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优美句子

形容诸侯争霸的句子合集200条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绝句》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绝句》教学设计1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2句】: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3句】: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2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第3句】: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我想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2句】: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多彩的。有许多人歌颂过春天,有许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作。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它的题目是《绝句》(课件出示)

(板书:绝句,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老师书空)

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第4句】: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

(学生看后回答)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第1句】: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第2句】: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3句】: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体会一下。

【第4句】:对对子游戏。

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老师一起来对对子!

师:两个、对生:一行

师:黄鹂、对生:白鹭

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两句同上)

师生合作,师【第1句】:3句,生【第2句】: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第1句】:3句,女生【第2句】:4句。

【第5句】:师:好了,同学们,读得快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欣赏诗中的美景吧。

【第3句】:看图说话,领悟全诗。

【第1句】:同学们快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第2句】:感悟诗中的色彩。

师: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色彩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美丽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风景。

【第3句】:感悟前两句。

(1)师:今天老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认识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如果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醒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乐歌唱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见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翔,作者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美丽的一张画啊,你们喜欢吗?(生:喜欢)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意相通了,诗人也很喜欢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欢吧。

【第4句】:感悟后两句。

(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现在他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绝句》教学设计2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第2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第3句】: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第4句】: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第2句】: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第3句】:教学难点:

【第1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第2句】: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第4句】: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第1句】: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第2句】: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第3句】: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第4句】: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第2句】: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第1句】: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第2句】: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第3句】: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第1句】: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第2句】: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第3句】: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第4句】: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第1句】: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第2句】: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第3句】: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第4句】: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第1句】: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第2句】: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第3句】: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第4句】: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第5句】:配乐齐背古诗。

【第4句】: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第1句】: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第2句】: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第3句】: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第4句】: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第5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第1句】:背诵并默写《绝句》。

【第2句】: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第3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第4句】: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第6句】: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第1句】:导入

1、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他写的诗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

2、齐读诗题《绝句》。

【第2句】:自由读诗

要求:

1、坐姿端正,注意保护眼睛。

2、想办法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第3句】:检查读诗情况

1、指名读,生评价。

2、再指名读。

3、男生读、女生读。

4、齐读。

【第4句】:学习生字

1、诗句中的生字宝宝都会读了吗?

⑴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⑵ 开火车读。

⑶ 齐读。

⑷ 组词。

2、学写生字:

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中有两个生字长得非常像,是谁呀?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指导学写:含、岭。

【第5句】: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生字宝宝读好了,古诗是不是会读得更好呢?

2、指名读。

3、师生合作读。

3、齐读。

4、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了,不知小朋友读懂了些什么?

5、自由汇报:

随机指导读好第【第1句】:二句。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多么美的色彩、多么美的画面啊!谁来读读这两句。再齐读。

6、小朋友,这首诗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学生质疑、借助图画突破难点。)

⑴ 千秋雪:

(图片)大家看,这就是西岭(岷山),你们觉得它与别的山有什么不一样?对,这座山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杜甫称它为──千秋雪。

⑵ 窗含:

请小朋友看课文插图,诗人这时候是在哪里看皑皑白雪呀?是啊,诗人这时候坐在窗前,远望西岭上那千年不化的积雪。请大家读──窗含西岭千秋雪。

⑶ 东吴:

东吴是一个地名,它离诗人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可远了,你看,(指图)好像有一万里。所以说是万里船。

⑷ 齐读:

门泊东吴万里船。

⑸ 再读:

窗含西岭千秋雪,泊东吴万里船。

7、诗句的意思理解了,我们读古诗一定会更棒的!齐读。

【第6句】:体会意境

1、通过画面理解竟境:

⑴ 师配乐朗诵:

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像,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汇报。

⑶ 从这你可以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⑷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2、师:(配乐)是的,诗人杜甫出生在战乱时期,生活漂泊不定。直到48岁来到草堂的这段时间,生活才比较安定,心情也格外舒畅。阳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他循声望去,看到了树枝上嬉戏的黄鹂,翠绿的柳树,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这是一幅多么和谐优美的图画呀,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齐读。(动态课件)

