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人体68%的成分是水,普通人不吃饭可以活一个星期,不喝水3天就受不了了。因此,很多人把水看成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宝贝,不少健康指南上都号召大家每天喝8杯水,每杯8盎司(所谓8×8,总量大约2升)。
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几年前,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医学院的汉斯·瓦尔廷(HeinzValtin)博士突发奇想,打算调查一下这个流行说法的出处。他本人是一名资深肾脏专家,曾经写过两本关于肾脏与体液平衡的教科书。他运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查找了所有发表在正规科学杂志上的相关论文,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支持这个8×8的说法。
那么,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最有可能的源头来自60多年前发表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大约2。5升水,但这份报告同时强调,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的大部分水分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只有不到1升的水是喝来的。但是,后来很多所谓的“营养学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忽视了后面的这个补充说明。
还有不少营养学家坚称,大量饮水有助于缓解便秘。为了调查这个说法的可靠性,瓦尔廷招来一批成人志愿者,对他们的饮水量和排泄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对比,结果发现过量饮水对排泄状况没有显著的影响。
2002年,他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他在文章中指出,这个8×8的说法更像是一种迷信,缺乏科学依据。不但如此,这种做法很可能对人体有害,因为这会使人得“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这个病说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大概都记得小学自然课上做过的一个实验,把洋葱细胞浸入蒸馏水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会变大。如果换成盐水,细胞的体积就会缩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渗透压所导致的一种正常现象。
血液的渗透压可以用钠离子的含量来表示。如果钠离子低于每升135毫摩尔(135mmol/L),就会出现“低钠血症”。
当过量的水进入血液后,就会稀释钠离子,改变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水便在压差的驱动下进入细胞,使之扩张。一般的体细胞还好说,周围会有一定的空间供其扩展。脑细胞就不一样了。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排列十分紧密,几乎没有任何空间供它们伸懒腰。一旦过量的水分随血液进入脑细胞,便会产生可怕的后果。轻者会使人头晕、呕吐,或者产生幻觉,重者会使人昏迷、呼吸停止,乃至死亡。
今年初,一名28岁的加州妇女参加了当地电台举办的一次喝水比赛,获胜者将获得一台任天堂游戏机。结果,她在3小时的时间里喝了6升水,回家后呕吐不止,当晚死亡。
2年前,一名21岁的美国青年和人打赌做俯卧撑。为了增加他的体重,对方强迫他饮用了大量的水,没想到他却突然死亡,死因同样是水中毒。
近年来,“低钠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摇头丸的泛滥。这种兴奋剂能让人产生脱水的感觉,服用者会倾向于过量饮水,结果很可能比摇头丸更加致命。
不过,一般情况下,多喝几杯水不足以导致“低钠血症”,因为人体有一个严密而高效的平衡系统。成年人的肾脏每小时可以排出800~1000毫升水,也就是说,只要每小时喝水不超过这个量,一般就不会有问题。但是,人体内有一种激素,名叫“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又名“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阻止尿液生成的激素,目的是保存体内的水分。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长跑的时候,便会刺激下丘脑分泌“血管加压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肾脏的排尿能力甚至能够降到每小时100毫升以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饮水,患“低钠血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005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当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结束后,至少有13%的运动员患上了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
那么,每天到底喝多少水才合适呢?瓦尔廷博士认为,有一个可靠的指标,那就是“渴”。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你感到口渴再喝水,已经晚了。瓦尔廷博士认为这个说法不正确。正常人血液的渗透压变化2%就会有口渴的感觉,而医学上对“脱水”的定义是渗透压发生5%的变化。所以,口渴了再喝水,其实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