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地球上的星星经典台词
【第1句】:世界,随你的眼光而不同,你怎么看它,它就是什么。
【第2句】:这张桌子太小,容不下你们的想象力,搜索你内心的画面,然后画在纸上。
【第3句】:希特勒,万岁。
【第4句】:人类是盲目的动物,看不见美丽的东西,看不见感情。
【第5句】:一个才【第8句】:9岁的小孩,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基本的事情都不会做,同年龄小孩能轻松上手的事,他都不会,他吃了多少苦头,他的'自信心都被摧毁了。
【第6句】:每个小孩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但每个人都不顾一切地想把每根手指拉得更长,去啊,把手指拉断啊。
【第7句】:只知道东西的价钱,却不知道东西的价值,这种人有什么用?
【第8句】:很少人能跳出框框去思考。
【第9句】:关心,这是很重要的。关心有治病的效用,能缓解痛苦,让孩子觉得被需要。
【第10句】:在所罗门群岛,原住居民要砍伐树木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把树砍倒,他们只会聚集在树木周围,大声咒骂,过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了,它自己会孤独死掉。
【第11句】:陈腐是悲哀,新鲜带来喜悦,像刚出炉的面包香气四溢。
【第12句】:不要在人群中丢了我,我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第13句】:让孩子感觉被需要,拥抱,亲吻,让孩子感觉被关注。
【第14句】:让我们走出去,创造出一些不同的东西。用任何你感兴趣的,木头、石头、棍子。
关于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
老师讲的每堂课都很吸引我,课上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也知道接下来老师又会带给我们一场视觉大餐,老师又会推荐好看的电影了,我也很期待。
周六迫不及待的看《地球上的星星》,开始的时候,看到小伊桑的表现,我在猜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看到这个孩子的真实想法?他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才导致他有这样的表现?带着好奇看着,我才恍然大悟。
剧中的父母认为这是个竟争的世界,现在的分数便为将来,我看到了爸爸的认知: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妻子负责照顾家和孩子;孩子负责好好学习,当妻子和孩子出现的状况不是他所期望的样子时,他就去指责妻子和孩子。
我看妈妈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小伊桑生活和学习上事情的大包大揽,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时,她感到委屈,因为她为家放弃了事业。
爸爸妈妈以大儿子尤汉学习成绩优异而骄傲,他们觉得小儿子也应该像哥哥那样,这才是正常的,他们的基因是如此的好,伊桑学习不好,就是他不肯努力的结果,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所以父母决定把伊桑送到寄宿学校,严加管理,这孩子缺少的是“大棒政策”,可是伊桑的状态并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糟糕了。
当伊桑在学校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时,父母也不站在他这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我猜想伊桑的心是困惑的,恐惧的。得知父母要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他很委屈,他真诚的告诉妈妈他在努力的学习,却被父母无视。
伊桑没有办法学会,这真的不是他的错,可惜,父母并没有去听他内心真实的声音。被送去寄宿学校的伊桑绝望了,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放弃,他也放弃了自己,他与面的一切抗外着。
美术老师尼克姆的出现,告诉孩子们课上可以自由驰骋的想像,活出自己,尼克姆拯救了伊桑,他透过种种现象,找到了伊桑问题的根源,这是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他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真实的想法,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不给他们压力,让他们顺从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学习,享受生活。
当父亲打伊桑的时候,我的内心有愤怒、有指责也有对孩子的心疼,感受到了伊桑的委屈。当尼克姆给伊桑的父母讲所罗门群岛伐树事件时,我有自责、有羞愧,因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但我又有很庆幸,自己在从那个无知的意识里往外走着。我也感叹到,遇到尼克姆这样老师,是何等的幸运啊,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幸运,不是吗?想到这,我不禁有点小失落呢。
可是,转念一想,我又问自己:为何要把这种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呢?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就是孩子这样的老师啊?就等于把这份偶然变成必然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想到这里,心情瞬间好了,也增进不少继续努力学习的力量呢。
