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原文
马永,齐人,为人贪,无赖[1],家卒屡空[2],乡人戏而名之“饿鬼”。 年三十余,日益窦[3],衣百结鹑[4],两手交其肩,在市上攫食。人尽弃之, 不以齿。
邑有朱叟者,少携妻居于五都之市[5],操业不雅。暮岁归其乡,大为士 类所口[6];而朱洁行为善,人始稍稍礼貌之。一日,值马攫食不偿,为肆人 所苦。怜之,代给其直。引归,赠以数百,俾作本。马去,不肯谋业,坐而 食。无何,资复匮,仍蹈旧辙。而常惧与朱遇,去之临邑[7]。暮宿学宫[8], 冬夜凛寒,辄摘圣贤颠上旒而偎其板[9]。学官知之[10],怒欲加刑。马哀免, 愿为先生生财。学官喜,纵之去。马探某生殷宫,登门强索资,故挑其怒; 乃以刀自劙[11],诬而控诸学。学官勒取重赂,始免申黜。诸生因而共愤, 公质县尹[12]。尹廉得实[13],答四十,梏其颈,三日毙焉。
是夜,朱叟梦马冠带而入,曰:“负公大德,今来相报。”既寤,妾举 子。叟知为马,名以马儿。少不慧,喜其能读。二十余,竭力经纪,得入邑 泮[14]。后考试寓旅邸,昼卧床上,见壁间悉糊旧艺[15];视之,有“犬之 性”四句题,心良其难,读而志之。入场,适是其题,录之,得优等,食饩 焉[16]。六十余,补临邑训导[17]。宫数年,曾无一道义交。惟袖中出青蚨[18],则作鸬鹚笑[19];不则睫毛一寸长,棱棱若不相识[20]。偶大令以诸 生小故[21],判令薄惩,辄酷掠如治盗贼[22]。有讼士子者[23],即富来叩 门矣。如此多端,诸生不复可耐。而年近七旬,臃肿聋胔,每向人物色乌须 药。有狂生某,锉茜根绐之[24]。天明共视,如庙中所塑灵官状。大怒,拘 生;生已早夜亡去。以此愤气中结,数月而死。
翻译
有个叫马永的,是齐地人。为人贪婪,是个无赖,家底终于被耗尽了,同乡人戏称他为“饿鬼”。到三十多岁时,日子更加艰难,衣服破烂不堪,常常两手交叉着搭在肩上,在集市上偷拿食物吃。人们都厌弃他,对他不屑一顾。
同乡有个朱姓老头,年少时携带家眷住在繁华都市,干着不正当的行业。晚年回到家乡,被士人大加非议。但朱氏修正品行,广做善事,人们开始稍有礼貌地对待他。一天,正赶上马永拿食物吃不给钱,店铺里的人不依不饶。朱氏可怜他,替他付了钱,把马永领回家,赠给他数百钱作本钱。马永拿去后,不肯自谋职业,坐吃老本。不久,本钱花光了,又重蹈旧辙。他惧怕和朱氏相遇,于是逃到临邑。夜晚住在学宫中,冬夜寒气袭人,马永就摘下圣人塑像冕冠上的玉串,烧了冕板取暖。学官知道后,大怒,要用大刑。马永苦苦哀求赦免,愿意为学官积蓄钱财。学官大喜,把他放走了。马永探得某书生家财殷富,便登门强行勒索钱财,故意挑动那人大怒,然后马永用刀自伤,诬陷那书生伤人,把他告到学官。学官勒索得重赂,才没把那书生除名。其他学生都很愤恨,共同告到县官那里。县官探访到实情,打了马永四十大棍,用枷锁锁住他的脖子。过了三天,马永就死在狱中。
这一夜,朱氏梦见马永穿戴整齐地进来,说:“我辜负了您的大恩大德,今晚来报答。”梦醒了,恰逢妾生了个儿子。朱氏知是马永转世,就给孩子起名叫马儿。马儿自小就不聪明,可喜的是他还能读书。二十岁时,朱氏竭力活动,才让马儿进了县学。后来,马儿去考试时,住在旅店里,白天卧在床上,见墙壁上糊满着旧时的八股文章,仔细一看,有《犬之性》的题目,心里感到很难作,就读完这篇文章并且记住了。进入考场,考的恰好是这个试题,马儿便把记忆的抄录下来,得了个优等,考中了。直到六十岁时,马儿才补了个临邑训导。做官数年,没有一个道义之交。要是从袖子里拿出钱给他,他就露出贪婪的笑容;否则,眼皮一耷拉,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好像不认识。县官偶而判令他对小有过失的学生进行轻罚,他就残酷掠夺,如同惩治盗贼。有要起诉学生的,就来叩门送礼。这样多次,学生们都不堪忍受。马儿年近七十,体态臃肿又聋又瞎,常常向人们索取能使白须变黑的药物。有个狂放的学生,折了茜根来哄骗他。天亮了,大家一看,马儿的胡须成了红色,就像庙中灵官塑像的模样。马儿大怒,要拘捕这个学生,而这个学生已经在前一夜晚逃走了。因为这个缘故,马儿恨气郁结,过了数月就死了。
