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万国建筑博览优美文案

文心雕龙

【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鼓浪屿优美的句子有哪些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

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

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

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

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

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

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坚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

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

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

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外滩位于上海的黄浦江畔。

它代表着上海的风景并且是一个上海的必须参观旅游目的地。

在19世纪后期,外滩的许多外资银行在被誉为上海的“财政街”或“东方华尔街”的外滩建立了。

因此,外滩成为了鼓励财政投资的场所。

由于外滩所富有的历史价值,在外滩拥有一小块土地不仅仅是财富的标志,更是荣誉的标志。

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

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

滩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开辟租界前,首先划定外滩一带江面为其船只的“下锚地段”。

1845年11月29日,通过《上海土地章程》把外滩以西的83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

此后,殖民当局便在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圆明园路西南、北京东路近外滩的一段)建造英国领事馆(今外滩33号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

不久,英国领事馆的南边沿黄浦江一线,陆续出现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洋行.临黄浦江的纤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并在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

1854-1941年间,出现十余家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外滩的房屋开始时都是两层楼和三层楼。

外滩12号穹顶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700米。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现在我们见到的外滩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基本风格不变。

1992年国庆节前,又完成了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

现在的外滩防汛墙呈厢廊式,高6.9米,宽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

厢内能停放300多辆汽车,厢面是绿化景点和沿江步行道。

路面比先前拓宽一倍,有8快2慢10个车道,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

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

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留连忘返。

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著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外面的江滩,长提,以及绿化带乃至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经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都集中在这里,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

此外,还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上海总会,还有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

关于厦门夜景的句子有哪些

厦门二十名景:万石涵翠、大轮梵天、云顶观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晓钟、东环望海、金榜钓矶、北山龙潭、虎溪夜月、东渡飞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济、鸿山织雨、胡里炮王、员当夜色、皓月雄风、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鳌园春晖

描写东方明珠的句子

1. 上海的东方明着独特漂亮的,整座建筑规模雄伟,像一大的宝又像两个插入云霄的大彩球,更像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

2. 东方明珠塔高四百八十九米,位于上海市中心,有许多外国人喜欢来。

3. 入夜,东方明珠巨大的球体在五彩灯光的装饰下,光彩夺目,一闪一闪的,非常漂亮。

远处,马路像一条长长的围巾,小玩具车在围巾上跑来跑去。

人们似乎一只只小蚂蚁在辛勤的劳动,干的正起劲呢

4. 我们坐了东方明珠观光电梯,在这里,极目远眺,上海景色尽收眼底,原来的高楼大厦,现在都显得矮小了许多,蜿蜒的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

5. 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立柱、塔座、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组成。

6. 东方明珠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的球体组合在一起,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上海万国建筑群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啊

请告知

万国建筑群位于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南北全长4公里,是上海的重要象征。

主要是在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这一段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

这些建筑大多都有爱奥尼克式的柱子,显得庄重,再加上线条一般都是鲜明的很,当然细腻的雕刻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窗户上的,刚柔相结合,的确是经典。

在上海外滩,矗立着一片租界时期的房子,号称“万国建筑群”。

上海人向来把它们看作上海的标志建筑。

它们见证了上海沦于异族之手的那段岁月,见证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年代,可是,百年沧桑之后,它们仍然矗立在黄浦江畔,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它们成了上海的荣光。

成群的金发碧眼的洋人在“万国建筑群”之间穿行,看到他们百年前的先人留下的杰作,他们心中大概不无骄傲之情吧

而在今天,在上海,在中国,他们依然可以像他们侵华的先人一样耀武扬威。

在这段1.5公里长的外滩西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这些大厦虽然出自不同建筑师之手,风格迥异,但是建筑格调统一,建筑轮廓协调,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盛名。

  外滩位置  外滩曾经叫做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曾经是各国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

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

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

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尽收眼底。

从来没能把目光从那精致的建筑细节上挪开过。

虽然都是当初各国各自建造的,但这里建筑风格非常万国建筑群协调地聚集在浦江沿岸,与江对岸浦东的现代化建筑争相辉映,共同谱写上海的辉煌篇章 昔今日的建筑,在精心的维护下,如今依然光彩依旧,各大银行入驻于这些往日的金融中心,并且越来越多的时尚酒吧国际品牌也来外滩,让她了频添了几多时尚的味道。