在剧中我也看到了孩子对爸妈的爱是那样的单纯真诚,虽然爸爸不顾及伊桑的感受,打他骂他不听他的解释,但伊桑仍然深爱着爸爸,爸爸明明是出差,却骗说不回来了,为了挽留爸爸,伊桑不停的认错,看到当时的他是恐惧和自责的,而爸爸还活在他对伊桑的不满中。当哥哥告诉他爸爸回来的时候,还在床上的伊桑,迅速冲到爸爸怀里撒娇,那一刻的爸爸也很享受这种亲情,孩子对父母的爱就是这么简单,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却附加了那么多条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扭曲的爱,是伤害!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校车的喇叭已在胡乱弹奏,妈妈慌慌张张地拉出伊夏,路上的一水洼坑映照着艳阳,伊夏一蹦,水星四溅。我想,这是伊夏特有的顽皮可爱与自由,在想象的世界里天马行空,鱼儿能在水中轮滑,行星相撞来计算乘法。
当伊夏屡屡闯祸,或约翰打输网球决赛时,父亲失望的嘴角、质问的眼神,都让我脑中浮现着这个词——控制欲。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完成他们不圆满的梦想,更是因为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一切模式化、条理化,他们的眼中似乎容不下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或也不想知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伊夏患有读写障碍。闹铃响起的第一声,以为熟睡的双眼却机械般地睁开,他们像机器人般按程序执行着一天的任务,不疏不漏,毫无情感。但当镜头转向伊夏时,无可掌控的自由与色彩又重现我们的眼前,他喜欢发呆幻想,喜欢不紧不慢,而这却令他与这竞争激烈的时代格格不入。父母希望能控制孩子好好上学,控制他规规矩矩成长,控制他成为医生、工程师或公务员,老师则希望能控制学生鞋子保持光可鉴人,控制他集中注意认真上课,控制他考试高分,而在这一系列的控制下,孩子本身似乎也希望控制自己,约翰在输掉比赛后的一句“sorry”不就在表达他无法控制自己成为赢家的歉意吗?叛逆期的我们,曾经多么讨厌被控制,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偶尔也会想,被控制着成长也没什么不好,起码仕途坦荡、衣食无忧。是啊,生活,就像是磨石刀,总能将我们变得平滑光整。有时听到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小论,我却在想,当孩子本身也已经开始害怕创新、害怕变化时,制度的改革又谈何容易呢?
控制欲的膨胀伴随的却是理解的缺失。他们只知道孩子破坏了他们的控制权力,却不愿了解导致这一后果的前因,是因为从不花功夫不努力,还是因为努力却还是难以完成呢?而不被理解的伊夏,似乎屡屡闯祸于课堂,直到被老师轰出罚站前一刻,伊夏向门边的同学发出胜利信号般的“yes”,我才明白那是他对达人不满的报复与宣泄,是他对被关注被理解的`渴望。
伊夏如同一只迷失在逃荒中的羔羊,看着家人在拥挤的狭缝中消失,他的焦急、慌张和无助,或许没被完全忽视,但父母将问题束之远方,难道就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吗?难怪如今的父母动不动就把难以驯服的孩子送出国,傻傻地以为问题的远离便是解决,却不知问题的根源还立于原地。
或打骂,或溺爱,这都是扭曲异化的关心,而孩子真正需要的关心,不过是能骑在爸爸肩上吃冰棍,能在发呆幻想时得到一点理解,能有面对面倾心交谈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强行将他们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只会造就复制人偶的时代。少一点控制,多一点理解,让地球上的星星都能闪耀自己的光芒。
教师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伊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处于最差的状态,因此受到老师、父母的责骂、歧视,以至于为了逃避非难而让哥哥写假条向老师请假,以便于他逃学,最后不得已而转学。
转到新学校后,伊桑依然是学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不能写好那些字母,他被老师打、罚站、罚跪等,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代课老师尼库巴教孩子们画画,发现伊桑不正常的状态后,他和伊桑的同学交流,和其他老师交流,通过分析伊桑的作业,他发现,并不是伊桑学习不努力、偷懒,而是因为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地球上的星星》的小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甚至是别人随意踩出的水纹和倒影。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发现了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影片中虽然过分夸张了社会的秩序和学校的规则,但小主人公伊夏特有的顽皮可爱与自由却演绎的生动真实,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孩子一样。面对如此特别、淘气的孩子有多少老师能耐下心来等待他成长?即使老师有这等教育意识,但也存在着影片中的教育尴尬:“你让一个一节课要教40个学生的老师怎样为其中一个特殊的学生设置教学呢?”当校长问尼克老师时,我同样也在问自己,很羡慕尼克老师不用做一年一个的速成课题,不用写无聊的手写教案,不用发无聊的广告,不用做很多和教育无关的事情。尼克老师面对校长的疑问,很有责任和担当的说,他每天会抽出【第1句】:2个小时单独帮助伊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尼克老师用行动和爱践行着教育者的职责,我佩服他面对质疑的坚持、欣赏他对教育的理解、更对他对孩子的点滴付出充满敬意!
