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王献之的自负-成长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孝武帝司马曜修了一座建康宫,主殿匾上要书写“太极殿”三个字,宰相谢安便把这件事交给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了。
  
  照理说,这可是一个无上光荣的政治任务,足可流芳百世。可王献之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不耐烦地一摆手,对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只好把匾原封不动地给谢安抱回来了。
  
  过了两天,王献之跟着谢安一起进宫办事,路过太极殿时,谢安忽然想起什么。他转过身,瞧瞧王献之说:“子敬啊,你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字题了吧。从前魏朝的韦诞他们,可就是这么干的。”
  
  王献之不高兴了,回答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说完,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谢安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说:“子敬真是孤高啊!”
  
  皇帝金銮宝殿上的御匾不肯写,哪儿才是王献之献墨宝的地方呢?
  
  一天,王献之外出时,忽然看上了北馆刚粉刷的一面墙壁,顺手抄起一把扫帚,用泥汁作墨,挥洒起来,每个字达一丈见方,一时观者如潮,让人叹为观止。又一次,王献之到外甥羊欣家,看到正睡午觉的羊欣身上穿着崭新的白绢裙,一时来了灵感,他抓起书桌上的毛笔,饱蘸浓墨,就在羊欣的白绢裙上狂草起来。羊欣醒来一见,喜不自胜,因为他躺着做梦时就得到了一幅艺术珍品。
  
  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经常会被拿出来跟他老爸作比较。有一次,谢安问他:“你的书法与你父亲比如何?”王献之很淡定地回答说:“本来就是各有千秋!”谢安又说:“外界的议论可并不这样看啊!”王献之哼了一声,轻蔑地说:“世上的人哪里懂得呢?”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张扬的个性,本真的自我,王献之走出了父亲王羲之的阴影,自创了一种非草非行的新书体,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在书法史上取得了“二王”并列的历史地位。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