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诗词创作时候的尴尬
无庸讳言,传统诗词的创作仍处于回暖初期。一方面,骚人墨客、官宦商贾总喜爱用传统诗词呤风弄月、言志抒怀;对于草根阶层,传统诗词也是广为使用的传扬礼乐、承载情感的载体。另一方面,传统诗词的创作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读者众而写者寡,与传统诗词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状况极不相适应;而在创作上,一些朋友也走入了岐途,重古风而轻格律,写出的所谓古风不过是几句既无格律又无意境的大白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思考。
传统诗词为什么会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比如格律诗词,经历了宋词、元曲、民间戏曲、白话小说和五四后新诗的冲击,为什么还能在现代社会广泛流传和应用?这就要从汉语本身具有的规律中去寻找答案。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汉语是表意文学。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的字形、字义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是我们一千多年后不需要有古汉语专业知识就能读懂唐人写的诗词的语言学基础。?
二、汉语是音节文字。汉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并且组词能力强,描写同样的事物,相对其它语言,所用的语音少和占用的时间短,所以汉语的语言效率是非常高的'。这就是汉语能用几行诗句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内涵的原因。?
三、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再加上语言里的语调,以及汉语的对称性和节奏性,使得汉语说起来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声、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刘大魁《论文偶记》)?
四、汉字有同韵性。汉字完全以韵母(Finals,元音结构)结尾,同音一定是同韵的,汉语的这个特点形成了诗词的押韵。?
五、汉语语汇丰富。语汇单位的形成不受形态的束缚,非常灵活、方便。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俗语等,非常容易。汉语语汇的各种成分中,成分越小,多义性越大,与不同的成分组合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意思,使得诗才豪家能一展文采风流。?
六、汉语语法组合简便。汉语的各级语言单位之间只要符合语义、逻辑事理,符合汉民族的语言习惯,就能组合到一起。汉语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选择性。特别是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词类的活用,能使诗词的创作较少地受到语法的束缚。
传统诗词根植于汉语血脉中,同中华文化呼吸与共,这是任何民族虚无主义者都抹杀不了的。
当然,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语音、语法和修辞手法都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双音词的大量使用、词汇含义的确定化、书面语口语化,进而带来的语法结构的格式化,这都带来了文学表现手法的差异。实际上这也是新诗的发韧。新诗从一出生就在民间语言的巨大活力和词汇含义的确定化、语法结构的格式化的束缚中摸索前行。传统诗词如何适应现代语言的特点,新诗如何借鉴和吸收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这是诗界正在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