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一、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三、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
预设:生:旋转现象
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
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
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
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密切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板书课题)
二、展开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旋转方向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
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
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
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
(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
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
师提问:
(1)仔细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角度、起止位置
(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
板书:方向、中心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
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指针从“2”到“6”的过程吗?
生答。
4.你能想象一下指针从6到9的旋转过程吗?除了顺时针旋转还有其他转法吗?
5.描述道闸的旋转(出示习题图片)
师:打开课本83页,做一做,认真读题,想象或模仿一下车杆的起落,并将空格补充完整。
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6.反馈。
(三)简单图形的旋转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描述钟表指针、车杆等的旋转过程,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描述图形的旋转。
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2.仔细观察,三角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预设: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没变,夹角没变等。
3.你能描述一下三角形是如何转动的?
生: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师:他描述的对不对?三角形绕点o旋转我们看得很清楚,因为点o没变,顺时针也很容易看出,你怎么知道它是旋转了90°呢?
生:看三角形的边
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
5.结论:我们可以根据图形上的边或点等部分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图形旋转的角度。
(四)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图形的旋转,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线段的旋转(课件出示)
(1)如果我们让这条线段旋转,你觉得应该怎么转?
(2)画出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三角形的旋转(课件出示)
(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的过程
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先想象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
提问: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
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教师演示,总结画图步骤。
(3)做一做: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三、回顾小结,感受旋转的应用
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究了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运动,艺术家们运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艺术家们,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
一、教材说明:
武汉教科院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数学问题巧解答》
二、教学目标:
1、掌握INT取整函数的用法;
2、结合以前所学,实现INI取整函数的综合应用;
3、分层目标:(1)编程实现教材中的实例;(2)更多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INT取整函数的用法。
难点:实现INI取整函数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三个实例程序。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问题导入(2分钟)
[教师活动]:复习上节课内容,演示取整的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体验。
过程
师:前一课我们学习了PR和TYPE命令,也学会了怎样指挥小海龟来做数学题。今天老师要向小海龟提一个小问题,那就是“10/3=”,看它是怎样解答的。
(演示:(PR 10[/]3[=]10/3),观察返回结果。)
生:结果输出为10 / 3 = 3.33,小海龟将后面的数省略了,它只保留了2位小数。
师:如果连小数都不需要呢?只需要返回3,该怎样办?我们可以用INT取整函数来实现。
(演示:(PR 10[/]3[=] INT 10/3)),观察返回结果。
生:结果输出为10 / 3 = 3,小海龟将后面的数都省略了。
师:大家不要以为小海龟出错了,而是我们指令小海龟,故意去掉小数。这个取整的功能,很多地方可以利用。用好取整功能,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实现很多不同的功能。
2、学习新知,感悟方法(20分钟)
[教师活动]:演示完整例子程序,逐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实践例子程序。
过程
师:演示例子程序,观察效果。
生:测试不同的数。
……
师:观察完整的程序,逐句解释。
TO Z;主过程
MAKE “X READ;读第一个数给X
MAKE “Y READ;读第二个数给Y
MAKE “G :X;将第一个数放到G中
IF :Y<:X [MAKE “G :Y];如果第二个数小于第一个数,则将第二个数放到G中
ZS :X :Y :G;调用ZS过程
END
TO ZS :X :Y :G;子过程
IF AND :X/:G=INT :X/:G :Y/:G=INT :Y/:G [PR :G STOP];关键,用到取整功能,判断能否整除,如果都可以整除,则表示找到最大公约数,输出结果,结束程序。
ZS :X :Y :G-1;自身调用,让G减一。
END
(重点讲解关键语句,将之分解,逐一分析)
:X/:G=INT :X/:G;判断变量:X是否被:G整除
:Y/:G=INT :Y/:G;判断变量:Y是否被:G整除
AND;“并且”的意思,如果没有这句,则表示上面两个条件,有一个满足,就会使程序结束,显然是错误的。
PR :G;用到了前课的知识,输出显示变量:G,就是我们要找的最大公约数。
生:上机实践
……
3、自行探究,拓展运用(15分钟)
[教师活动]:鼓励并引导学生上机实践教材中第二和第三个实例程序。
[学生活动]:动手实践,感悟实例程序,体会取整函数的应用。
4、反馈展示,自我评价(3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优秀学生成果,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学生活动]:填写P54页评价表格。
[延伸拓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取整应用吗?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实践尝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认识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中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的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圆形物体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在黑板上板书“圆”字,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指名回答)
生:十五的月亮、轮胎、月饼、圆脸蛋、唱片……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用你手上的工具动手画一画。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
二、探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用各种工具画了圆,但是,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有的工具并不好用,而且大多数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画各种大小的圆呢?是什么?