特别是那些搂与楼之间的街道,印证着新与旧,历史与现代的变迁,别有风味。

当你站在和平饭店老式的大门旁边遥望江对面高耸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的时候,你闻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奇妙味道。

  复兴外滩  黄浦江边,万国建筑群组成的外滩,曾经是上海繁荣的标志,是上海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如今,它却只能作为古迹观赏,而不能像当年那样成为上海的灵魂。

许多人为之扼腕叹息。

不过,东华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授、美国实用动力中国大区总工程师潇然博士却提出一个大胆计划,将万国建筑顶升6米,赋予旧外滩新的生命,让复兴后的外滩跟上大上海前进的步伐。

  外滩“逃离”上海格局  漫步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在这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希腊式、文艺复兴式等。

它们的设计师不同,时间也各异,但其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上海飞速的发展,带来了日益密集的商业开发和逐年膨胀的流动人口。

这些都令只有2公里的狭长的弹丸之地,面临着地面拥挤、观光区狭窄、城市天际线被纷纷林立的高楼大厦破坏,以及很难营造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等等窘况。

万国建筑群夜景 如今上海外滩仅仅作为外地人拍照留念的地方,上海人却很少光顾这里,因为在外滩外边建了高大的防洪墙,外滩亲水的感觉没有了。

宁波外滩改造项目设计总监、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马清运则表示,上海外滩建筑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介入到生活格局中来,它除了给那些银行提供了一个有历史感的地址和给外地人提供拍照留念的地方外,没有任何价值。

上海外滩的建筑有20万平方米的话,那么,上海就有20万平方米没有加入到晚上7点半以后的生活中。

因此,上海外滩必须植入新的商业功能,成为晚上可以亮着灯的生活场所,进入到上海人的生活中来。

商业功能曾是旧外滩的灵魂,它必须回到今天外滩的体魄中来。

必须强调,如果外滩到最后仅成为外地人去旅行拍照的地方,本地人反而不愿意去,这简直是一种讽刺。

  顶升外滩让灵魂回归  复兴外滩的实施方案,计划将外滩中山东一路沿线的23幢大楼组成的西式建筑群全面依次升高约6米至外滩防潮堤平行或稍高,与现今的防汛墙成大体水平面,再在两公里的外滩十车道之上铺就新的架高的地平面,与临江的防波堤连接,建成一个临江的约10万平方米的,集观景、休闲、步行街、绿化带和商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功能的广场。

如此一来,从浦西外滩建筑升高后的一层走出,经过新建的外滩广场便能像从前一样直接看到黄浦江江面了。

而底层的架空区域则可用于设置车行道、停车场、临街商业等等。

顶升后的外滩建筑群预计可增加7万-14万平方米的底层面积(依顶升后建筑物增加的层数而定),加上新增的广场,可以创建十几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

按照外滩黄金宝地的平均楼市价格5万-6万/平方米计算,将产生40亿-70亿人民币的经济价值;如果将这些面积用来出租作商铺,按照人民币80元/平方米/天的价格计算,每年可回收10亿-20亿的租金;另外,还由此产生每年100亿-200亿人民币的间接商业价值。

外滩寸土寸金,而顶升增加十几万建筑平米却不用买一寸土地,因为所有建筑物的底座和道路已经在那里并属于他们的业主了。

这和在城市的任何地方买地建新设施完全不同。

然而,复兴外滩真正意义并不只是这些用数据表现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长远的社会和人文价值。

潇博士强调说,在保护建筑物的同时,恢复对上海本地群众休闲和商业吸引力的外滩,加上黄浦江、陆家嘴风景和古西洋建筑群等绝无仅有的先天优势,外滩复兴后的繁荣一定会超过上海任何一个去处,并真正成为上海的象征,这就是外滩原有的灵魂。

一个亲近自然、流水和绿色的城市之价值是无法仅用一个相同规模的钢筋混凝土城市之价值来衡量的。

  优秀建筑  外滩1号 亚细亚大楼 曾用名:麦克倍恩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主要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