注释
[1]无赖:指品格恶劣,强横无耻,放刁、撒泼等。
[2]屡空:常常贫困。《论语·先进》:“回(颜回)也其庶乎!屡空。”
[3]窭(jù据):贫困。
[4]百结鹑:即悬鹑百结之意。鹌鹑毛班尾秃,很像褴褛的衣服,因以悬 鹑、鹑衣形容衣服的破烂。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5]五都之市:五大城市,历代所指不同,此盖泛指繁华的都市。
[6]士类:即士人。所口:所诟病。
[7]临邑:此指邻近县城。临,邻。
[8]学宫:即文庙,亦为县学所在地。详前《金世成》注。
[9]“辄摘”句:就摘取圣人冠上的玉串以换取钱财,烧掉贤人手中的笏 板以取暖。圣贤,指孔子及陪犯的孔门高足弟子。颠,头。旒,冕旒,古代 王侯及卿大夫冕服(礼服)的冠饰。旒,玉串。煨,焚烧。板,手板,也叫“笏”。古时大臣朝见君主用以记事或指画,用玉、象牙或竹片制作。
[10]学官:清代县级学官为教谕。
[11]劙(lí离):割。旧时街头有一种泼皮乞丐常自劙头皮或胳膊,诬 人行凶以赖取钱财。
[12]公质县尹:大家一起到县令处评理。公,公众。质,质讼。县尹, 即县令。尹,原作“君”,据铸雪斋抄本改。
[13]廉:查察。
[14]邑伴(pàn 判):即县学。科举时代,学童考进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叫人泮。详前《婴宁》注。
[15]艺;制艺。即八股文。详前《陆判》注。
[16]食饩(xǐ戏):领取饩廪。谓成为廪生。详《考城隍》注。
[17]训导:清代县一级教官,教谕之副,从八品。
[18]青蚨(fú弗):传说中的虫名,也叫“鱼伯”。《搜神记》一三:“南 方有虫,名||,一名||,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 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 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 子钱,皆复飞归,轮转不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后因 称钱为“青蚨”。
[19]作鸬(lú 卢)鹚(zī兹)笑:以鸬鹚得鱼而喜,形容贪财者之笑。 鸬鹚,水鸟名,又名乌鬼,俗称“水老鸦”,栖息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 水捕食鱼类,渔人常用以捕鱼。《初学记》一九朱彦时《黑儿赋》:“忿如 鹤鸽斗,乐似鸬鹚喜。”
[20]“不(fǒu 否)则”二句:谓眯起双目,摆出成严的架势,象素不 相识一样。棱棱,威严的样子。
[21]大令:汉代县宫凡万户以上称令,以下称长,因多称县官为令,大 令是对县令的敬称。
[22]掠:搒掠,拷打。
[23]士子:旧时读书人的通称,即学子,此指县学生员。
[24]茜(qiàn 欠):茜草。根黄红色,可作大红色染料。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