首诗的神髓在于盛唐诗人不受拘羁的豪壮胸襟与河水自然之神 的契合无迹,诗人借河水奔腾抒写心怀,又为河水之势增色传神。正 是由于这种胸襟气势,在诗景的设色构图上也别具一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之佳,不仅在于它勾勒出一幅涵括六合般的富于立体感 的图画,更须注意的是,诗人不用 “红日”、“落日”,这样未免有黯 然之感; 诗人用 “白日”二字,虽已夕阳黄昏,却因此二字而呈现一 片灿烂开阔景象。
前人每论此诗前实后虚,谓“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妙以虚 笔托之” (黄叔灿《唐诗笺注》)。如果明白了以上的诗理,就可看到这 一看似有理的评论,不免隔了一层。鼓舞气势,不有意于为诗,而自 然见虚实相生等诗理之妙,这是盛唐人的极致。对于前人其他评论, 如上下用对而不板滞,篇末点登楼主题等等,也当作如是观。
这也是盛中唐诗格的差异所在。就心态论,畅作虽也壮大,但是 却缺少王诗这种出之自然而超越一切的气势,如果仔细品味,还必能 感到畅诗中实含有一种压抑与企图挣脱压抑的意绪,一种较王作更为 复杂的悲凉意味,这种更微妙细致的情感也使诗人以更工细层折的笔 触来为自然写真。因此谓二诗各有千秋则可,说王、畅意境相类则似 未为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