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10622”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
导语: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欢迎各位阅读与借鉴。
句子成分划分练习【1】
【第1句】: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2句】: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叫血压。
【第3句】: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的成为现实。
【第4句】:他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第5句】:青岛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的延伸着。
【第6句】: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7句】:几句话把大家逗得笑出了眼泪。
【第8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第9句】:在人们心目中,松鼠的确是一种漂亮的、驯良的、乖巧的小动物。
【第10句】: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
【第11句】:无数颗行星在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第12句】: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第13句】: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
【第14句】:香港胜利回归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
【第15句】:谈论教育改革问题是今天大会的主要任务。
【第16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第17句】:一些似云非云似物非物的灰气低低地伏在空中。
【第18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国航天遥控器研制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19句】: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第20句】:因为鲁班的技艺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称他为“祖师”。
【第21句】: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第22句】: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第23句】: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第24句】: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第25句】: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第26句】: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第27句】:鲁班想,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28句】: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第29句】:后来,鲁班有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第30句】:出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第31句】: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第32句】: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第33句】: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第34句】: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第35句】: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第36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第37句】: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第38句】: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第39句】:这儿本是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渔镇。
句子成分划分练习【2】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群峰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23.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24.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25.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26.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27.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28.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29.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30.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31.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32.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33.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34.因为鲁班的技艺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称他为“祖师”。
35.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36.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7.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8.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39.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40.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41.鲁班想,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4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4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4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4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4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4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48.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49.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50.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51.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52.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53.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54.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55.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56.抵御沙丘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57.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58.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9.通话时, 我就坐在离电话机不远的椅子上。
60.我这儿时的记忆, 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6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63.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64.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65.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66.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67.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
68.将军爱抚地看着他那张满是汗水的脸。
69.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70.大堤出现险情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登到报纸上去了。
71.这件事愁得他一夜没合眼。
72.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73.他的伟大之外在于它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74.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练习划分句子成分,欢迎阅读参考。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 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第1句】: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第2句】: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第3句】: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第4句】: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第5句】: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语文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
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欢迎阅读。
【第1句】: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第2句】:句子成分说明
【第1句】: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第2句】: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第3句】: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第4句】: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第5句】: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第6句】: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第7句】: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第8句】: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区分参考: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
(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
(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
(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
(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第3句】: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第4句】:(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 “干什么”
(主语)(谓语)( 宾语)
例:杨亚 ‖ 写字
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 ‖捉鱼
主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示例及练习部分
【第1句】: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第2句】: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第3句】: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第4句】: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第5句】: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初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导语: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欢迎各位的练习。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群峰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23.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24.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25.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26.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27.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28.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29.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30.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31.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32.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33.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34.因为鲁班的技艺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称他为“祖师”。
35.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
36.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7.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8.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39.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40.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41.鲁班想,如果用铁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4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4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4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4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4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4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48.蔡伦苦苦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49.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
50.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51.当时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52.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53.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54.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55.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56.抵御沙丘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57.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58.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9.通话时,我就坐在离电话机不远的椅子上。
60.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6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63.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64.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65.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66.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67.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
68.将军爱抚地看着他那张满是汗水的脸。
69.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70.大堤出现险情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登到报纸上去了。
71.这件事愁得他一夜没合眼。
72.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73.他的伟大之外在于它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74.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