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4215”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集锦
(第一首)
一入军营便是家,少年立志振中华。
深山操演临风雨,大海漂流溅浪花。
勇斗雷霆描日月,饱尝霜雪揽云霞。
习成文武双全艺,不负乡亲敬我茶。
(第二首)
早岁从军别故乡,如今鬓发惹秋霜。
心存忧患常磨剑,身处和平莫忘枪。
劈海巡洋消阻遏,凌空翔宇为图强。
敢拼老骨擒敌去,护我中华万里疆。
(第三首)
巾帼汉子木兰花, 百姓心中七彩霞.
替父从军辞众老,为君征战保国家.
刀光血影十年久,雪地冰天万里遐.
将士身强多丧命,福星高照护英华.
(第四首)
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
牢记红梅迎冰雪,勤学翠竹顶骄阳。
深山大泽胸怀远,月黑风高体魄康。
多彩人生今上路,射雕响箭己开张。
(第五首)
此时相聚正初冬,鼓点频催泪欲从。
入伍持戈当好汉,牵驹上阵要冲锋。
英雄自古争年少,友谊从来重别逢。
只盼荣归携手日,欢声笑语不龙钟。
(第六首)
军旅戎装三点红,情深血热五年浓。
金戈铁甲将军梦,晋冀关山战士风。
豪气刚生身沐雨,才华初露技雕虫。
熔炉锻我凌云志,盛世驰骋似虎龙。
(第七首)
送君入伍设欢筵,半是祈福半是悬。
濠水戏波年少爱,球篮高耸友人传。
同学数载无穷事,插队时常醉共眠。
反帝反修南北共,知青战士永相连。
(第八首)
兜鍪加顶士为冠,征战何惊骨肉残?
鹰顾韬光须俟奋,鲸吞剑气御凌寒。
长兴汉鼎众开济,永葆江山治久安。
执锐披坚怀报国,从戎义胆与忠肝。
(第九首)
金戈铁马四十春,未忘初心义自真。
耳畔常闻军号响,心头总忆故人情。
风霜岁月磨筋骨,战友天涯泪沾襟。
脱下戎装兵味在,豪侠肝胆照昆仑。
从戎诗歌
尔本江东太平郎
尔将诗文换酒尝
三千六百五十日
尔望北江绛草荒
青灯燃,古卷黄
腹中经纶亘古断柔肠
一更天,三更凉
窗垣枯枝狸鸮号夜长
忆思量
曾记
蛮悍,胡骑卷沙山海摧崩
乱葬,金刀银钩血染关民
八千里江山拱手
三清尽毁,浮屠亦泯
由此,一十年北江沙场
多少忠魂埋骨他乡
几多谋臣魂绕边疆
国士无双
那日,八百里明月皓亮
书生负箧草履过大江
呼一声,吾辈!
胸怀昆仑代剑指沧桑
二十春秋伴圣贤
而今要将满腹豪情喝声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笔如刀,劈开胡道逶迤长
不入帷幄,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两阵前
白衣儒衫
一十九道围枰起手占天元!
看阵
旌旗战符重甲策马
两仪战阵胡首骑颠
黄沙卷、杀意延
方巾素裹,白衣换青衫
百步奔骑,一杆银弧尖
取首,定乾坤!
一颗头颅系马蹬
万军丛中银枪横
从此天下莫不尊
要知青衫是儒生
中军帐中歌舞升
推杯交盏过三更
胭脂桃花半褪衫
将军缘何叱喝声
步蹒跚,衣袂翻
打马拂风掠军幡
面南首,狐悲丘
十年茹血未曾愁
不知白衣为何忧
为何忧,何叹息
遥望南关恋依依
却是,有那人
一双纤手乱棋枰
三千青丝绕方巾
柔声燕语夺孔孟
弱柳扶腰香衣襟
可知,太平郎
为何渡了北江
为何赴了沙场
只为一句
送君南浦,举功不世登庙堂……
那年江东
一溪碧水,半壁青山
一个少年书生挂角青牛
一名二八小娘云篸水袖
偶会之于东桥,盼会之于西楼
对坐烟柳
伊之丰腴而郎之清瘦
伊之嫣然而郎之含羞
伊之红裙翠簪而郎之素衣长绸
美哉娇娘,夺春之娇红
雅哉君子,胜秋之清露
卸环佩,递绢绣,四目神游
江南柳绿燕成双
少年郎君凤求鸾
诗文做的三千篇
哪能换得珠花簪
锦匣配得玉箫
美人待嫁王侯
这般却是,书生有情,可奈家中却无半吊铜
那般如何,小娘默声,须知府门叩银漆珠红
市坊间,走卒冷语,伶人亦讽
巷深处,小娘吱唔,轻言不送
可叹,纵有千首诗轻万户侯
奈何,不敌万段丝帛雪花绸
世人言,有花堪折直须折
于是乎,书生负剑出江东
刀饮胡血
笔开苍穹
十载春秋
五花马,千金裘
锦衣踏马返乡游
请君暂上凌烟阁
书生已拥万户侯
牵思肠,二八佳人今何在
乡邻指,麻衣粗衫市井口
那年,儿郎出关,长剑当空斩胡颅
只为了,盼一朝巡马夸街,江东执手牵红袖
那年,小娘多姣,媚人狐党趋若鹜
却忘了,送君南浦伤之何,隔日醉欢王孙酒
残红吹尽,露水干流
伊人晓风残月池边暗柳
风雨萧萧,枯尽灯油
花落市井粗户生计难谋
一十年大梦初醒
少年郎斑白双鬓
红尘烟滚滚东去
恍惚间泪满衣襟
有道是
尔本江东太平郎
尔将诗文换酒尝
一怒红颜赴沙场
寂寂长夜亘古长
花开正红
堪折
何须折
摆了……
详说一首从军的诗句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送魏大从军》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词全文如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译文】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鉴赏】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关于古从军行的诗句
古从军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第3句】: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第1句】: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第3句】: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非常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第3句】: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