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一个完整的企业采购流程要经过八个购买阶段。
第一阶段:问题识别。
当公司有人认识到某个问题或者需求可以通过采购产品或服务来解决的时候,采购过程就开始了。
问题识别可以从两方面引起。
第一个是内部刺激,比如说使用机械设备的人发现某个零部件坏了或者发现有一种可以提升效率的新型的机械设备,于是向公司反馈。因而公司管理人员决定购买新型的设备。
还有一种是外部刺激,比如说采购人员在工业贸易展览会上看到了更先进的机械设备或者在网站上看到了更先进的管理软件,于是向企业管理层提出采购物品的需要。
第二阶段:描述总体需求。
这一阶段采购人员应当确定的是所需要物品的总体特征以及数量,比如说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产品的价格范围等。
第三阶段:确定产品规格。
这里主要指的是技术规格。
比如说企业要采购一批管理软件。首先他要确企业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管理软件来解决,然后寻找市面上的软件,并且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分析。
第一个分析企业需要并且软件里刚好能满足的功能;第二个分析企业需要但是软件里面没有的功能;第三个分析企业不需要但是软件里面配备了的功能;这个时候企业就可能需要向厂家定制软件。
将软件本身不具备的功能添加上,将软件本身多余的功能去掉。
这种方法叫做产品价值分析法,即在不影响产品性能质量的情况下,对产品重新设计。使产品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第四个阶段:寻找供应商。
企业一般会通过线上线下互相结合的方式,寻找供应商。
比如说联络其他公司或者是参加工业展会,或者是通过网上搜索,也有可能企业会自己建立一个采购网站,发布采购需求,或者和其他公司一起成立一个采购联盟,通过这个采购联盟向外界寻找供应商。
第五个阶段:提案征集,类似于招标。
企业采购人员会邀请一些潜在的供应商来进行提案说明,通过对比不同的供应商能够满足企业采购需要的程度来确定选择哪家供应商。
通常会给供应商的整体进行一个评估,主要参考属性有价格、产品可靠性、服务可靠性、供应商的灵活性、供应商的声誉。
第六阶段:选择供应商。
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企业会选择最有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供应商。
当然,这个时候采购企业会和供应商进行谈判,除了考虑交货的可靠性、技术问题等,最重要的就是价格。
第七阶段:常规订购的具体规定。
比如技术规格、需要的数量、交货的时间、退货政策以及保修服务、税收优惠。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采用无存货采购计划。就是供应商能够实时地看到客户的库存水平并且主动的进行补货。这个时候采购企业内部就不会有太多的存货,于是可以减少存货成本。
第八阶段 : 绩效评估。
采购企业有三种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第一种是请消费者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评价。
第二种是利用加权打分的方法,对供应商进行打分。比如说产品可靠性的比重是20%,服务可靠性的权重是10%,供应商的灵活性是10%,价格是30%,供应商的信誉是30%。
然后根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这四个维度进行评分,最后将总分加总。
第三种是对于表现不好的供应商重新进行谈判,调整价格或者终止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