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看看年关又将近,
幽幽心事我独清。
陈年旧事重提起,
只想铭记我亲恩。
-----笔记
又一年即将过去了,一直以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现在我变了,我还在小小的山村里,却为何忘却了那个小山村里的生活,忘却了我那年迈的老母亲?很多时候,本也记起该去看看母亲,可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竟连打个电话也做不到。我常常做错事,也常常独自懊悔,在心里不住的骂自己不止千万遍,可事到临头,却还是老样子,没有改变什么。也许工作不是理由,忘却才是真正的病根。望着从身边走过的一个个人,人们不是在外吗?人们不是也回家了吗?我的视线逐渐模糊,往事却在漫延......
在家里我排行最小,算是母亲眼里最听话的孩子。我喜欢干活,是妈妈的小帮手。烧火做饭,洗衣涮碗,挑水扫地,就像个小姑娘,难怪母亲也常把我看成是小丫头哦。放牛割草,舞刀弄棒,疯玩疯耍,却又不失农村小伙子的男子汉形象。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因为家庭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使然,我逐渐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感情细腻,体贴热心,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母亲常常以我为骄傲,说我小小年纪很聪明。她常常跟我们说起我小时候的有关趣事和趣话。有一回我和哥哥抬着一大筐鱼回家,在村子里遇到龙婆婆(我家的亲戚),她连喊我们几声,我们都不答应,只顾埋头走路。最后,龙婆婆开玩笑说:“小六(我的小名),你两兄弟都不应我,是不是你们爸妈跟你们说不要理婆婆我呀?”我当时居然脱口而出:“婆婆,不是的,是我忘了应你。”呵呵,你猜怎么着,三岁的我居然不假思索就回答了,硬是让龙婆婆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真是有点厉害。据说这还是龙婆婆后来亲口讲给我母亲听的,妈妈本来是不知道的,而其实我也不记得了。可后来母亲常常说起,那自豪而又赞许的语气,让我心里也不禁洋洋自得,所以我就在心里记下了这件小小的却有趣的事。
我很爱我的母亲,这是母亲跟我说的。母亲小时候很苦,我们有时似懂非懂的听她谈起,觉得母亲好不幸。于是有一天晚上,我伏在母亲膝盖上,抱着她的手说:“妈妈,我不要你死,我要留着你,永远不要死。”母亲眼睛潮湿,却笑着说:“孩子,好,妈妈答应你,不死的哦,妈妈不死的。”之后,没过几年,父亲却真的死去了,至今想起,当时或许我说也要留着爸爸,也不让爸爸死,那样的话,也许爸爸就不会那么快就离开我们了。每当我们全家提及没有爸爸的难处,母亲忍不住就要说起这事,我们也忍不住的各自心酸。
在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我也还在帮母亲干活。只要一回到家,家里我能做的,我都尽可能去做。即使是挑粪去种菜,我也不嫌脏。寨上的妇女们都跟我母亲说,“大姐,虽然你没有妹崽,但小六也抵得上姑娘家了,我们的妹崽还没他勤快呢。”母亲总是微笑着应一声“嗯”,一脸的自豪。而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其实,我心里知道,妈妈心里最苦,我呢,就是想多帮帮她一点,就算是我作为孩子的一点点孝心吧。
但我远上凯里去读师范后,哥哥也出外面打工去了,妈妈一个人扛起家庭的重担,时刻担心在外的我们弟兄。我最清楚记得那一次,我没钱了,哥哥在外也没有钱寄给我,我一封信寄回家告知母亲我的情况,母亲四处去借,可是却没有谁愿意借给我们,生怕我们还不起。母亲只好把仅有的50元钱包得好好的埋在一袋腌菜里用包裹邮寄给我,当我从邮局里领回这个包裹时,我紧紧抱着这袋腌菜,在返回学校的路上,任泪水流下我的脸颊,惹得路人投来阵阵诧异的目光,我却浑然不顾。我知道,这50元钱,那可是母亲几个月挖药材攒起来的钱啊,想起那佝偻的身影,背着背篼,扛着锄头,孤独地走在山间田野,我不禁一次次泪如雨下。还有那一袋腌菜,母亲是知道钱不够用,于是就炒了腌菜给我当菜呀 ,这样就可以省去菜钱,母亲为我想得多周到呀。再看看那个用白布做成的包裹袋,虽比不上缝纫机踩的线那么整齐,可那一针针密密的线脚,眼前又不觉浮现起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细细缝补的样子,那可是点着的松油灯呀,我可怜的母亲。
多年以来,我参加了工作后,却很少去看看我的老母亲,即使回家的时候,也是来去匆匆,就像一个过客。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肯帮母亲做一些活路了,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些家务,我都害怕去做了。就像自己一下子就不是母亲的孩子一样了,只是懒懒的坐在那里,等待着。母亲却高兴地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再满面春风的喊着我吃饭。我依然在享受着母亲对儿子一如既往的爱,而我自己,却忘却了对母亲应有的孝心,长大了的我,却还比不上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如今,又一次年关到来了,我也该去看看我的老母亲。我不能买什么贵重的礼物,即使是很平凡的礼物我也不会买。母亲她其实并不需要我们能给她带去什么礼物,她还是喜欢农家那种朴素的生活。母亲所希望的,是孩子们能常常围在她身边,说说话,就像小时候一样。而我,现在想要给母亲送去的,就是那个曾经令母亲引以为自豪的孝心少年;而我能做到的,也就是给母亲能够回忆起那个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