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必备】美国作文汇总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国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作文 篇1
8月18日是我们到美国加州的第三天,已移民当地的哥哥陪同我们去迪斯尼乐园游玩。
一走到乐园门口,就听到阵阵的欢笑声,引得我心里痒痒的。我们买好票走进去,哇!好有趣哦!一个小丑在路旁耍杂戏,一辆美妙的音乐车从他身旁缓缓驶过,许多模型在眼前晃过,让人目不暇接。哥哥先带我们去咖啡杯射击,我坐在咖啡杯里,按动遥控器向目标发出一枝枝飞镖、一块块小石头、一枚枚小火箭,最后我的得分是12万多分,而妈妈却只有5万多分,成了我的手下败将。
最刺激的要数我和哥哥玩过山车了。我们坐上过山车,车子快速起步前进,一个下坡,“嗖”的一下车子就滑下去了,吓出我一身冷汗。几个弯转下来,我的头也晕了。“嗖嗖”“哗哗”又经过几个障碍的周折,总算到了终点。谢天谢地,早知道这么惊险,打死我也不会爬上这令人发怵的过山车,妈妈说:“真是花钱买惊吓呀!”
之后,我们还玩了摇篮车、火箭车、跳楼机等,最后,我们买了一些礼物准备回家了。
美国作文 篇2
感恩节在加拿大和美国都是个重要节日,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节日并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国感恩节则是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纵观历史,加拿大感恩节的日期己经变动,现在的日期是1957年才由国会确定下来的,美国感恩节的日期早在1863年就确定了,当年宣布这个神圣日期的是著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加拿大感恩节为什么会比南边的邻居早呢?一个公认的说法是:因为加拿大在北方,收获的季节更早。
在收获的季节举行仪式感谢上天(或者上帝),是世界各民族不约而同的传统。欧洲历史上一直有感恩节,农民们在秋季进行庆祝,感谢上帝在这年里赐予的丰收和充足食物。感恩仪式上装满谷物与水果的羊角就是欧洲的风俗。这种羊角称为cornucopia(该词汇可以追溯到希腊神话),在北美洲的感恩节庆典中也常能见到。
不过加拿大和美国的感恩节都各有自己的来历。说起来加国感恩节的历史比美国还早几十年。美国的感恩节始于避难的朝圣者,而加拿大感恩节始于探险家。十六世纪,英国人MartinFrobisher抱着取道地球北边去东方的目的,开始了艰苦的海上探险。他没能发现通向东方的北部航路,却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加拿大。
为了感谢上帝没让自己死在海上,Frobisher于1578年举行了一个感恩仪式,这在后来被认为是西方殖民者在这块土地上过的最早的感恩节。Frobisher给自己的登陆之处起了名字,叫做Newfoundland(即纽芬兰)。这位探险家后来被英国王室封了爵士,加拿大北部极地附近一个海湾也以他的姓氏命名。早期的法国殖民者也举行自己的感恩庆典。那时候西方人与原著民的关系还算融洽,感恩节期间,殖民者与原著民总是共同庆祝,传教士们则趁机向原著民宣扬上帝的恩典。
美国作文 篇3
我有一个美国弟弟,他是我三奶奶的孙子。
美国弟弟的名字叫张译程,是美籍华人。他的头发卷卷的,是棕色的。眼睛不大,单非常灵活;鼻子高高的,嘴巴小的红红的,像极了书中的漫画小王子。第一次见到真人的他,正一心一意地摆弄着他的托马斯,根本没有理我的意思,这时三奶奶拿出了四个变形金刚给小弟弟。他一会儿喊“金刚金刚!”一会儿喊:“小汽车!”谁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说:“让姐姐帮你拧好吗?”“好!”美国弟弟含含糊糊地回答。
我一本正经地帮他拧变形金刚的时候,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当我拧出金刚的'时候,弟弟在旁边叫唤小汽车,我立马拧回小汽车。当我快要拧好小汽车时,他又叫变形金刚,我只好又拧回去。我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呀?”弟弟呆呆地望着我,过了好久才说:“汽车,我要小汽车。”这时他初步记住了我的名字庄喻淳,因为和他的名字发音接近,他就直接叫我张译程姐姐。
第二天,阿姨告诉我:“小弟弟一晚都在叫张译程姐姐。”我的美国弟弟可爱吧!不过以后请叫我庄喻淳姐姐哦!
美国作文 篇4
骄阳六月,我作为中国5名中学生代表之一。飞越太平洋,参加了“里奇奥尔天才中学生科技夏令营。”夏令营是由美国海军上将,潜艇之父里奇奥尔创立的。本届夏令营成员,除了5名中国学生和5名以色列学生之外,其余55名全是美国学生。他们是从各州优秀中学生中遴选出来的。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
在几个星期的共同生活中,我惊异地发现,美国中学生的举止,有时像思想成熟的成年人,有时却像天真活泼的小学生。
每逢讨论,美国学生都非常正经,既是军备竞赛,核战争,人口问题等,谈起来也旁证博引,俨然个个都是专家似的。我觉得他们就是爱发言。
有一次需要一个同学在大会致辞,谁上台呢?我原先以为会有推举、腼腆、谦让、表决等一番周析,但是出乎意料,自荐的“毛遂”竟占全班人数半数以上,一人人跃跃欲试,一副当仁不让,非我莫属的架势。
在课堂上,那怕名教授在演讲,也常常有人提问打断他话的。教师在教室讲课,那提问简直是热闹非凡,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反倒成了“配角”。若遇专设的“辩论课”,更是唇枪舌剑,各逞其能,不过要先举手征得教师的允许方可发言。当别人发言时,其他人都认真听着,话音刚绝,喇,下面手都举起来了。辩论往往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一致的见解。有一回一位科学家来演讲,他问大家是否想进名牌大学,结果百分之百意见一致。又问,进大学的目的是不是想当百万富翁,结果十之八九目标一致。
看来挣钱、挣大钱就是美国学生的学习目的。他们还以确立了这样“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感到骄傲。令我费解的是,他们虽然想挣大钱,但却又表示不爱工作。我问他们,那这样能达到“目的”吗?回答说:“我们爱的是度假,为了有钱惬意地游戏、休息,所以才辛勤地工作。”他们想了解我的看法,我说:“我们觉得工作很重要,工作中可以找到快乐,工作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令人失望,这种见解,在他们中间竟无处觅知音。
美国学生不但爱说,更爱动手。不过他们在实验室里的动作却有点“出格”,东摸西碰,甚至用头、用脚来开关电器仪表,这算不算打破常规呢?
他们在夏令营期间,睡觉都很少,交际、读书、看电视,天天弄到一两点钟才上床。怎样补充休息呢?那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哪怕餐桌前]IL分钟,洗澡中几秒钟,都可以打吨。上午上课个个精力充沛,一到下午的课,_有的同学用打、闹,来调剂精神,有的干脆呼呼大睡,而教师从不加干涉,外国人没有午睡习惯,可有打吨习惯。入境随俗,这方面我们也学得了几分。
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民族,当然不会事事相同。我所接触到的都是美国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代表着一部分美国中学生。除了相异之点外,我们也有共同点,那便是:乐观、向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