3、让我们再一次与杜甫大诗人的心情融合到一块,拿起书来大声地读读这首诗吧。

【第7句】:背诵古诗

1、指名背。

2、齐背。

【第8句】:拓展

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篇。希望小朋友课后去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绝句》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常规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第2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3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

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

的意思。

教法设计

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

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

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新发展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第1句】: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第2句】: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第3句】: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第4句】: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第2句】: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

【第1句】: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第2句】: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第3句】: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第4句】:读词语。

【第5句】: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第6句】: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第7句】: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第8句】: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

【第1句】: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第2句】: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第3句】: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第4句】: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第5句】: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

【第1句】: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第2句】: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第3句】:师小结

【第3句】:布置作业

【第1句】:背诵并默写《绝句》。

【第2句】:给古诗配一幅画。

【第3句】: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第4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学生说说春天的发现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杜甫的资料

自由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并給生字组词。

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开火车读词语。

先读古诗,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回报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新发展

板书设计:绝句

(唐)杜甫

情: 愉悦、热爱大自然

画意: 彩画:黄 翠 白 青

动画:鸣 上

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设计5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第1句】: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3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1句】: 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第2句】:解诗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该属于哪一种?

【第3句】:认识作者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知识吧!(补充诗圣 诗仙 诗豪等知识)

四.精析古诗

【第1句】:读通古诗,纠正易错字

重点纠正“独”“鸳”“鸯”三个字

【第2句】: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纠正,学生自由

练习。

【第3句】: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美丽的春天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第4句】:总结感情

作者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喜爱、赞美)

《绝句》教学设计6

一,开篇揭题

同学们从小学古诗,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老师想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诗的意境

和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配上一首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指

名学生看图朗诵)

2,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唐诗——《绝句》(电脑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教学诗句

(一)读

1,请你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利。

2,检查:两个同学试读,纠正字音。

谁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3,再来细细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些字,词,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句打上" "。(二)交流

1,鸣:叫。

2,翠柳:碧绿的柳枝。

3,黄鹂:也叫黄莺,叫的声音很好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枝上鸣叫。

4,白鹭:也叫鹭鸶,能涉水捕食鱼虾。

5,上青天:飞上蓝天。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三)质疑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诗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万里船"就是东吴与成都相隔十分遥远,从东吴行船到成都经过了千万里路。

4,整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

三,根据诗的意境,想象作画,巩固理解

过渡:的确,这短短的一首绝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要是能用彩笔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请你边读诗边画画,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

1,学生作画。

2,指名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创作。(展示学生的画,请他对照着画面说出对诗的理解)

3,其他同学的画课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来。

4,看图背诵古诗。

(配乐)过渡:正如这位同学所画的那样,诗人从草堂向外远眺,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诗人把这动,静,远,近的景物描绘的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一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师生共同配乐背诵《绝句》。

四,了解作者及写诗的背景

1,关于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发问:作者是谁 为什么以"绝句"为题 等等。

3,教师讲解。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对唐诗的研究,不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通过课外的阅读,丰富知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一起来继承这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唐诗。

《绝句》教学设计7

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

⑴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⑵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⑷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⑴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⑵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⑶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⑷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

⑸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3、三读悟其情:

⑴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

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

⑵表演读:

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绝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3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第1句】: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导入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第1句】: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第2句】: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第2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第3句】: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第1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第2句】: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3句】:学习“鹂”、“鸣”、“翠”( 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4句】: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第1句】: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第2句】: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第3句】: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第4句】: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第1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第2句】: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第3句】: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4句】: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第5句】: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第1句】: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第2句】:学习“吴”( 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第3句】: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第4句】: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第5句】: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第4句】:想象诗句,吟诵诗句,感受美

【第1句】: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第2句】: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印记这种美,想像这种美,吟诵这种美吧!(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读,感受意境)

【第5句】:小结,诗的背景,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第6句】:巩固识字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第1句】:同桌互认字卡。

