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8978”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要求
【第1句】: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句】: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第3句】: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第3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第1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第2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第3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第1句】:引导学生解题:
(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
(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第2句】: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第3句】: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第2句】:质疑激趣,初读课文
【第1句】: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
(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第2句】: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第3句】: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知人物:本文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B、知情节: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记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C、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第3句】: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第1句】: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第2句】:【第3句】:4节)
【第2句】:再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第3句】: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第4句】: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2句】:【第3句】: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第2句】:【第3句】: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4句】:课堂练习
【第1句】:抄写本文生字词。
【第2句】: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1句】:抓环境描写,创课堂情境
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走近齐会战斗,看一看当时的环境,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第1句】: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第2句】: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第2句】: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第1句】:指名读课文,思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第2句】: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体会“镇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第3句】:小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
【第4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3句】: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口述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创设课堂情境。
【第1句】:自读课文并思考:在形势更加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第2句】: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第3句】: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出示重点句: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2)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3)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第4句】: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第5句】: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第4句】: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第1句】: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并思考:这时的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第2句】:集体讨论: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第3句】: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
【第4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5句】: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第1句】:指名读课文。
【第2句】: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连续”。把“连续”换成“陆续”、“继续”行不行,为什么?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第6句】: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第7句】:课后作业:抄写词语,练习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并让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第1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
【第2句】: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第1句】:出示课后第二题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第3句】:结合上面【第2句】:3题思考: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第4句】: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第5句】: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第3句】:造句练习
【第1句】:在课文中找出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第2句】: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与同桌交流。
【第4句】: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知道我上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有点不知所措。原因有几点,一是我带的这个班已经是五年级,有两年没有接触三年级的内容了。一下子要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去上课,在语言上就是一次挑战。二是这篇课文的下调,被编写到三年级教材里,作选读课文用。我几天几夜没有揣摸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虽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级的学生一样来教三年级,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难度。三是课改虽然进行了五个年头,但岳阳地区的四五六年级大都一直在使用原来的教材,虽然有所改动,但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尽管有这些难度,我还是尽量利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利用这次机会,作了大胆的尝试,还表达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表达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理念。我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第1句】: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新颖。
这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虽然可以做到个性的体现,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乱来。我是这样确实这课的教学目标的:
【第1句】: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句】: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3句】: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第4句】: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点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点大家不一定会有,而我却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这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我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特色。我觉得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很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里,都有一个突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会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与熏陶。并且这样的教学是非常有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典型而实用的范例,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2句】:课堂的结构简单明快。
不管上课效果怎么样,我在备课时是非常简单而明快的。打仗这么激烈的事,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的拖泥带水。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争分夺秒,清清楚楚。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两个重点: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节课堂由“阵地”引起,由“阵地”而结束,所以结构简单清楚明快。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次大的飞跃。
【第3句】: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大胆。