生:圆规。
师:对,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就是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生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圆规有一个小圆柄,画圆时手要握住这个小圆柄,还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画圆时,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只脚要叉开,手握住小圆柄旋转一周。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生画圆)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组织交流)
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大家看,我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1、注意圆规这个针尖要固定在一个点上,我们画的图形才够圆。(板书:1、定点)
2、圆规的两只脚之间的长度不能变,否则圆形不能闭合。(板书:2、定长)
3、要用手握住圆规的这个小圆柄旋转一周。(板书:3、旋转)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再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看看是否画得更顺畅了。(生画圆)
师:现在大家都已经学会画圆了,那么同学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画的圆都一样大呢?
师:对!我们可以让两只脚固定,这样就可以画出固定大小的圆了。现在我们先拿出直尺,让针尖和铅笔头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把圆规固定好,在纸上画一个圆。
师:这个针尖是什么?(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O)圆心,顾名思义就是圆的中心,刚才我们画的两个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圆心)圆心可以确定一个圆的位置,针尖固定在哪个位置,圆就在那个位置。(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大家看这个刚才画的两脚距离是3厘米的圆,要是有人问这个圆有多大,你们怎么回答呢?(半径3厘米的圆),对这个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r)(指导书写r,说说什么是半径,作相应的练习)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小得多。请你在纸上再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大得多。(生画)
师:刚才我们画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谁来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半径可以画几条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竞赛,怎么样?在一分钟内看看哪位同学在同一个圆里画的半径又多又好。(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请同学们用尺子来量一量这些半径,它们的长度到底是怎样的。(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能决定圆的大小的线段吗?
生:直径。
师画一条直径,讲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d)(做相应的练习)
师:如果我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画直径,想一想:能够画出圆的所有直径吗?(板书:有无数条直径),同样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也相等吗?(板书: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量一量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发现?(r=d=2r)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比较快。(师报半径,生说直径;师报直径,生说半径。)
师:大家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生拿圆片折,发现交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大家有没有兴趣接受新的挑战呢?
1、判断题。
(1)在一个圆中,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5)圆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
(6)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欣赏图片。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P19及P20题4~5)
教学目标:
① 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② 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④ 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19 做一做,P20的T4-11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5,100,325,180,90
2、说一说2、5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4、你们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9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3的倍数?
33 34 27 180
69 390 405 300
二、汇报展示:
同学们,你们只要随便说一个数,我就能很快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你们相信不?
1、学生猜想:
(1)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是2、5的数是3的倍数;
(3)个位是1、2、3、5、6、8、9的数是3的倍数;
(4)个位是0-9的数是3的倍数
……
2.验证猜想。反馈3的倍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
①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②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
1×3=3 5×3=15
2×3=6 6×3=18
3×3=9 7×3=21
4×3=128×3=24
(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
(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
得出结论: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
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
(5)小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练习:完成P19做一做
三、反馈检测:
1完成P20题4~5
2(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5□1646□4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
□7 3□ □06 □0 □8 1□□
(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四、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五、附检测题
1、用1、2、9三个数字排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____
2、按要求,在下面的 ( )里填上一个不同的数字。
(1)是2的倍数:3 ( ) 3 ( ) 3 ( )
(2)是5的倍数:20 ( ) 20 ( ) 4 ( )5
(3)是3的倍数:4 ( ) 8 ( )6 4 ( )6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2、5倍数的特征(P17~18及P20题1~3)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探索2、5倍数的特征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并会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②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17—18 做一做,P20的T1-3
1、什么叫偶数和奇数?举5个例子
2、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3、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3、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8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120 14 36 15 20
24 25 40 50 86
二、汇报展示:
(一)导入
1、请你说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判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12和6 (2)28和7 (3)13和1
(二)教学实施
1.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1)反馈主题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拿座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学生自由地说)
(2)提问: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2的倍数,看他们有什么特征。如观察有困难,可作提示:看他们的个位有什么特征。
(3)让学生反馈观察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如:2=1×2
4=2×2
6=3×2
8=4×2
10=5×2
……
(4)它们的个位数都有什么特点?(个位是0、2、4、6、8)
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吗?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教学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提问: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多少个?