建于1913年。

原为7层,后加了1层。

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

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万国建筑群 外滩3号 上海总会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

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新楼建筑为横直线条三段式处理,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大楼的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计,装饰华丽,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

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4号 有利大楼 曾用名:友宁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

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

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

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

外滩5号 日清大楼 又名:海运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

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又名:元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

1906年拆旧建新,由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为假4层砖木结构,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

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钩勒墙面。

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

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

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

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

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 电报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泰国盘古银行。

外滩电报大楼 外滩中山东一路的7号大楼,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电报总局使用,故称 “电报大楼”。

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假5层砖石结构。

以变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装饰从2楼到4楼的窗框,使建筑的立面富于变化和充满立体感。

同时在顶层两边建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屋顶,使整幢大楼颇具艺术韵味。

在外滩的建筑群中,电报大楼体态虽然不大,但其建筑艺术的特征别具风格。

外滩9号 旗昌洋行大楼 又名:港监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招商局(集团)上海分公司。

1901年,轮船招商局将旗昌洋行的旧楼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设计,为三层砖木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东向外滩为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

大门两侧各有2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

【优美句子第2句】:3层有内阳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撑。

楼内的木制楼梯扶手处有雕花,拦杆也十分精致。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 又名:汇丰大楼、市府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在使用单位:浦东发展银行。

外滩大楼群建筑中最显眼的一幢大楼,建于1925年。

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层,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为7层,上有一半球形屋顶。

钢框架结构,外形呈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处理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如爱奥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

室内装修考究,大厅内的柱子、护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贴面,不仅装有暖气,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冷气设备。

外滩13号 海关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建于1927年。

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

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

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

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内有繁复的石膏花饰和脚线,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

最高处为钟楼。

外滩14号 交通银行大楼 又名:上海总工会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总工会。

交通银行新大楼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滩最后建成的一幢楼。

由鸿达洋行设计,大楼主体6层,中间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的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

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贴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

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

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阶,紫铜作栏杆。

经扶梯上2楼平台,过4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

大厅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撑。

大楼内有库房、发电机、空气调节机、2部奥的斯电梯。

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强调实用。

外滩15号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又名:华胜大楼、中央银行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

外观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

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是以沉砂垫层代替打桩。

外墙以釉面砖与花岗石镶嵌,大门左右有4扇券窗,

【优美句子第2句】:3层立面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3层檐下及柱顶均饰以欧洲神话人物头像的雕塑。

进入正门,一条对称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层营业大厅。

大厅中央高达3层,用彩绘玻璃作天棚,室外阳光可透过天棚照到厅内。

【优美句子第2句】:3层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绘玻璃回廊,营业大厅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滩16号 台湾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招商银行。

建于1924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幢带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同时又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

外滩17号 字林大楼 又名:桂林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

大楼总高10层,三段式立面。

底层立面用拉毛花岗石作贴面,正大门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的罗马拱券长窗;中部立面3至7层,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但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上段立面,两侧为券式窗洞,中间树以双柱,形成内阳台。

屋檐下原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

顶部的南北两侧建有塔楼。

字林大楼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又名:春江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23年。

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底层以花岗石作贴面,显得匀称协调而又给人以资本雄厚的感觉。

第二层,外墙处理简洁,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撑,层次富于变化。

外滩19号 汇中饭店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南楼。

1906年拆旧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师施高塔设计,6层砖木混合结构,总高30米。

外观呈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风格。

外墙用白色清水砖砌成,镶以红色水砖做腰线。

门窗有圆弧拱,也有平拱。

正大门为转门。

屋顶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夏秋季节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观望黄浦江潮水。

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幢豪华饭店庆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外滩22号 沙逊大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北楼。

建于1929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第一幢完全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顶端的高度为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