【第2句】:练习。才子才女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柳丝丝,黄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别具一格。泊 万里,驶之东 。千古佳句,万世称 。)

【第7句】: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绝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1句】: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第2句】: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第3句】: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第1句】: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第2句】:准备《月光》这首歌

教学过程

【第1句】:课程导入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边时,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第2句】: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

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

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读出豪放之气。

【第3句】:疏通字词,解释全诗

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

《绝句》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第3句】: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1句】: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第2句】:指句读“绝”。

【第3句】: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第4句】:扩词:绝技、绝活、绝招。

【第2句】:初读古诗

【第1句】: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第2句】: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第3句】: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第4句】:师生合作,接读。

【第5句】: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第6句】:指名一对同桌读。

【第7句】:男女生接读。

【第8句】: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第9句】: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第3句】: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第1句】: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第2句】: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3句】: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第1句】: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4句】: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第5句】: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第3句】:四句诗。

【第4句】:背诵古诗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齐诵。

【第5句】: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相信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

《绝句》教学设计11

【第1句】:设计理念、汲幽露以揉濯。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汲取文化精华,形成良好的素养。为了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大语文天地,我设计可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

【第2句】:活动目的,积水成渊蛟龙生。

【第1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背景等各种介绍,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第2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多媒体,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

【第3句】:课前准备,挖掘源头活水。

课前分成小组,发给各小组《唐诗三百首》等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收集。(准备时间二周)

教师准备:课件(配乐、烟花掌声等)

【第4句】:教学过程,任凭百舸争流。

(一)、以《绝句》为引子,激发兴趣。

【第1句】:播放部分诗作,设疑:是谁写的?写了什么?谁能背诵?全班抢答。

【第2句】:教师小结:中国文学博文精读诗词,语言洗练优美,乃是精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的世界,看看谁能够当上当代的诗仙、诗圣。

(二)、课件为载体激活知识。

课件按钮内容:诗海畅游、我的眼睛、智力冲浪、写一写、评一评。

诗海畅游:

【第1句】:背诗(并向学生讲解,本诗的精妙之处,也可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第2句】:读诗(读出情感)

我的眼睛:

学生谈自己对某一诗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感悟祖国语言的精妙。

智力冲浪:

看谁记得又快又多。(课件辅助)(现场)

写一写:

鼓励学生试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使学生深刻体悟到自己所学的卑微,决心努力。

评一评:

以评比为契机,激励学习,又学生推选出本节课的诗仙与诗圣。

【第5句】:课后延伸,涓涓细流入江海。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这节快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许多诗,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请同学们课后,多读更多的诗,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们将举行中华诗词知多少的活动,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走进我们文化长河,去寻找更多美丽发光的贝壳!

《绝句》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熟悉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秀丽,你们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风景啊?请同学们看屏幕:(揭题齐读)引导学生解题,介绍杜甫和古诗资料。(学生思考,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第2句】: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认读生字。

【第1句】: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感受,注意听准字音。

【第2句】:学生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可借助认字表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3句】: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第4句】:开火车认读生字。

【第5句】:小组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做好“汉字银行”统计。

【第6句】:生字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第7句】:自由背诵古诗。

【第3句】: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形声字,绝唱、杜绝。

鸣:左右结构,形声字,鸣叫、鸣笛。

含:上下结构,会意字,包含、含义。

令:上下结构,司令、命令。

岭:左右结构,形声字,山岭、群岭。

吴:上下结构,姓吴、吴国。

船:上下结构,学习“舟子旁”,木船、船家。

【第1句】:学生找出关键笔画,然后和教师一起书空。

【第2句】:学生先描写书上虚宫格内的生字,然后再书写在虚宫本上。

【第3句】:教师可把播放音乐作为对学生认真书写的奖励,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

【第4句】:学生互评,然后展示。

【第5句】:再写。

【第4句】:处理课后习题。

【第1句】:读一读,写一写。

【第2句】:找一找,说一说。

【第3句】:找出诗中意思相对的词语,说一说。

【第4句】:背一背对子歌。自己说一说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相对的事物。

【第5句】:作业。

【第1句】:背诵古诗。

【第2句】:巩固生字。

【第3句】:编个对子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看画吟诗,吟诗想画。

孩子们,我们已经会很多古诗,老师想考考你们。行吗?我们就来个看画想诗。看到这幅画,你会吟哪句诗?(课件出示)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能看画吟诗。古代的诗人更了不起,读着他们的古诗,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这就是诗中有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去,去欣赏诗中美丽的画面。