这点可以体现在板书上。课后,我自己看了看板书,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除了题目是课文内容外,其它没有一点是课文内容,全是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的体现。我不知道这样的板书是对还是错,要得还要不得,只好让专家去点评。但我自己还是很得意的,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大胆的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完全跳出了教材,站在一个高度俯视教材。例用这篇课文来传授我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生怎么去阅读课文,怎样的阅读才是入心的,怎样的阅读才是简单的,而不是拘泥于课文的内容与情节上。教材对我来说就像数学课里的一道应用题,仅此而已,我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增加、扩展、忽略、删减等。给自己戴点高帽子吧: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第4句】:有几处细节设计比较新颖。
不知上课的时候会怎么样,但在设计这几处教学环节时,自己很是得意与高兴。一是课堂的引入。紧紧抓住“阵地”一词,从理解,到运用,再设疑,呵呵,无疑让学生“挨了当头一棒”,有点发晕,心里知道,朦朦胧胧的,又说不清楚。好吧,说不清楚,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中途还不让你说呢,要等到课堂快结束的时候再说。我还准备了一张精致的书签,送给那位幸运的学生,这四十分钟可真的不容易呀,心里面总想着这个问题,还不让说,要等到最后才能说。不奖励点东西能安抚那幼小的心灵吗。
二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求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有点难,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说出课文内容呢。我在于永正大师那里受到启发。将错就错,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这段话里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你改一改。既概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教会学生在阅读课文里要细心的道理。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当然,教学设计与上课是两码事,设计得好,再新颖,也不能保证你的课上得好。以上内容权当自吹自擂孤芳自赏之语,作不了数的,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批评。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反思
反思过去,在课堂教学中,过分看重和强调设计的精巧,教师一步步“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达到教师所经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师居高临下,是学生学习的要求者、支配者、监督者、评判者,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是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少的重要原因。在新课程理念面前,这样的认识肯定会处处碰壁,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要尽快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自己摆在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地位,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作为一名在课改中探索的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想更是重中之重。通过学习新课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适应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氛围,来激活课堂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一.以“问”激活课堂,让学生有疑敢问
近段时间,我就尝试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结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主宰课堂,而教师只是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我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上课伊始,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帮助同学选择了几个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新课标中也提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的要求。同学们因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同时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这地区的孩子怕开口,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二.以“情”激活课堂,让学生有情感体念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为了使自己能尽早适应课改,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改变以往教学中面面俱到的分析方法,因此在学课文时,不再是按照课文的自然段去分析课文,为了突出课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直接进入文章重点段落进行分析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的第二教时时,抓住白求恩说的三句话,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第2句】:【第3句】:4自然段进行分析,不仅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往惯例我会把课后的表格作为重点进行逐句分析。但仔细阅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学生在书上轻而易举地找得到。只要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就能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险,但白求恩仍然坚持做手术,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白求恩三句话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直接围绕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学着提问如:白求恩沉思什么?为什么不肯离开手术台?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通过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进入角色,体验蕴含在话中的思想境界。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的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以“研”激活课堂,让学生有施展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刻,因此学生经过读后对课文的理解会有相对大的宽度和深度,可供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也比传统的提问应答要大得多。但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和偏解,往往会使课堂交流陷入“困境”。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学生就“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对“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个问题,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使课堂交流出现了对峙的状态。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首先要敢于肯定学生的思考价值。我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己打破僵局,鼓励学生大胆往下说,让他们把话说完,而不忙着出来解困,即便不得已需要插话时,也只用“半截子话”加以暗示。这种“延缓评价,暗示期待”的方法恰到好处地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打破了对峙的状态。最后,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理解,大家深深被白求恩大夫那国际主义精神所折服,课文主题自然而现。
正是因为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才敢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在生生间,师生间的思想互相碰撞中冒出智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和光彩。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第1句】:导入
板书手术台,“手术台”是什么?(医生用来给病人做手术的台子。)板书阵地,“阵地”是什么?(军队为战斗而占据的地方。)手术台怎么就和阵地产生了联系?
手术台怎么就成了阵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一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补充课题)请同学们响亮地读一读课题。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白求恩)你对白求恩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介绍白求恩)
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不错,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张照片:这是白求恩在加拿大的`故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幢精致甚至豪华的二层楼房。而这是白求恩在中国居住的地方。在中国人们被肆意杀害,在中国最苦难、最需要帮助的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第2句】: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他在中国战场上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翻开书82页,按照自学要求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会认字的读音。
(2)观察会写字,记住字形。
(3)画出并理解不懂的词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与同桌讨论)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第3句】:检查自学情况
【第1句】:出示第一组生字:挨、斗、结
【第2句】:我们再来看下一组生字,(庙、瓦、帘)
记住字形,放回句子中读一读。
【第3句】: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出示:镇定 敏捷 争分夺秒)你发现这组词语都是写谁的?(白求恩)有人说词语是有温度的,词语是富有感情的,谁能通过朗读,让
我们看到那个镇定、敏捷、争分夺秒的白求恩?
【第4句】:我们再来看最后一组词语:陆续、继续、连续陆续: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
课文中指从火线上先先后后不时抬下伤员来。
继续: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指原来做某件事,中间被其他事耽搁后,接着再做下去。联系课文内容,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时,有人来传达师长请他撤离的决定,白求恩沉思后作出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自己留下和战士们在一起的决定,然后又接着给伤员做手术。
连续: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指不间断地做下去。课文中指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不间断地工作了69个小时。
【第4句】:回读课文
看来同学们字词学习的非常不错,现在让我们再次翻开书,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近白求恩。找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对话特别多,你找到了吗?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
【第5句】:概括文中主要内容
【第6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