当然,我也能理解伊夏爸爸的焦急与失望,伊夏爸爸虽然不懂教育,但他也是担心儿子的,他之所以一再给伊夏施压是因为担心伊夏今天的不努力会造成日后被社会的淘汰。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有责任感的老师,难免也会对后进的学生产生焦虑,我觉得这种焦虑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个不无责任感的老师是不会关心学生进步与落后的,只有一个把学生当自己孩子的老师才会因为付出后没有收获而失望、焦虑。这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通过影片的夸张演绎,特别是从孩子视角的镜头表现,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涤荡,这种焦虑的释放对孩子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伊夏因为大人的这种焦虑释放一度处在心理崩溃的边缘,就连伊夏哥哥——好好学生约翰在打输网球决赛时,面对父亲失望的嘴角、质问的眼神,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在大人担心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孩子未来是否可以适应,一味给孩子学这学那,让孩子会这会那的同时,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感受,电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面对班上听话的孩子,我们在尽职尽责的实施着教育,推进着孩子的进步,但当我们面对着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时,我们能否也像尼克老师一样,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呢?生活,就像是磨石刀,总能将我们变得平滑光整。当我们身边出现一块有个性的石头时,我想只要他本性纯良,我们就应不断调整自己,用耐心、爱心去接纳和包容,虽然他也许不能成为普遍意义上成功的人,但至少他是个健康快乐的人,也许正是这一份接纳和包容,说不定就能成就一个让世界惊艳的人。尼克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心理的接纳、教育的指导、信心的重塑,一切都是可行的,在接触家长中我也常发现像伊夏爸爸的人存在,对面孩子或打骂,或溺爱,这都是扭曲异化的关心,而孩子真正需要的关心,也许就是能骑在爸爸肩上吃冰棍,能在发呆幻想时得到一点理解,能有面对面倾心交谈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强行将他们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只会造就复制人偶的时代。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和自我探索,这种探索也许会走很多弯弯路,但正是弯弯路上的点滴感受,流连忘返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细节和美丽。少一点控制,多一点理解,让地球上的星星都能闪耀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小主人公伊夏会把相似的单词搞混了,他在“认字”过程中出了问题,在“阅读”和“书写”时,不能通过把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了解字的意思。在阅读和书写中存在障碍,即所谓的“朗读困难”。同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比一般人在绘画方面有更强的能力。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伊夏未能被父母理解;在学校教育中,老师没能根据他的问题对他进行辅导,而是不断地把他赶出教室,同时伴随着同学的嘲笑,渐渐地,伊夏从学不会转变成不想学,写假请假条,翘课……最后他遇到了他的伯乐尼克老师,在尼克老师的带领下伊夏最终克服了朗读障碍,并且在尼克老师组织的绘画比赛中战胜了尼克老师最终获得了绘画冠军的感人故事……
从这部影片中我在思考现在的教育,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应该怎么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一.受社会影响下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社会过重地强调竞争,而在无形中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关注。正如影片中尼克老师所说:“我知道外面是一个无情,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100分考了【第95句】:5分…【第95句】:6…【第95句】:7分,只要比别人差就是可耻的,对不对?看在老天的份上,你想一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只死想着要图和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然后忙着去修饰,让它们看起来更长。如果哪天手指头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沟通,给孩子建构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沟通。同时游戏也是增加父母与子女沟通的一个方式。两个人一起玩时,能帮助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而一个人在玩时,则能发挥它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作为我们的学生家长,你们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你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而教育所做的不是助其快快成长甚至不经意间压抑他们的成长,教育只是引导与发现,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野心强加于孩子!
二.学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现在更多地强调科学教育,而在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现在认识论一个特点就是把直观的经验提升到“知识”的水平,即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学生的任务就是获取知识,学校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结果,生动多样的教育过程就变成了客观的科学技术的灌输过程,教育成为科学化活动,教学效果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教授水平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电影中的主人公伊夏,就是由于其语言和文字理解能力的不足,导致他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这让我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再次的思考。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是确信每一个个体的认知能力是一样的,因为人具有“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就像是树植根泥土一样,只要给予同样的知识学习条件,学生就能实现相近的学习目标。但是由于遗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个体的认知能力还是存在差异的,面对这些“弱势”群体,班级授课制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它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成就了大多数人,而牺牲了他们,使他们成为“陪读”或是教育中的局外人。
三.作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做
尼克老师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的他的眼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他把字母写成反向,同一个词在一夜之中有不同的拼写,相似的字就会混淆…….所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错误,他是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
发现这一问题后,尼克老师首先是给伊夏树立信心,他在课堂上讲到:“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毕加索…….其实小时候都有读写障碍…….其实,在我们周围,是那些有许多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变了社会。最后鼓励伊夏说老师以前也和你一样,但是老师没有放弃,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尼克老师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夏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夏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克老师组织的学校绘画比赛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克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夏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伊夏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父母惊诧不已,伊夏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他的脸上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夏回家,伊夏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克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夏伸展着双臂,全身舒展向上,极其激动人心,我的热泪再一次流出。
伊夏成功了,这更是尼克老师的成功,正是尼克老师智慧地发现伊夏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才发掘了孩子的天性,发挥了他的特长。虽然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杰出物理学家,但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让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教书育人理念是否正确呢?是不是需要像尼克老师这样,慧眼识千里马,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