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不丹王国被外界描绘成一个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对此我一直特别好奇。2009年我和马云等几个朋友花了5天时间专程到不丹王国去考察了解,找寻幸福的踪迹。
我们拜访了不丹王国的国师(第五任不丹王国国王的老师),一位穿着民族服装,手提电脑的现代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是一名哲学博士。不丹传统文化的神秘气息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气息,同时并存于这位长者的气质中,给人一种很特殊的磁场,吸引你去深入与之探讨。在不丹王国,国师还有一个身份——国家发展委员会主任,相当于副首相,同时兼任很多其他高级职务。他的学生,即现任不丹王国的国王,毕业于剑桥大学。
那次拜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师专门给我们作了一个报告,专题研究《国民幸福指数与国家的生存环境》。国师的研究报告让我们这些拜访者兴奋异常,因为它运用西方社会学的先进方法,以不丹国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实验,搜集、分析而得出一些有效的、可量化、可支撑的幸福指数模型。譬如,一个人在一个月内如果生气达26次以上,就会感觉不幸福。我们也一直在研究幸福问题,但缺乏量化数据的支撑和数学模型的界定。如何能通过一系列的数据体系来量化和界定?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经济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幸福?这一直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伦理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一开始我们都投赞成票,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幸福,但我们同时也坚持认为,经济发展还要兼顾到周边环境、道德伦理、文化传承,以及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国民的幸福感。
不丹王国是一个拥有73万人口的小国,人均GDP为2000美元。这个国家大部分是农业人口,大多吃素,主要吃辣椒和咸菜,整个国家也只有几架飞机,物质生活条件较差。但不丹非常重视他们的文化,更强调文化的独立性,认为自己的国家太小,一旦开放,可能很快会被外来文化吞没。为了保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不丹王国能在发展中延续自己的文化,他们不主张广泛外交,甚至对文化交流、旅游观光都有所节制。不丹谢绝背包客,每年最多接待三五千名客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强调环保优先,可持续、渐进式地发展经济。因此,不丹王国可能算是一个极端,物质生活有些匮乏,精神文化却保存完好。
不丹还有个独特之处,他们的公务员都非常优秀,我见到一个电视制作人,是美国伯克利学院的硕士,他告诉我不丹有1900位公务员,60%在国际名校进修过。正因如此,他们采用的这套数据化的管理体系,公务员团队就能领会执行。他们还有一个专门委员会,相当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督导各部门贯彻执行,定期评估指标达成情况。这些对不丹王国都是不可估量的财富。
不丹王国是一个宗教国家,民族比较单一,所有出国留学的人没有滞留的,即便贫穷也基本回来了。我很好奇,就去问询制片人,他跟我讲,原因在于“有方向感”,西方很好,可是人不知道往哪儿去;但是一回到不丹,“我看见经幡,看见寺庙,看见僧人,我就知道我在哪儿,要去哪儿,会怎么样”。他还说了一句话,“我们在不丹不需要谷歌,每个人都是谷歌,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要去的方向”。
在僧人比士兵多的不丹王国,安贫而乐道,却人人都有方向感,我很感动。当今社会很多人感到焦虑浮躁,容易失去方向感。“方向感”这三个字一直在我心里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