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我的前同事Lea和一位纽约米其林二星甜点师芮薇合伙开了一个高端蛋糕店,专门提供精品婚礼蛋糕。她们最贵的作品高达十万元人民币,客户是位亚洲富豪,但签了保密协议。
什么样的蛋糕能值十万元呢?在了解制作过程后,我才释然。这蛋糕与其说是蛋糕,不如说是一件翻糖雕塑作品。说起来和高级定制时装的道理是一样的,设计师的创意占了决定因素,剩下的则是耗时间的精细做工。两个因素加起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而为何需要这样的蛋糕出现在婚礼上,则是考虑到婚礼的整体规模与排场:漫长的仪式和过程,欧式古典宫廷式的宴会厅,只有翻糖精雕蛋糕才压得住场面,并且挺得过炫目的灯光照耀而不至于瘫软。
更重要的是,这蛋糕站在那里,要显得不多不少,不夺目也不寒酸,最好像空气一样,有了它,大家也不会注意到,没有它,又会觉得少了什么。
这正是理想中的奢侈品消费理念。在积极的意义上,奢侈品代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最高水准,把艺术、想象、设计、科技等一切手段集中在产品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甚至帮助开拓人的感官享受。
但现实中的奢侈品消费则变了味。有英国记者这样讽刺某些奢侈消费:看不出物质消费带来的愉悦,却能看出挣钱过程中的粗鄙。
对奢侈品的评价总带着这一抹难堪的灰色,大概和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目的“炫耀”相关。奢侈品除了提供极致享受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充当壁垒:曾经是贵族的特权象征——只有我能享用,你不能。后来演化成财富等级的护卫——只有我买得起,你不行。
这种炫耀的感觉在中国尤其强烈,可能跟奢侈品与中国普通产品的价格悬殊有关。拿皮鞋来举例吧。在欧洲,奢侈品牌牛皮鞋的价格是普通品牌牛皮鞋的三四倍,但在中国,一双法国、西班牙产的名牌牛皮鞋很可能是中国本土普通品牌牛皮鞋的15~20倍。在如此悬殊的价格面前,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若不是格外强大,是很难不流露出“炫耀”情绪的。
有朋友想买5万元左右的江诗丹顿,问我买哪一款最能升值。我很怕打击他的自尊,跟他说,喜欢哪款就买哪款吧。真实的情况是,5万元的名表,怎么可能升值?50万的能不能升值都说不定。这毕竟是消费品,就算是限量的,也是每年都量产的,每年都有新款的,你怎么能指望你买的这只就会成为50年后拍卖会上的宠儿呢?
我突然想起爱马仕从法国请来的皮匠,和卡地亚时间艺术展上从法国请来的钟表匠,在众多中国媒体面前,安静而投入地做着手中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手艺活儿。从他们恬静的面容上,你很容易推测出在度假季,他们很可能会休上三个星期的假,开着辆敞篷跑车去海边度假。当然,在欧洲有辆敞篷跑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是跟中国人买辆普通SUV的消费水平差不多,而去海边度假更是每个中产家庭都消费得起的享受。
但当一个中国消费者购买欧美品牌奢侈品的时候,就意味着你需要用人民币支付这些欧美产业工人以欧元、美元计算的中产生活,更何况还要支付天价的品牌推广成本和CBD高昂的店租呢?
经过这番思量再定睛选购奢侈品,若仍旧矢志不渝,那么至少这美轮美奂的物质带来的更可能是享受,而不是别人眼中的难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