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曾国藩:善莫大于恕-成长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所以老曾强调:“善莫大于恕。”
  
  曾国藩的宽恕之心是出了名的,最著名的当数曾国藩对于左宗棠的宽恕。事实上,左宗棠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但左宗棠有一个坏脾气,就是喜欢骂人,当年骂总兵叫樊燮“王八蛋”,事情闹到京城,皇帝下令要杀左宗棠,幸好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从中斡旋,左宗棠才死里逃生。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步步高升,但此时,左宗棠的高傲的性格也慢慢地显现了出来。
  
  左宗棠谩骂曾国藩,可以说到了不择时、不择地、不择人的地步。左宗棠有时在家里骂曾国藩“挟私”,结果家庭教师范赓听得都不耐烦了。他严肃地对左宗棠说:“您与曾公之间的矛盾,谁对谁错,鄙人不敢评论,但是说他‘挟私’,这话我可不爱听,虽未见过曾公,然而他的谋国之忠,有口能说,难道天下人都是佞人?”左宗棠出了家门,来到军营,“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但左帅下面的将领大多是曾国藩的旧部,尽管老板换了,但这些老部下还是非常认同曾国藩的为人的,碍于左宗棠是新上司,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但心中默念:“大帅自不快于曾公,斯已耳,何必朝夕对我辈絮?吾耳中已生茧矣。”
  
  左宗棠骂曾国藩,曾国藩知道左宗棠“朝夕诟詈鄙人”,有人提议曾国藩给左宗棠点颜色看看,不过曾国藩一直恪守自己的“敬恕之道”,他说自己是“拙于口而钝于辩”,“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
  
  后来左宗棠总督陕甘,担负镇压捻军的重任。西南各省本就是穷地方,根本不可能筹集到粮饷,筹集军需物资的重担就落在了曾国藩身上,但曾国藩都是尽职尽责,积极筹集粮饷,为左宗棠解决了后顾之忧。无论左宗棠如何骂,曾国藩都是相逢一笑,他曾经这样评价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的大度,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而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国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用他的宽恕、以德报怨,化解了左宗棠对他的敌意。曾国藩的这种容忍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