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10764”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苏州园林》的句子分析
《苏州园林》的句子分析
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在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
3、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大多”表示很多、大部分。“无所依傍”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林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面。
关于苏州园林教案分析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苏州园林》教学课件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此单元课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但目前,教师对此单元的教学仍存在两个问题:【第1句】:仍以文体为中心来解读文本,把本来蕴涵着丰富文化内蕴的课文,变为了枯燥的说明文范本;【第2句】:一些教师知道应该以内容为重点来解读文本,但又苦于无法下手。这里,我以《苏州园林》为例,来谈谈我对此单元文本解读的一些设想。总体设想:以感受苏州园林之“美”为核心,围绕“美”的主题,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审美趣味,从而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文化。
教学目标:
【第1句】:主目标:感受苏州园林之“美”
【第2句】:副目标:学习说明文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此目标依附于主目标而完成。
文本分析:
【第1句】:苏州园林“美”在哪里?
——图画美(非图案美)(中国画)
【第2句】:“图画美”表现在那些地方?
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自然之趣
②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游览者如身在山间;池沼: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自然。水是园林的血,假山是园林的骨。二者配合体现出园林刚柔相济的自然灵动之气。
③花草树木的映衬;画意、不整齐、盘曲嶙峋——无斧凿痕迹之自然
④花墙廊子的层次:隔而不隔、界而不界——深远之意境,自然之特色
⑤角落的构图:重在自然之“点缀”
⑥门窗的图案:简朴而独具匠心(精细)——素朴自然
⑦建筑的色彩:素淡
总体特点:自然之趣。
拓展与提升:
小结及过渡:苏州园林之美,具有中国画的特点,讲究自然之趣。
自然之趣,“趣”在哪里?又“美”在何处?
①不对称、不整齐。这正是中国画所追求的自然灵动之美。对称和整齐也是一种美,如故宫。但作者认为这只是“图案美”,而非“图画美”。“图案美”虽然规范、整齐、华美,甚至可能雄伟、恢宏。然而,中国士大夫们认为其缺乏自然之灵气与生机,便无画意、画趣,显得死板。“苏州园林是艺术不是技术。”艺术追求的是“活”、是灵动,最忌讳“死”。因自然本身不是整齐划【第1句】:工整呆板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貌各异、个性纷呈,变化无常,曲折万端。中国人追求的审美理想是与道合一,与自然合一,因此,在整个艺术中皆体现出这种追求。西方音乐重个体内心的情感抒发,如小夜曲、贝多芬的交响乐等等。而中国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多把情感寄托于山水,以山水返照内心,在自然的吟唱中找到心灵的慰籍。中国之绘画以山水、花鸟画最为著名,仍重在追求自然之灵动之趣。这种对不对称、不整齐的自然灵动之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总体的审美取向。
②隔而不隔,界而不界。这一特点是中国画虚实相生审美趣味的反映。中国画历来讲究实景与虚景的结合,已形成了委婉曲折、深邃幽远之意境。这也正是自然之趣的反映,联想:①大自然中便隐藏着诸多委婉曲折之美,如“春虹饮水”、“轻烟戏林”、“藤蔓盘旋”、“虬枝婉转”。委婉曲折代表一种自然生命本有的节奏。②这种对含蓄朦胧之美的追求,也是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宇宙观的一种反映。老子曰:“三十辐供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本源于“道”,“道”是“无”与“有”的统一。“道”之体是“无”、是“空”,虚灵而不昧。道之用是“有”、是“物”。这“空无”之“道”并非空无一物的死寂,而是流动着勃勃生机,包蕴着灵动的生命之气。正因“道”之空,便能包容一切,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形成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世界。“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世界本于“无”而生于“有”,古代中国人的这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延伸至人生、用于艺术,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空”是本,“实”最终是为了形成“空”,但是“空”要有“实”才能形成。因而在绘画、园林、建筑等艺术上,非常强调隔、界,在文学上,主张要言要象。因其隔、界,便不能一眼望穿,便有曲折之感便显得含蓄蕴藉,更能勾起人幽深玄远之思。一眼望穿,一览无余便没了趣、没了韵。
又因其不隔、不界便能灵气贯通,隔死了便失去了生气,失去了灵气。正是在这隔与不隔之间,体现了深邃幽远含蓄之美。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惊奇感。这便是“隔而不隔、界而不界”美之所在吧。③古人作诗也讲究虚实相生,古人有“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古人诗论有“草蛇灰线”,“语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讲究若无实有,似断而实续。如《天净沙·秋思》。刘勰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正是中国人的讲究:隐而不露,藏而不显的审美趣味的反映。“隔而不隔、界而不界”从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③讲究“点缀”。中国画重在追求画之灵气和神韵,顾恺之有“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的论断。“画龙点睛”,追求点与面的结合,“点”如睛,一点即活。联想:①古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星”与“雨”与厚重的“天”与“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星”之亮、“雨”之柔。②齐白石的画,最讲点染。大面积的留白,只在角落画几只蝌蚪,几片荷叶,一幅画便生灵活现起来。⑧现实中的点缀之美:医院苍白的房间,放一束鲜红的玫瑰,充满了生气和活力,逼走了死亡。另外自然、家居装饰中适当的点缀给生活带来的生气等等。
④简朴而别具匠心。素朴淡雅历来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审美风格,它体现了一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自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这是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这源于中国人“天人合一”、“人道合一”的人生理想与审美理想。本着“道法自然”的原则,中国人认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素朴自然的境界。但这种素朴不是简陋、粗糙,而是精雕细琢之后却又不见人工痕迹的素朴淡雅,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中国人艺术与人生不分家,艺术和人生都讲究朴素自然的审美风格。联想:(1)就诗文而言:陶渊明和王维的诗,鲁迅的.文是很好的典范。(2)就人生而言,以苏轼为例,其从“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孤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与旷达,便是人生中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苏州园林的简朴而独具匠心的审美风格正体现了这种自然素朴的风格,达到了进乎技而至于道的境界。
小结:自然之趣: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意境的深远含蓄;重灵气;重素朴淡雅。这是苏州园林美之所在。“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自然之趣也是中国园林之艺术特色。庭院深深深几许,正在曲径通幽处,苏州园林乃至中国园林以“时间”的方式展开(非如西洋画重从空间的呈现),总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自然之趣和幽深之思。自然之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而这种自然之趣的审美趣味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安静闲适生活情趣的一种体现,反映出中国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意识。
此课设计本着对苏州园林之“美”的解读,来带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此,课本就不只是一种文体知识范本,它更成为了一种解读文化的一个范本,一个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并且这样的阅读必将解除课本与学生的隔膜,为语文从教书到育人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苏州园林的课件
苏州园林的课件一
【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目标:
⑴ 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⑵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⑶ 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第2句】: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⑵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⑶ 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第3句】: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第1句】: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第2句】: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第1句】: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第2句】: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
【第1句】: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第2句】: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
【第1句】:导语设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
【第2句】: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整体感知文意
【第1句】:听完介绍,你对苏州园林有了怎样的印象?
【第2句】: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3句】: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