教师: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称它为偶数。那么不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叫它为奇数。
①偶数的个位上是: 0、2、4、6、8、。
②奇数的个位上是: 1、3、5、7、9、。
注意:因为0是2的倍数,所以0也是偶数。
(2)自然数的分类:
自然数:奇数 偶数
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
(3)练习:P17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学生说出判断的根据,要特别强调0也是偶数。
3.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学号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个位是0或5)
(2)观察表格,P18表格,提问: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提问:5的倍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探索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1)下面那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0
观察:那些数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这样的数一定是哪些数的倍数?(10的倍数)
三、反馈检测
1.完成P20的题1~3。
(1)先说2的倍数的特征,再让学生涂颜色。
(2)先说说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然后到生活中去找奇数和偶数。
(3)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2、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
3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4、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5、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数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各种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不光理解了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向指路创设情景,提供信息、资料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体验性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是独立的、独特的,很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创新的潜质有条件得到开发。在体验性学习中,通过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方法,每个学生又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又都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得到自我实现,学生的体验也是发展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从而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过程意识。“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逐步领悟,逐步形成,逐步发展。几何图形是很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手摸,用眼观察去体验立体图形,循序渐进最后抽象出长方体,并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这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实践——总结”这一探究过程。整个过程,从观察思考,到讨论、操作、探索发现,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经历了探索长方体棱、顶点及特点的全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创造力,迸发创新的火花。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
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
2.学生实验: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3.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介绍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
4.认识:1立方米、1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我们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5.练习:
(1)完成P40“做一做”T1。
说一说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P40“做一做”T2。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三、反馈检测
1.
2.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课后反思:整节课中,我给予学生一个又一个实验研究平台,引导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中开展学习,在一次次猜想验证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了能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
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
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
奇数有: 。
课件出示
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 2 3 4 5 6 7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
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示)
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
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
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4、探索发现规律
(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
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12:1+2=3
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
(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
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三、练习中提升认识
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 )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 ( ) ( ) ( ) ( ) ( ) 49 95 311 82 20xx 2222 ( ) ( ) ( ) ( ) ( ) ( )
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看了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得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想要在课堂上解决的?
这节课我们带着大家的问题一起再学《3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同学们猜测一下: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
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2、圈数探索:(下面请大家拿出百数表,在百数表中圈3的倍数。快速浏览一遍所圈的数,说说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哪些数字?
3、提问:像判断2和5的倍数那样,只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3的倍数,行不行?
4、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1)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百数表中有些数,比如27和72,都是3的倍数,像这样的数你还能说出几对来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调换各个数位上数的顺序,同样还是3的倍数。)
(2)再出示几个3的倍数(三位数),交换各数位上数的顺序,让学生检验是不是还是3的倍数。
到底怎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3)观察百数图3的倍数的特点,斜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发现规律斜着看,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5)看书验证(师:看书,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一边看书一边划出关键的词语。)
5、教师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微练习题讲练。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一个数,使这个数有因数3,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4□ 3□5 □12 76□ 198□
2、能力练习
判断下面的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33336669999 12345678987654321
3、把表中9的倍数涂上颜色,并思考: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反过来呢?
五、全课小结,延伸新知。
1.同学们通过昨天微课视频的学习和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收获?
2.请大家应用今天的探究方法,课后研究其它整数的特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
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
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
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占空间
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
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师:下面请看老师这个杯子,在这个杯子里老师装了满满一杯
米,现在我把米倒在袋子里,放进一块木块,你想想,刚才倒出的米还能装得下吗?为什么?
师:我把木块取出,换一包纸巾进去,结果又会怎样?
3、认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
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这个杯子在不断变大、变大,变得脸盆一样大了,变得小游泳池一样大了,最后变得像我们上课的教室一样大了,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什么占了空间?
师:水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米要占空间,木块要占空间,还有同学们说的物体都要占空间,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小结:只要是物体它都要占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
(二)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1、师手举西瓜、梨问:我手上的西瓜、梨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
师: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概念)
生齐声读体积概念。
2、师:刚才的西瓜和梨,我们可以说西瓜的体积比梨的体积大或梨的体积比西瓜的体积小,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你能像我这样说给小组同学听吗?说一说。
同学交流。
3、师: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物体的体积我们用肉眼一时难以分辨,像这两个土豆(师手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说谁的体积大?
