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诗句】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出处】唐·杜甫《石壕吏》。
【意思翻译】我隔墙而听暴吏叱呼要人,老妇啼哭哀求。老妇说道:“有三个儿子已去邺城抗敌,一个儿子捎了信来,说他的两个兄弟已经战死。
【全诗】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鉴赏1】
前四句为本诗第一层次,点明官吏趁夜捉人之事。“暮投”有未晚先投宿之意,暗示出社会的不安定。“夜捉”点明频繁的抓丁充役已使人民变得厌烦,有所防备。“老翁逾墙走”一句更写出青壮全被抓去充军,已然扩展到老翁。以老翁的警觉写出了官府捉人的频繁。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是这首诗的第二层次,是老妇人的自述,她先述三男赴战,二男已死,一男偷生,再述家中更无丁壮,儿媳因哺乳也难从征,再叙自己虽然力衰,却愿从征。从老妇人的层层叙述中,可以看出县吏的一次次逼问,更可以看出老妇人曲意保全家人的苦心。最后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三层次,点明老妇被捉,儿媳悲凄,老翁孤单的离别情景,与诗句开头照应。
这首诗如实记录了县吏抓人充军的事实,全诗句句叙事,却在叙事中寄寓了作者分明的爱憎感情,叙写实事而善于剪裁,笔墨简洁洗炼。
【鉴赏2】
陆时雍评点杜甫《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称之为“去形得情”、“去情得神”,这涉及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 “形神”、“言意”之辨。具体地说,无论写人、写物还是写景,不能拘泥于对外形的摹写,而应写出其中的“意”、“神”。《石壕吏》写唐朝为补充兵力的不足,县吏下乡强行拉人,连老妪都不能幸免。作者没有详细叙述官吏搜查逼问、百姓鸡犬不宁的整个过程(即所谓“去形”),而是通过“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将官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强横气势,老妇孤弱无助、任人宰割的悲苦情态写得非常传神,其中的 “呼”、“怒”与“啼”、“苦”等字,尤为点睛之笔,再加上两个“一何”,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便寓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就是所谓“得情”、“得神”。笔墨简约凝练而形象如在目前,不着一情感词语而爱憎之情分明,正是得益于去形得情、去情得神之法。
关于“言意”、“形神”问题的基本理论,源于庄子的哲学思想。“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天道》),是说语词符号无法表达“意”的精髓,因此应该“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就要求在艺术创作中,写人写物不可拘执于形似,不为语言藩篱所束缚,而应“写其形,必传其神,必写其心”(陈郁《藏一腴话》),应“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这也就是去形得情、去情得神之意。杜甫正是摆脱了“吏夜捉人”客观场面的实际描绘,从“意”、“神”入手,因而才以一驭万,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懂得去形得情的艺术原理,我们也就能理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魅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没有形态的描写,却感受到作者前瞻后顾的神态,胸怀天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如大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