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

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

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

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

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

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

原先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

底层石块为贴面,横线条清晰,产生明朗而轻快的感觉。

二层至五层之间仿古典主义巨大石柱给建筑增加了庄重和典雅之感。

外滩27号 怡和洋行大楼 又名:外贸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

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由马海洋行设计。

外观为仿英国复古主义派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5层(1983年又加盖2层)。

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

【优美句子第1句】:2层为一段,门和长窗为罗马拱券形,大块拉毛花岗石作外墙贴面,平整石块铺砌大门台阶,门的两侧装有一对壁灯。

3至5层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为装饰和支撑,立柱间为阳台和石栏杆。

5层以上为第三段,层顶有较宽檐口,顶部为大平台,平台前有栏杆,中间是石屏,紧贴石屏建有一座圆顶,圆顶中心插有旗杆。

外滩28号 格林邮船大楼浦发银行大楼 又名:广播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广电集团。

1920年建成。

总体为近代复古主义建筑,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从地面勒脚至二楼外墙用花岗石作贴面,造成一种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调。

在临外滩的屋顶上设计了屋顶亭,形如远洋巨轮上的了望台,这种设计使此楼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仿生建筑之一。

外滩29号 东方汇理大楼 又名:东方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

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入口拱门上方有一卷涡状的断山花,流露出法国情调巴洛克式的设计手法,中部是爱奥尼式巨柱,横竖向三段式处理明显。

外滩33号 英国领事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建于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毁于大火。

现在的建筑为1873年建造。

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主楼高两层,整个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层顶用中国蝴蝶瓦,为了让底层有良好的通风,台基较高,立面上门窗较多,且多采用圆拱和平拱。

北苏州路20号 百老汇大厦 又名:上海大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大厦饭店。

建于1934年,22层,高88米。

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饰简洁明朗,外观气势雄伟,现为三星级饭店。

该大楼曾为北外滩的制高点,其18楼宽敞的观景平台,是鸟瞰外滩全景的佳处地点。

外白渡桥北堍黄浦路15号 礼查饭店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浦江饭店。

建于1910年。

外貌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楼高6层,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

五层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层部分装饰爱奥尼克式大柱头,窗樘发券,有的采用弧拱,有采用平拱,整幢建筑凹凸面多,进深很深,故室内光线较暗。

描写外滩夜景的句子有哪些

鼓浪屿是海上花园、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

这么多的美丽名称,真是让人不得不去这小岛上看看。

那天我去参观鼓浪屿,果然名不虚传。

从晋江到厦门虽然得好一段路程,但因为我兴奋过头了所以我睡也睡不着。

一路上的风景都非常美,我在车上又蹦又跳。

抵达厦门后,我们坐着渡轮,来到了鼓浪屿的钢琴码头,码头的景色真美啊

导游告诉我们,鼓浪屿有好多的优雅名称,分别是海上花园、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

拥有海上花园之称是因为整个小岛看起来就像一个花园,它的绿化面积比建筑面积多了百分之四十。

而音乐之乡和钢琴之岛是因为在鼓浪屿里,几乎两户人家中就有一户是有钢琴的,每到傍晚就会听见小孩子们在家里练钢琴的声音。

在鼓浪屿上。

国际有名的音乐家有八、九位,在国内有名的就有两三百位呢

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是因为在这里有13个国家的领事馆。

导游带我们来到了菽庄花园,菽庄花园是一个个人别墅,别墅的主人叫做林永嘉,他六岁起就住在台湾的板桥别墅,但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他们一家不愿意做亡国奴就来到了鼓浪屿,他因为怀念板桥别墅所以盖了这个菽庄花园,林永嘉是个爱国的人,他不想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被日本给拿走,所以在自己家里做了个假山与小湖,它们的名字就叫作补山藏海。

接着导游带我们到了菽庄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

钢琴博物馆里收藏了96部钢琴,这些都是胡有义捐赠的。

这里有立式钢琴、有四角钢琴、还有三角钢琴······立式钢琴代表高贵人家、四角钢琴已经被淘汰了,因为他有很多的缺点。

三角钢琴是最科学的,因为它的挡音板能带给观众最优美的琴声。

96部钢琴看的我应接不暇,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钢琴博物馆啊

我们参观完岛上的景色,已经是晚上了。

我们坐着渡轮准备离开这个小岛,站在轮渡上我还恋恋不舍的看着这美丽的小岛呢

鼓浪屿的美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我想去过的人都会永久记住它。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