【第1句】:学生精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_____说话。
【第2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可结合多媒体展示)
明确: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第4句】:交流分享:
问题: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方法有:注意园林内容方面布局是否适宜和谐,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不呆板等。
【第5句】:布置作业
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比较阅读,深化对于说明方法的理解;延伸拓展,有助于课内知识的消化及能力转化。
〖教学步骤
【第1句】:研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语言的典范。
【第1句】:多媒体显示:
【第1句】: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第2句】: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第3句】: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第4句】: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第5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第6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明确:
【第1句】: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第2句】: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第3句】: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第4句】: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第5句】: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第6句】: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第2句】:学生另找几例品评涵泳:
如: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第2句】: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第1句】:教师简单介绍有关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关于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等。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事例作例证。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编辑部,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
苏州园林的课件二
【教学理念】
【第1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说明文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并学会在写作中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
【第2句】:摒弃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预习了解──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第1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第2句】: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第3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第1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写字。
【第2句】:教师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有关介绍的文字及图片,设计成课件,以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
【教学流程】
【第1句】:课前积累
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结合手中的资料书,了解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探究课后习题,并将有关字词摘录到预习本上,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缺少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识,缺乏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因而课前的积累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苏州园林,为学习好课文打下基础。)
【第2句】:创设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故宫博物院》中作者是这样描写御花园的“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松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中。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在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举足轻重,可谓典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先生步入他的美文《苏州园林》,去感受一下苏州山水亭榭独特的景致,别有的韵味。
接着教师出示课前找好的苏州园林的补充资料,让学生更详细的了解苏州园林,增加感性认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可以把学生引人新课的“大千世界”,激其情,引其思,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学习课文铺设基石。为此,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借助学生熟知的课文知识,与学生一起回忆旧知识,引入对新知识的了解。再借助资料补充完善,巧妙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第3句】:自主式阅读课文
【第1句】: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人手。
(板书: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
(这是八年级学生第一次具体接触说明文,应该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这样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做到以下几点:
⑴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划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⑵ 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
(学课文的开始让学生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老师包办代替,让他们靠自己能力去探究,去发现;努力做到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自悟文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4句】:合作式解读课文
【第1句】:师: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
【第2句】: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依次标明序号,并简要小结:“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和布局的美,体现出园艺家们独具匠心。请同学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何是写局部?哪儿是写细部 。(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在班级发言交流。)
老师出示相应的课件结构图: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师:我们再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些局部和细部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说明对象。)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第3句】:以优美的古等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
(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第4句】:师: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引用等。(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举例。教师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
(在合作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任务就是组织串联,点拨深化,总结升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获得知识。)
【第5句】:探究式拓展课文
【第1句】:质疑: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说,教师不作具体答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在每一节课中得以体现。)
【第2句】: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要求从房屋、桥梁、花树的布置和雕塑、池沼中选一个方面来表现,可以用图画加上说明性的语言,也可以用语言直接描绘。
(拓展是锻炼学生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还要构建课文里没有的知识。这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
【课后反思】
用了两个课时上完了《苏州园林》,走出教室,竟然有很强的满足感。新课程的理念,让我在说明文教学中得意实践。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先创设情景导人,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刚刚接触说明文不久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震。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何。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五彩缤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这种教法忽视了个别学生的感受,让他们学起来还有些吃力,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想,坚持下去,会让每个孩子和谐、均衡的发展,感受汉语博大精深的魅力,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