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简介
纪念馆于1977年1月建立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大约1300多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96号。其正门过街处为桂林古人类遗址宝积岩,侧面是抗日战争期间桂林行营办公厅。办事处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为三进两层木楼,大小房屋14间,小青瓦屋顶,最初为“万祥糟坊”,后由中央南方局租借使用。
历史
1938年末,中共中央在此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李克农为中共南方局秘书长兼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办事处设机要科、秘书科、交通运输科、救亡室、电台室等机构,并在他处设有转运站等机构。一楼有值班室、警卫室、办公室和房东的沽酒柜台,二楼有会议室、秘书科、电台和李克农住室等。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多次到桂指导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工作,胡志明同志化名胡光,也长期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工作。办事处内有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的临时住房。
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设立期间,在对桂系统战工作、筹运抗日物资、迎送中共重要过往人员、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该办事处奉命撤消。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万祥糟坊”毁于战火,解放后依原样重新恢复。馆内存有周恩来同志曾用过的派克钢笔等大量珍贵文物。
馆藏
基本陈列
《永远的丰碑》陈列以丰富详实的文物、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图片资料,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联系和领导南方各省及南洋一带中共地下党组织;为党中央和抗日前线收集、传递各种情报;代表党中央和中共南方局领导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等光辉史迹。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陈列的《永远的丰碑》展览,分八个部分展出,整个展览以丰富、翔实的文物、图片与资料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从建立、发展到结束的整个光辉历程。
珍贵藏品
周恩来使用过的公文包 黑色,长方形,羊皮制作。周恩来曾带此公文包到过西安、太原、武汉、桂林、重庆、延安等地。
胡志明使用过的丝棉被 1938年底,胡志明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救亡室主任,并以此为掩护积极从事越南共产党的组建工作。
史话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的大门挂着是叶剑英元帅1983年元月题写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以及“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两块牌子。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20世纪30年代周恩来、叶剑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亲手建立起来的。开始称“八路军通讯处”,后来改为“八路军办事处”,以后又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桂林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驻桂通讯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这是一幢古朴而又独特的楼房。大门墙上“万祥糟坊”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当年房东黄旷达先生卖酒的铺面。1938年8、9月间,叶剑英和钱之光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打电话通知当时原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工作,刚调入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刘恕同志到桂林去筹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还没有正式到职的刘恕便奉命到桂林先去找房子。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党外友好人士熊子民先生到长沙和刘恕一道去桂林。那时熊子民先生的爱人、孩子都住在桂林。刘恕就住在熊子民先生家里。他俩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勘察,通过熟人找到广西银行的黄昌炎经理,再经黄昌炎介绍,找了当年桂北路138号黄旷达开设的“万祥糟坊”。
“糟坊”是中国土法制酒的作坊,即酿酒的地方。租用这两层楼的砖木房屋作为办事处办公地点,目的是能起到一定的掩护作用。但因楼房遭火灾后,于1938年8月重建,工程尚未完工。黄旷达先生说尚未完工,等完工后来租吧。刘恕说,我们急需房子,让我们住下后再慢慢完工,黄旷达先生便答应了。双方当即签订了租房契约。然后,刘 恕、熊子民在桂林街上购买了旧的办公桌椅和竹木家具。同年11月中旬,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及《新华日报》部分人员一路艰辛抵达桂林,住进了万祥糟坊。此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