师:到底哪个土豆体积大,你们能商量出一个好的比较方法来吗。
小组商量。
小组汇报:(可能会想出以下两个办法)办法一、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然后把两个土豆放入两杯水中,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办法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分别把两个土豆放入水中,看谁漏出的水多。
4、学生领取活动材料进行实践活动。
各组汇报实践结果。
师:你们组中哪个杯子中的土豆大?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三)认识容积的意义。
1、师:还记得同学们在举例中说到冰箱、柜子,像这两种物体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容纳别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容器。(板书:容器)你还见过什么容器?
2、师:(手拿一高痩一矮胖量杯)问:你们看,它们可以装什么?如果我往里装水的话,谁会装的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测?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动手试一试。
3、师揭示容积一词并让学生说说通过演示活动,你怎么理解容积的意义。
师小结并板书容积的意义。
4、例举:油瓶所能容纳的油的体积就是油瓶的容积。学生试举例。
5、辨析:出示装有半杯水的杯子,这时杯中所装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四)揭题看书。
(五)谈谈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六)练习。
1、书中试一试。
2、用12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发挥想象,用这12个正方体搭出美丽的形状。
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合作搭建。
师:请各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搭出了什么?
师:你们真不错,搭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你们所搭物体的体积大小怎样?为什么?
师;形状不一样,体积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体积的大小和它的形状无关。
3、书中练一练1、2、3。
(七)总结。
八、教学反思: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发情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习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27~29例题1~2
1、 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
2、 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 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写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
4、 有什么疑惑?
三、汇报展示:
(一)导入
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讲台上放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和平面图形一样吗?
2.指出: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
、出示P27图,让学生观察。
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4.小结: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二)教学实施
1.认识面、棱、点。
师:昨天让同学们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你们说说面、棱、点的区别。
(1)拿出准备的马铃薯,用刀切下一片,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平平的面)
(2)挨着这个面,再切一刀,你又看到了什么?(两个面,一条边)及时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3)紧挨着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形成三个面,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有三个面,三条棱)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2.汇报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3.汇报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4.汇报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和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汇报,并完成下面这几个问题:
(1)面的特征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长方体的棱的特征。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的顶点的特征。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大家的操作、讨论可以知道:(课件出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6.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图形。
(三)、汇报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P29例题2,昨天让同学们用学具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提问: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汇报下面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2.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让学生指出自己长方体的长、宽、高。
3.总结(课件出示填表内容)
四、反馈检测
1完成P31练习五T1。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综合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后反思:
教学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课件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已经见过的图形,自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特征,进而也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28 30和18 8和9 11和33 12和42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 dm、2 dm、4 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
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参考答案:
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
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
男生:48÷12=4(排)女生:36÷12=3(排)
9.(1)A (2)C (3)C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一)
4的倍数: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交流、倾听、分享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一张、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把小朋友和小朋友说的话多读几遍,并认真完成下列内容,不懂的要反复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很棒的!)
1.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尝试完成90页做一做第2题,同桌互相说说同分母分数相加和相减怎么计算?
4.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和分数有关的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精讲多炼
预习检查一:
1.(出示例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师:兰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饼,妈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3块饼,妈妈吃了1块饼,,也可以说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
师:张饼表示的是(生:把一张饼同时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三块也就是张饼)
师:张饼表示的是(生:把一张饼同时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一块也就是张饼)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两个问题吗?
出示: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师:怎样列式解答?
预习检查二: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1.涂一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圆里用红色表示爸爸的饼,用蓝色表示妈妈的饼。
2.说一说:请你根据所画的圆来说说怎么计算?请左边的同学说,右边同学说。
师:红色代表什么?(生:爸爸吃的饼)这1块表示(生:这张饼的)(生:有3个)
师:蓝色代表什么?(妈妈吃的饼)这1块表示(有1个)
师指涂色的圆,所以(生:3个加上1个是4个,也就是)
师:说说减法。
生:3个减去1个等于2个,也就是。
生:和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1个直接加起来,也可以把3个和1个直接减。
3.规范书写
4.归纳法则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师:为什么分母不变?请联系你所画的圆想一想。
生:把1个圆平均分成8份,平均分的总份数不变,分母也就不变。
师:不看图就看这几个分数想一想为什么分母不变?
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相同说明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母不变分数单位也不变,分子相加减,就是把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齐读)
5.即时练习
师:请同学们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下面各题。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习检查三:
要求:同桌互相核对答案,左边的同学对右边的同学说是如何计算加法的,右边的同学对左边的同学说是如何计算减法的?
比较:这两行的分数加法和减法有什么不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归类整理师: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