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高考作为很多学子的人生转折点,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很多的学子,在高考冲刺的阶段努力地去学习,只为在高考的时候,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而且每个学子在高考的时候,往往都会格外地细心,生怕因为马虎大意而丢掉分数。
因为高考差一分,名次可能就会被甩到很远。
要知道在高考中,最不容易拿满分的就是作文,虽然作文不容易拿满分,但是近几年的满分作文也还是出现了几例。
我们这次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写出了高考的满分作文,不过与其他满分作文不同的是,他是文言文写的,而且全篇作文仅仅只写了七百五十五字。
不光如此,这位同学写的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在看的时候,居然还有30个字不认识,于是阅卷老师就把他的试卷,送到阅卷组长进行审阅,阅卷组长在看后,做了近两千字的注释。
那么这个传奇考生究竟是谁,在他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人就是王云飞,来自于高考大省江苏,在江苏省如皋中学读书,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然他的家庭情况普通,但是家庭的文化氛围十分的浓厚,在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教他背诵唐诗。
因为王云飞从小的记忆力较好,加上他又十分的聪明,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古诗,从而也就导致了他的知识储备量,在同年龄的孩子当中是最多的。
后来随着知识的储备量越来越多,他开始不只满足于古诗了,向更为复杂的国学典籍进发。不光如此他还十分自律,他从来不需要母亲去督促他的学习,自己就能够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
正是因为王云飞从小就有着这些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到了小学后,学习进度明显要比其他的同学快很多,连教他的老师都不由地感叹他是一个天才。
而到了初三时,当课本出现文言文的时候,他不仅没有感到苦恼,反而还十分的享受,因为文言文的翻译对他来说,就如同看白话文一样的简单。正因为如此,班上很多的同学,在文言文翻译遇到问题时,都纷纷向他请教。
当然到了高中时,随着功课的增多,也给王云飞带来了不小的学习负担,不过这种负担还是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他自有一套有效减压的方法。只不过他的减压方法比较“特别”,那就是题海减压。他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还给自己买了很多的试卷。
在作业完成后,王云飞每天都坚持做完一套试卷才能入睡,有时候完成较快的话,他还会抽时间看一会课本。即便是在距离高考仅剩一个月的情况下,他也依然每天坚持这样的习惯,不过到了高考前的一个礼拜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再继续刷题了,反而喜欢阅读一些和文学相关的书籍,一直到高考来临。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高考那一天,王云飞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考场。当时高考的作文题目是绿色生活,在他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时,脑袋里飞快地闪出了很多的想法,接着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在文言文这方面比较擅长,就决定用文言文去写。有了这个决定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开始奋笔疾书,很快他就写完了755字的文言文作文,然后他就开始去做其他的题了。
等到了交卷的时候,他便把卷子交了上去。后来阅卷的老师,在看他的作文时,最初看到不满八百字的篇幅,原本是想放弃的。
可当阅卷老师扫到作文开头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因为开篇都是古文,还有较多的生僻字,于是阅卷老师将他的作文,交给了阅卷组的组长,来让组长看看,组长看完也拿不定主意,就交给了专家组。
专家组看到,王云飞的这篇作文通篇都是由骈体古文完成,并且文采斐然、自然通顺,感到十分惊讶。再加上这篇作文也十分独特新颖,从历史角度的发展来说明现代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
这些亮点使得当时的专家组一致决定,给这篇作文打满分,与此同时他满分作文的消息,也随之不胫而走,当时很多的媒体都在找这位奇才,但直到6月26日,王云飞终于露面了。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知道他是如皋中学的学生,由于如皋中学是东南大学在南京之外的第一所附属中学,使得负责在这个地区招生的东南大学校办副主任冯建明,对这位奇才十分的有兴趣,想招揽到自己的学校中。
于是,东南大学的冯主任立即将王云飞的情况汇报给了学校管理组,尽快和王云飞本人以及所在的中学沟通。最终东南大学决定预录取王云飞,可能是为了防止王云飞被别的学校抢走,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东南大学就走完了预录取的程序。
另外,在东南大学决定预录取王云飞的时候,北京大学负责在本地招生的老师也有意想要将王云飞招到自己的学校中。可是当时东南大学已经抢在前面了,北京大学就此遗憾错失了王云飞这名文言文奇才。因为王云飞表示,自己已经和东南大学达成了承诺,做人还是要讲求诚信的。
而王云飞在进入东南大学后,却令人意外地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总之,王云飞同学凭借一篇文言文满分高考作文,顺利地进入东南大学,实现了十多年寒窗苦读的求学理想。但最后却颇为“功利”地放弃了汉语言文学,选择了土木工程,这期间的况味,可以说令人深思。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或许在学业上也是如此吧。到底是选择喜欢的专业深造,还是选择热门的学科发展,这对每一个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来说,显然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但我还是希望,对于理想这件事儿,同学们应该多一分执着,少一分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