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在人们的印象中,王安石不仅刻板无趣,还是一个书呆子。其实,王安石有时候还是蛮有趣的一个人,比如他在洞房花烛夜做的事,就不是一般人干得出来的。
事情得从他23岁那年讲起。那一年他赴京赶考,来到一个名叫马家镇的地方,时值傍晚时分,该暂时停下长途跋涉的脚步,住店吃饭了。
晚饭后他信步走到街上,打算来个饭后百步走。但见不远的前方灯火辉煌,比白天还亮。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来到一大户人家门前,但见大门前灯火通明,高悬着一盏制作精美的走马灯,灯下站著一位50岁左右的老人。老人神态潇洒,气度不凡,与众人交谈着什么。
王安石见这走马灯有趣,便想走近细看,上前作了一个揖:“这位老人家您好,晚生这厢有礼了。贵府的宝灯,可以让我看看吗?”老人见他看起来像喝了点儿墨水的样子,便回了半个礼,其实不想搭理他。旁边的人不想让他难堪,就说我们员外今天高兴,摆下走马灯征联,你也许可以试一下。王安石用衣袖揩了揩眼睛,抬头仔细一看,灯中果然闪出一个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话说这个上联,乍看平淡无奇,实则平中见奇,居然把才高八斗的王安石难住了。为什么说平中见奇呢?奇就奇在三个“马”字和三个“灯”字,既有重字格又有连珠格,下联也应该这么对,才符合要求。平时对自己的文化水平颇为自负的王安石,想了半天都没想出合适的下联,暗暗佩服出联者的巧妙,情不自禁地叫道:“好对!好对!”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听见了,斜了王安石一眼,说:“既然好对,那你对呀。”王安石说:“我可没说好对,我是说好对……”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个走马灯上的上联,在王安石到来前两天就挂出来了,这个姓马的员外,也接待了不少应征者,但没有一个满意的。有的虽然勉强对出来了,可是拿给马小姐一看——这什么水平啊,垃圾一个!此时此刻,马员外见这年轻人虽未对出下联,却连连叫好,便看了他一眼,说:“老夫这个上联不限时日,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就什么时候来对,永远有效。”
回到旅馆,王安石几乎彻夜未眠,整个晚上都在想这个下联。只可惜考期临近,容不得他耽误时间,毕竟前途更要紧。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匆匆上路了。
对博学多闻、才思敏捷的王安石来说,这样的考试不过是毛毛雨,他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交了个头卷。他的快捷把主考大人惊呆了——老夫监考了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字,这么好的文章!马上传他来面试。
既然是主考官,当然不是吃素的,他指着厅前迎风飘扬的飞虎旗说:“老夫出一下联,你来对上联。”
一般人出联都是出上联,让人对下联,这个主考官却独辟蹊径,出个下联让人对上联。他出的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此联用了三个“旗”字和三个“虎”字,既用了重字格,又用了连珠格。王安石立时想起了那半副“走马联”,心中大喜,脱口而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主考大人见王安石不假思索便出口成章,对得又快又好,再一次被惊呆了——今年的魁首,就是这位奇才了!
考试结束,王安石离京返乡,想起走马灯给他带来的好运,打算去感谢一下。他特意来到马员外家,刚到门口,管家就把他认了出来,请他进了宅院。坐下没多久,马员外就问他下联想好了没有,王安石说好了好了,边说边写了出来:“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是有文化的人,一见就知道是“好对”,立即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择个吉日,就在这里完婚。
原来这个上联,是马员外的女儿出的——哪个对出让小姐满意的下联,小姐就嫁给他!
成亲那天,马府上下喜气洋洋,锣鼓喧天。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报信的来了:“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
所谓“琼林宴”,指专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喜上加喜,马员外笑得合不拢嘴,当即重开酒宴。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不由自主地要表现一下,就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然后他赶紧来到洞房。不是担心新娘子等急了,而是生怕新娘子不知道他有多厉害。他掀开新娘子的盖头,带着醉意说:“娘子,相公我刚才……”新娘子说:“你别说了,我已经知道了,你表现得倒是不错,但你离开古人而杜撰,怕是要遭人非议。”王安石大笑:“古无今有,古错我改,世道哪有不变不动的道理,否则这世界就没有进步了嘛……”
他没想到,新娘子居然一语成谶,若干年后,他变法失败,朝廷上下群起而攻之,给他罗织了数以百计的罪名,其中有一条就是“自比仓颉,妄造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