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经夏、商、西周历经一千多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历史转型,此时东周王朝衰微,诸侯各国各自为政,兼并天下。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在这五百多年里,涌现出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纵横家,史称诸子百家,涌现出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被后人总结,就成为成语典故。
有关春秋战国的成语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寓言故事的缩写,如“拨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如火如荼”、“退避三舍”等。
1、智子疑邻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寓意:
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而遭到了不同的对待;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对人不能持有偏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应该实事求是,决不能智子疑邻;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和听者的关系,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用现在的话说是“不要多管闲事”。
2、郑人买履
这个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寓意:
讽刺那些墨守陈规,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3、刻舟求剑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寓意:
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4、东施效颦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庄子·天运》。
原文: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寓意:
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好在哪里。不然,最终只会成为笑话。
5、邯郸学步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庄子·秋水》。
原文: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寓意:
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好在哪里。不然,最终只会成为笑话。
6、杞人忧天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列子·天瑞》。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寓意:
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意思还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7、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背景:
苏秦在秦国很不得意,貂裘破损,床头金尽。归家之后,又受尽家人白眼。好在他家富有藏书,从数十箱书中,拣出太公《阴符》之谋,头悬梁,锥刺股, 发愤苦读。一年之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可以出去游说各国君王了。
原文: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故事大意:
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成语是由“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组成。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先后上了十次,意见始终未被采纳。他穿的黑貂皮衣破旧了,百斤金属货币也用光了,生活费用失去了来源,只好离开秦国回家。他腿上缠着绑腿,脚穿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李,神情憔悴,面色黄黑,脸上显出羞愧的神色。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不下机迎接,嫂子也不肯替他烧火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讲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做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做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做儿子,这都是苏秦的过错啊。”当天晚上取出藏书,打开了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姜太公写的叫做《阴符》的谋略书,于是埋头苦读,选择精要处反复钻研。当读书困倦,睡意袭来的时候,他就用锥子猛扎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了脚跟。他说:“哪里还会有游说列国君主而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高位的呢?”经过一年,苏秦钻研有得,感觉良好,他说:“这下真能用来说服各国在位的君主了。”
8、狡兔三窟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原文: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故事大意:
冯谖生活无着,投靠孟尝君,完全未受重视。其后冯谖三歌长铗,改善了自己和老母的生活,也可看出孟尝君待门下是真诚的。到冯谖挺身自任,愿为孟尝君收债,已微露头角,所以孟尝君改容礼谢。冯谖问:“以何市而反?”问得好,其实心中早有主意。孟尝君答:“视吾家所寡有者。”答得妙,实际上是许他便宜行事。冯谖到薛,矫命焚券,为孟尝“市义”,奇峰突起。他返齐报命,虽竭力解释,孟尝君始终不悦,可见是不以为然的。后来孟尝君就国于薛,薛民百里相迎,孟尝君这才佩服冯谖市义是为他办了一件大好事。冯谖接着游说魏王,设法为孟尝君恢复相位;又为他谋画在薛立宗庙,使孟尝君终身无祸。三窟的经营,显示了冯谖确实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谋士。
9、唇亡齿寒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原文: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
故事大意: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10、惊弓之鸟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背景:
公元前241年,楚、燕和三晋这五国攻秦,牵头的是楚国,这时,春申君已在楚国做了二十二年的令尹。东方诸国连年受到秦的攻打,看不到何时才是尽头,于是决定联合出兵,作困兽之斗。“天下合从”,就在此时开始。春申君打算让临武君统兵,赵使魏加用“惊弓之鸟”作比喻,说临武君是秦的手下败将,不能担此重任,春申君不听。秦国开关迎战,诸侯兵败走,伐秦以失败告终,楚国也被迫把都城由陈(今河南淮阳)东徙到寿春(今安徽寿州),处境更加艰难。事实证明,魏加的预测具有先见之明的。
原文: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忘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寓意: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1、抱薪救火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三》。
背景: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有两条战线:一是硝烟弥漫的正面战场,一是外交战线上不见刀枪的战场。力量占上风的一方,在遭到坚强阻击时,往往也无法占领对方的城邑,它凭借军事优势,常想通过外交手段,迫使对方自动献出土地。劣势的一方,常可用积极抵抗而化解敌方的攻势。鹿死谁手,真难预料。在外交上,更要坚持原则,不能把敌方用武力得不到的土地拱手相送。割地求和,等于“抱薪救火”,只会使火势越烧越旺。坚持斗争,奋战到底,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原文:
华阳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授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寓意: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苏洵《六国论》中说到:“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2、南辕北辙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故事大意: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跑得快。我说:您的马虽然跑得快,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盘缠很充足。我说:‘你的盘缠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寓意:
做事成功,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大方向正确。方向对了,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由小到大,涓涓不息,汇为江河,成功定可预期。方向不对,南辕北辙,愈努力问题愈多,愈坚持错误愈大。
13、胡服骑射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二》。
背景: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顺应时势,推行改革,决定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前,赵国强邻环伺,形势严峻。对赵威胁最大的是近在肘腋的中山和匈奴。匈奴骑兵经常侵扰赵的边境。中山地虽不大,但也曾屡败赵兵,深入赵境。赵武灵王对此念念不忘,想通过胡服骑射来扭转被动局面。
什么是胡服骑射?胡服是把过去衣裳连体、一直拖到地面的服装,改为上穿短衣、下着分裆裤的衣服,骑射则是用跨马射箭的骑兵代替笨重迟缓的战车。实行胡服骑射后,很快就见到成效。赵连续击败北边的林胡、楼烦,几年后就灭掉中山,兵锋所及,所向必克,这就是这次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原文:
武灵王平昼闲居,……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大意:
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4、图穷匕见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三》。
背景:
荆轲是战国末年有名的勇士,由于田光的推荐,燕太子丹召见他,待以上卿之礼。后来秦将王翦破赵,兵临易水,燕国形势危急,太子丹要求他赴秦,劫持秦王。荆轲有所等待,迟迟未发。太子丹心情急躁,催促他及早上路。临行,太子和宾客都白衣素冠,在易水边为他饯别。他的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相和而歌。接着又唱出一曲《易水歌》,凄凉悲壮,流传千古。
荆轲至秦,持樊於期头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献给秦王。在献图地,荆轲副手秦武阳恐惧色变,荆轲谈笑自若,替他解释。在奉图的时候,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秦王拔剑击断荆轲左股,行刺的事遂告失败。陶渊明《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为荆轲的失败深致惋惜。
原文: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故事: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退避三舍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原文: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大意: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招待他,说:“公子如果返回晋国即位,那么将如何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奴仆,宝玉丝帛,君王已经有了,鸟羽、兽毛、象牙、犀牛皮,则是贵国的土产。晋国生产的这些东西,不过是贵国流散到晋国的剩余罢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好呢?”楚王说:“虽说是这样,您究竟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一旦晋、楚两国交战,在战场上相遇,那我将把军队后撤九十里。如果还得不到君王的谅解而退兵,那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弓箭,右手抚着箭袋、弓套与君王较量一番了。”令尹成得臣子玉请求楚王杀掉重耳。楚王说:“晋公子重耳志向广大严于律己,文辞华美而有礼节。他的随从态度严肃,待人宽厚,忠诚而能为主人效力。现在的晋国国君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均不得人心。我听说唐叔的后代,是姬姓中最后衰亡的,这大概要由重耳来重振国势吧!上天要振兴他,谁又能够废掉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有大灾难。”于是就把重耳送到秦国。
16、利令智昏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背景:
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
原文: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大意:
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平原君这个人,可以说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的一位洒脱、贤能的公子,但他却不能识大体。民间俚俗之语说“利益让聪明的头脑发昏”,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令赵国在长平一战中损失四十多万人,邯郸几乎沦陷。虞卿预计事态和情势的发展,为赵国出谋划策,多么巧妙啊!等到不忍看到魏齐被杀死,最终被困在了大梁,一般人都明白虞卿这样做是行不通的,何况贤能的人呢?但若不是虞卿处于穷困愁苦的地步,也不会因为写书而使自己名垂后世。
17、假途伐虢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年》。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大意:
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物啊!”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即使进谏,虞君不会听从的。”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虞公答应了,而且自己请求先去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就带兵进攻虢国。夏季,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灭亡了下阳。
18、卧薪尝胆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原文: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大意: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9、围魏救赵
这个成语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背景: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原文: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魏军。
大意:
后来魏国征伐赵国,赵国危险,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让孙膑做将帅,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刑罚幸而活命的人,不宜做将帅。”于是就用田忌做将帅,而孙膑做军师,坐在斗篷车里,专门替他出谋划策。田忌想带领军队前往赵国,孙膑说:“凡解开杂乱纠缠的东西不能握紧拳头使劲;劝解斗殴的人,不能插手搏斗、击刺。如能避实击虚,形势发展受到阻止,就会自我松解了。如今梁国攻打赵国,轻锐的士兵必定在国外竭尽其力,老弱的人必定在国内疲劳不堪;您不如带领军队急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空虚的地方,它必定舍弃赵国而救自己。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除了赵国的围困,又使魏国遭受挫败。”田忌听从了他,魏国军队果然离开了邯郸,跟齐国军队在桂陵交战,齐军大败魏军。
20、问鼎中原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原文:
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大意:
楚王征伐陆浑之戎,因而来到雒水,在周都城郊陈兵炫耀。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问鼎的大小与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持鼎者的德行,而不在鼎本身。从前夏朝,当它有德的时候,将远方的山川物产,都画成图,又用九州长官进贡的铜铸成鼎,并把图画也铸在鼎上,天下百物鼎上均已具备,这样人民就知道什么是神,什么是奸。因而人民入山林、涉川泽时,就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魑魅魍魉等鬼怪也不会再碰上。因而能上下协调,以接受上天的福佑。夏桀道德昏昧,九鼎被迁到商朝,商朝享国六百年。商纣王暴虐,九鼎又被搬迁到周朝。如果道德美善光明,鼎虽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再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光明品德的人,也是有时间的期限的。周成王把九鼎安放在郏鄏,占卜问得传世三十,传年七百,这些都是上天的旨意。周王朝的德行虽然已衰弱,但上天的旨意并未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问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