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黄河10句的古诗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1句】: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宋·方岳《水调歌头》词。
渺,渺茫、遥远。河洛,指黄河、洛水,代指中原地区。此写醉眼看夕阳、遗恨失中原的痛苦之情,表达的是词人对中原故土不能恢复、国家不能统一的深切遗憾之情。
【第2句】: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刘采春《罗唝曲》。
黄河总会有一天会变的水清,但是人的头发如果拜变白之后,便再也不能变黑了。
【第3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代杜甫诗《戏为六绝句》。
你们日后身体和名声都会一同陨灭,但是“四杰”的那些诗词文赋就会如同长江黄河一样,中原的流淌下去。
【第4句】: 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姚合《寄耿拾遗》。
我们忘年之交,心意相通,虽然分出两地,但是一条黄河又怎么可能阻断我们之间的情谊呢?
【第5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大风吹动着河水波涛簸荡不已,流向天涯。
【第6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夕阳依傍在西山上,满满的下沉,波涛汹涌的黄河,奔着大海不断的流淌。
【第7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你看到那黄河,从高俊的山涧中流淌出来,仿佛像是从天上留下了一样,一泻千里,奔向大海,一去不复返。
【第8句】: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尚且还有澄清的那一天,人怎么可能没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呢?
【第9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诗《行路难》。
打算去渡过黄河,可是黄河已然结冰。想要去登上太行山,可是太行山上积满了大学,无法前行。
【第10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焕《凉州词》
黄河向远处流淌着,一直延伸到白云的深处。万仞的高山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陈堡。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首先你要知道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你就知道了。很简单的: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的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好了,为了表达很多山,运用了万仞一词。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万座吧。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满不满意。
怎样赏析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谢悟空小秘书邀答!
怎样赏析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官文安县尉。性豪放,喜击剑悲歌作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即为其传世六首代表作之一。下面我们对其这首诗逐一解析欣赏,感受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诗首先要选好视角,然后才能展开描写。这首诗起句以自身立点为视角。采用由近及远的描写手法,先从写景开始,渲染气氛,营造场景,为气势磅礴的后续描写表达做好铺垫。
起句“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先把一幅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雄壮的黄河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上”字,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妙用。使静止画面,一下变得气势磅礴,栩栩灵动起来。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视角从李白的由远及近的顺写反过来变成由近及远的逆写,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这就更加增强了黄河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
远远望去,黄河蜿蜒逶迤,穿行在崇山峻岭间,亮亮的水色看去就像一条飘动的丝带飞“上”云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势?由读者去尽情的遐想,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闲远意境。也向读者展现出边地一片广漠壮阔荒凉静寂的无限风光。
接着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用一个“孤”字和一个“万仞”偏正词组,直入所要刻画的主题。在层层莽莽的万仞群山里,一座孤零零的戍边城堡出现在读者眼前。“孤”和“万仞”遥相映衬。这个“孤”字的境像,强烈凸显。令戍边将士那种与世隔绝,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愁绪萦绕的落寞心情悄然浮现纸上。而这种愁绪于荒凉空旷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大背景和万山环绕,荒无人烟的“孤城”相融合,由空旷,荒凉,偏僻的环境生发出落寞的愁思。在这种心情下再去看周边的景色,就显得愈发的荒凉。通过场景把戍边将士的愁苦心情如黄河涌浪一样推向高潮。愁苦无以复加。
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笔锋一转,把戍边将士的愁苦情绪向外扩散,将戍边将士无法排遣愁绪转化成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戍边将士由思绪不平转归心里恬淡平静,并诙谐的做出自我安慰。
本来“折杨柳”在唐代就赋予与亲人离别的含义,而羌笛所奏《折杨柳》的曲调,在广漠荒凉的背景下,更加勾起了戍边将士对离别的愁思。一个“怨”字,带动意境风生水起,全部生泛起来。另外这句诗的妙处,还体现在“何须”二字上。边塞将士戍边在万山丛中的孤城里,是存在的现实,无法改变,因此听到悠悠的羌管笛声,也似乎是有怨愁之情而迁怒杨柳。塞外都已经是春天来了,杨柳为什么还是那样老气横秋的,没有为孤城营造出一点活泼清新的气息呢?
结尾“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照应上句,戍边将士坦然的回答出“羌笛何须怨杨柳”的原因。这句话妙就妙在“不度”二字上。“度”是光顾,跃过的意思。这句话是诗人借戍边将士之口述说。同时“玉门关”呼应“诗中第二句的“孤城”,点明“孤城”就是将士戍守的“玉门关”。
这句话是说,玉门关处在塞外的崇山峻岭中,这个地方人迹罕至,虽然这里季节上已是春天,但是连春风都不愿光顾(越过)这里,杨柳怎么会生发出清新活泼的春天气息呢。你羌笛吹奏《折杨柳》曲调,怨恨杨柳,但关杨柳什么事呢。经过这样几个字的处理,使本来显得静止的场景,经“何须”两字画龙点睛,立刻使愁绪笼罩的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开朗明快起来,可见诗人用字的“点石成金”之力。
诗人在整首诗里,抓住“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羌笛”,“杨柳”,“春风”,“玉门关”等几幅典型的画面,然后用“上”,“孤”,“怨”,“度”等几个鲜明生动,有力度感的字将几幅画面串联衔接,向读者勾勒出一幅广漠荒凉的边塞风光弘大画面。向读者展示出诗人内心对边塞的想象和感受。替戍边将士们发出感慨。但感慨中却未透漏出丝毫消极情绪,反而用风趣的语言把戍边将士思念愁闷的意境化成一首富有感情的诗歌来咏叹。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戍边将士那种“戍边虽辛苦,保家卫国却心甘。”超然物外的浪漫主义情怀。
你感觉对你感触最深的名句或古诗是什么
不需要任何学院和大学帮助,人生本身就是一所高等学府。爱迪生!
抓往今天!现在就开始!每一天都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抓住它,因为明天已经走进了今天。
鲍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