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国学修学堂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第1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做工的人要想做出好的器物来,就一定要先将他的工具搞好。
【第2句】: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自《论语·学而》。
凡是那些花言巧语,貌似可爱的人,很少有仁慈的。
【第3句】:食饣壹而鎇,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
出自《论语·乡党》。
食物腐臭变味,不吃;颜色不正,不吃;气味不好,不吃;烹饪方法不当,不吃。
【第4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自《论语·子路》。
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虑重重。
【第5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第6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干什么,如此这般的话,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第7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
君子知道的是义理,小人知道的是私利。要重义而轻利,不要唯利是图,只知道一心追求利益而舍弃了道义。
【第8句】:见利思义。
出自《论语·宪问》。
面对利益要考虑得当与否。日常生活中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可多考虑一下义的方面,即看这个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
【第9句】: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第10句】: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出自《论语·子罕》。
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说明一个人的勇敢如果不是为了维护正义,那就是匹夫之勇,这样的勇敢只是一种违法乱纪的野蛮行为。
【第11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出自《论语·宪问》
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第12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由此获得新的更深刻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了。
【第13句】:子曰:“君子不器。”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第14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第15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政事而又恪守信用,既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第16句】:席不正,不坐。
出自先秦《论语·乡党》。
席,草席。打坐的草席摆放不正,就不坐。这是孔子关于打坐礼仪的话。
为什么《论语》、《孟子》都是后期整理的语录体著作
谢邀答题,非常荣幸。《论语》、《孟子》并非孔孟 亲撰,乃是由其弟子或后辈们编纂而成,故称“记录体”。不知题主此题何意?崇儒或抑儒?不隐瞒地说,本人是反儒的,尤其反感“学而优则仕”一说。
孔孟儒学最显著的中心思想就是治人,即如何统治、压迫老百姓,使其为我所役。这种思想在古代对统治者治国理政或许起到一定正面作用。但对老百姓而言却被套上沉重枷锁,民心桎梏,无自我,无思想,只能为奴无法为人。所以我说儒学愚民,糟粕可憎。
孔孟儒学以孔为主、孟为辅。孔子最大的思想特点是媚君,努力宣扬忠君思想,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有道理吗?他奶奶的你要我死我就死?我吃你家饭长大的?你真要我死我就反抗杀你!孔子知道这番立论站不住脚,又说“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又拿父子伦理附会君臣伦理。但这话也站不住脚。谁家老爸吃饱撑的叫儿子去死?完全扯淡。
当然,儒家思想能够两千多年岿然不崩,确也有其精华的一面,不是我们说反就反得了的。在中国,反儒缺乏市场,很难一呼百应,甚至要被打屁股。我们的人文传统之一是尊老爱幼。毕竟孔老夫子是一位2000多岁老人家,我们应该尊重他。本文对事不对人,请各位大儒多多包涵。
读《论语》有什么好处
提升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以及写作和说话能力及为人处世境域。
请看图写诗或散文
青春逝远如离帆,回眸一望指弹间。
爱恨情仇终须去,仰天长啸天地宽!
如何写好散文
谢邀:
立意要鲜明,
形散意不散。
围绕中心写,
可引经据典。
词语要华丽,
联想要精选。
层次必分细,
语言务精简。
以上是自己的写散文心得,不当之处,请好友斧正。
怎么陪孩子学《论语》
先生问怎么陪孩子学论语?简单!有关论语的解析的书有售,最好是买一本经典注解的论语书籍,每天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学习并背会,在教自己的孩子,小孩子接受后,对论语有认识并喜欢上,亲子俩就可以以接龙的方式继续学习,爹表其文子述其理,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一定能学好,而且定能增进亲子关系。谢谢!祝健康平安!
《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论语》的语言,其主要特色,语言精练,用意深远;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论语》是谁编写的
《论语》是孔子及众门徒在孔子死后为纪念老师生前言行而共同著作的书。
《论语》在著作之初,是由仲弓、子游、子夏等人商量起草的,后联合孔子在鲁国的学生及再传弟子共同完成。
《论语》著作本身是为了纪念孔子,其文章内容精炼,思想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孔子贵为圣人,其对于众弟子的亲身教诲能流传世间至今可见,是天之幸事,难能可贵。
《论语》历来是古今学者必征之地。无论学识多少,此生不识《论语》,当为人生一憾。所以古今关于《论语》的著作点评浩如烟海。书的思想之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确是成就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什么有些人要学《论语》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我想学《论语》一方面是被孔子的个人魅力所倾倒,那种所谓“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也许是那种“鸟兽不可与同群”的汲汲于治世安邦的努力尝试吧。
另一方面,儒家专注于“入世”之说,但有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得自己琢磨。比如我之前觉得自己是小透明,没人想主动认识我,很是寂寞苦闷。后来看到《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也许自那天开始,我就不纠结于怎样讨别人喜欢,而是努力提升自己,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以上只是简单地谈了一下,有些地方可能不全面。总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