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锦屏中心小学坐落在山之麓,水之津。她源于元朝至元29年(1292年)县学附设的“养正堂”,重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的孔圣殿,它是前人专为祭祀儒学始祖孔子而设,是古时县学所在地。是我市最古老文庙和县学所在地,校名几度更改变迁,2001年更名为锦屏中心小学。闻名中外的政治活动家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和辛亥革命志士周淡游曾就读于此。学校曾列为浙江省百所重点小学之一,1997年列入浙江名校行列。
古时孔庙的入口是棂星门,在民间,叫做"文星"。门前有泮池,泮乃"半水"之意,区别于皇帝所立的四周环水的太学。泮池上三座桥,中间宽的是状元桥,东西略窄,分别为榜眼和探花,统称跨鳌桥,取"独占鳌头"之意。在孔圣殿的正前方十几米处,挺立着独占鳌头的跨鳌桥,静静地横卧在泮池上,为了让泮池更显优美,学校在池中新造了九曲桥。
据说孔子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七十岁,而母亲才十七岁。孔子是不被承认的私生子。幼年家境颇为不幸。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大概同通常没有父亲的贫苦少年一样,孔子不得不过早地为母子湖口而奔忙,做过许多所谓卑贱的事,直到十五岁才“有志于学”,开始接受正式教育。
孔子于十九岁娶妻,二十岁生子。孔子青年时期做过管理仓库和主管畜牧之类的下级官吏,并在实际工作中,显示出自己的才干。
他自觉三十岁时已经学有所成,掌握做官的本领了。可惜官运尚未至,于是他开始了教育家的生涯。弟子接踵而至,并由此闻名遐迩。
孔子四十九岁被征召担任中都宰这一官职,次年又连升为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部长。曾经一度参与鲁国政事,后因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内部当政者的排挤,被迫辞职。
从五十三岁那年起,孔子率领部分弟子开始周游列国。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终究没有猎取功名。于是,在六十八岁时,孔子重新返回鲁国,继续在鲁国从事教学活动和文献整理工作。在七十三岁时与世长辞。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因此,其一,它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并没有一贯的线索,也没有头尾完整的情节;其二,全书没有统一的体例、称谓,文章风格也不尽一致。所以,《论语》像一片沙滩,它的若干的精彩章节,像撒满沙滩上的漂亮的贝壳。
从总体上说,《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有尊卑长幼、贵贱亲疏之分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来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而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孔子被统治阶级尊为“圣人”。
他的学说里,有对理想君主与仁政的美好设计,有对社会结构与伦理关系的合理规划,有对个人修养与人生境界的理想评估,有对平民生活与人间疾苦的热情关怀。他的理想的主体与他为之奋斗不懈的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其实是人性的一种闪耀表现。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重新让他登堂入室,来纪念他、学习他的原因所在。
《论语》开篇便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深有感触地说,学了,并按时加以实习,通过一次次地学和实习,书本知识和实际才干逐步增多、提高,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孔子又情不自禁地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使人觉得快乐吗?有许多抱着求知欲望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孔子身边。孔子生活在一群年轻的弟子们中间,自己仿佛变得更加年轻;和他们交往,使孔子觉得有着无穷的乐趣。
最后,孔子坦然自若地说,人家不知道我,我也没有怨恨情绪,这样做不也是个君子吗?当时,孔子未能得到社会舆论的应有重视和当政者的赏识。他的才能被埋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怨恨情绪,而以能做一个坦荡君子来勉励自己。
此节三句话,三个问号,实际上都强烈抒发了自己无比喜悦的情怀,集中地反映出一种高尚的人生乐观主义精神。
在《为政》篇中,迟暮之年的孔子怀着欣慰的心情,回忆了平生的往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发奋学习,所以古代就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显然,那种坚定的学习志向,是孔子最终能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良好的开端。
在此志向的鞭策之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孔子终于把自己锻炼成为有本事、有出息的年轻人,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所以他说,到了三十岁,能在世上立足了。
四十岁是孔子的不惑之年,此时孔子对诸多问题都不感到疑惑不解了,觉得自己已经善于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并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又说,五十岁时,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了。他熟谙古今变迁、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并有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和看法,已是一位理论高深、学问渊博的知名人士。
孔子继续说,到了六十岁,不管什么事,一听就明白。经事之多,阅历之广,使孔子能迅速、准确、深刻地察人析事。七十岁时,听凭意念的驱使,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也不会出现超越规矩的行为。这一章只有短短几句话,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少年时的志向远大;青年时的本事非凡;中年时的绝顶聪明;壮年时的学问渊博;老年时的见多识广;晚年时的生活态度严肃而乐观等,给后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论语》广泛地描写了孔子与弟子们的日常生活。从中反映出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喜悦与快乐,也包含着辛酸与痛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许多意义,了解到人生的许多真谛。
以上这些,包括有关孔子在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其他言行,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把它布置在孔圣殿的东墙上,供我们的学生们去学习。
作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对汉民族文化传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尽管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曾被尊为“圣人”,也曾被打入地狱(如“文革”时期),但无论褒贬,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无与伦比的。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选择了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名人排列名次,孔子被排在第五位,仅次于耶基督和释枷牟尼等人。他说:“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孔子为什么对中国有着巨大的魔力。第一,人们都无庸置疑地认为他为人真诚,个性完美。第二,他不偏不倚,讲求实际,他不要人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而要求他们诚实,从不苛求他们白璧无瑕。从这些方面看,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讲求实际的气质,也许这就是他的思想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孔子不要求中国人改变他们的基本信念,而是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一再重申他们基本的传统理想。也许没有哪一种哲学能像孔子的那样与其国民的基本观点相连得这样密切了。”
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孔子的理想,对中国以外的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内容布置在孔圣殿的西墙上。
在孔圣殿的北面有一座孔子的雕像和孔子讲课时的情景供学生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