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芭芭拉·安吉丽思所著的《活在当下》被译成30余种文字,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该书中文版近日在国内面世。在这本书里,安吉丽思回顾了自己探寻快乐的历程,感悟到满意并不等于快乐。
凡认识我的人从不会形容我是个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小女孩。我父母的婚姻并不愉快,从孩提时代,我就想为母亲眼中的忧郁,父亲心中的迷惑和我自己的痛苦找寻答案。最让我小学老师讶异的,是我三年级时第一次写诗时,问道:世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快乐?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人生的意义,找不到答案让我异常失落。
没注意到自己已颇有名气了
在我的一生中,所有的事都得来不易,我总是必须先有所植,才会有所获,我的事业也不例外。
回顾过去,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凡事都必定全力以赴。其一,小时候,我多数朋友的家里都比我家有钱。真正需要的用品,我不曾缺少,但也从未尝过“拥有好多好多我想要的东西”的滋味。也就是说,如果我得到了什么东西,那一定是因为我努力付出过;其二,我决定更努力的原因可能是,我觉得自己的长相不太有魅力。
在我的事业刚起步时,我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打拼,忙得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已颇有名气了。直到几年前的一次姻缘,才使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命方向。当时我在电视台主持一个每天播出的节目,那天我和一个外地来的朋友一起开车去电视台,一进影棚停车场,她就看到有一堆“影迷”在等着我签名,她忽然咧嘴大笑:“芭芭拉,你真的梦想成真了。”之后,她语带关爱和赞叹地说:“你一定很快乐!”
愿望多,快乐少
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道窗帘忽地被掀开了。
那时,我看到自己的的确确完成了许多长久以来的梦想:我现在住的房子,比任何一个小时候玩伴住的房子都好;我有能力为自己买所有小时候买不起的东西;我可以送我妈妈到任何地方去旅游,那是从前她拉扯我的时候不可能负担得起的;我终于找到一个不论我多丑(即使是戴着眼镜、扎着马尾)都会爱我的男人。
然后看看现在,我正开着车子去录我的电视节目呢!可是检视内心深处,我看到一件可怕的事实——我不快乐。我很得意,我很满足,可是我不快乐。
随着时间流逝,我渐渐看到了真相。我不快乐是因为,我不曾让自己体验许多真实的片刻,那些无所为而为的片刻,那些不为工作目标忙碌的片刻,那些我简简单单就是待在个什么地方的片刻。如今,我拥有了从前想往的东西,但也明白:就算获得更多,我也不会快乐;如果我现在觉得不够,那么永远也不会够。
我决定牢牢记住这个领悟,我把它写在一张小卡片上,摆在我的镜子前,每天早上读它一遍:
什么时侯我才会觉得够了?
够了之后要做什么?
拿这几个大问题问问自己——如果你此刻觉得不够,什么时候才会够?在那之前,你得再赚多少钱、再累积多少成就?然后你要做什么?你的生命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有人告诉我,他们仅仅对自己提了这几个问题,就开始了一段长达数星期之久的自我探索历程。
满意不等于快乐
快乐与满意的差别在哪里?满意基本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代表完成了某件你有所为而为的事——一项计划、一次交谈、一顿美食。快乐则是比较倾向情绪方面的满足。当我在某本书的某一章里,写出了自己都叹为观止的字句,我会觉得很快乐;演讲后,有人前来和我分享感触,我感同身受,会觉得很快乐;我望着衣橱里的某件衣服,回想起曾经穿着它度过的一个有趣的夜晚,我会觉得很快乐。
我们都做过让自己很满意的事,然而不论我们再做多少,再体验多少的心满意足,我们都需要学会创造真实的刹那,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快乐的惟一源头,是拥有许多生命中真实的刹那。
快乐只存在每一个刹那的当下,也只在当下可得。快乐降临的那一刹那,绝不会是我们存心去寻找快乐的时候,因为一旦存心追索,我们的心就已不在“此时此地”,而是到“别处”去了。如果我们能让自己回到现在,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物,快乐便会不求自来。
假如你不学着享受你已拥有的一切,那么拥有再多,也不能带给你快乐。
如同圣经上所说:“除非你能像孩子们那样,否则你不能进天国。”
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