二.初读古诗,复习生字。

(出示整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绝句,这可是由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哦。

1.学生自读古诗。请你至少读3遍。第一遍读时,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第二遍读注意把诗读通顺,第三遍读,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诗的节奏,开始吧。

2.复习生字。(1)读生字。你看,可爱的黄鹂鸟带着生字宝宝来了,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逐一认读)。(2)读词:白鹭 包含东吴 西岭 停泊 漂泊 泊车泊船(把后面的四个词再读一读)猜一猜,你知道这里的“泊”是什么意思吗?

3.指名读诗:老师很想听你们读诗,你们能读给我听吗?(四人读,一人读一行——个别读——集体读。及时评价)。

4.认识诗人。你知道杜甫吗?(生介绍杜甫。)

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一千多年前,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加上草堂周围景色很美,他的心情特别好。一个阳春三月的一天,他看到了草堂附近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三.再读古诗,绘幅彩画。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边听边在脑子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看谁看到的画面最美,好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进美丽的草堂。(老师配乐朗诵。)师:孩子们,你乘着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

预设一:我好像听到了黄鹂在叫。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喜欢的话就读一读这句诗吧!

预设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鹭。(白鹭怎样飞上蓝天?说说白鹭飞翔时的样子。想象一下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自由地快活地飞翔,飞过——飞过——飞向蔚蓝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白鹭,你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感觉。)

预设三:我还看到了雪。(可提问:雪在哪?哪是怎样的雪?出示了西岭(岷山)的图片,让孩子们比较:“这座山与大家平时见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样?”因势利导:这座山海拔高、气温低,积雪终年不化,所以杜甫将它称之为“千秋雪。”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是啊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诗人把看到的景色当作了画框中的一样。所以就称“窗含西岭千秋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别样的美!谁来读?

预设四:我看到了船。(可提问:你知道船是停着的还是行驶的?船准备到哪里去?东吴离四川有多远?)

师:孩子们,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了杜甫草堂(音乐)那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他循声望去,看到了——不经意中又抬头看到了——这一切多么富有情趣,富有诗情画意啊!正当作者想着怎么写诗,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遥远的地方,看到了——低头又瞧见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优美的图画呀,诗人杜甫不禁诗兴大发,高声吟诵——齐读。(动态课件)

谁想当小诗人,再来吟诵吟诵,配上动作更好。(指导读)

四.拓展阅读。

师:透过杜甫这首绝句,我们欣赏了诗中的画,感受了诗中的情。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杜甫写的一首五首绝句。(出示〈迟山江山丽〉自己读一读吧。

1.朗读古诗。(自由读)谁会读?你就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小老师领读——齐读)默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向旁边的同学请教一下。

2.质疑问难。(预设一:“迟日”的意思:《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预设二:“融”什么意思?泥土湿润。)

3.理解诗意。展开你的想象,如果给你一支画笔,你准备画什么?

随机提问:你怎么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老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有兴趣的小朋友把这首诗里藏着的画画下来。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绝句》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第1句】: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第2句】: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第3句】: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第1句】: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第1句】: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第2句】: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第3句】: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2句】: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第1句】: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第2句】: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第3句】: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第4句】:请【第3句】: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第5句】: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第3句】: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第1句】: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第2句】: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第3句】: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第4句】: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第5句】: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第1句】: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第2句】: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第3句】: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第4句】: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第6句】:作业

【第1句】: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第2句】: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绝句》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第1句】: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第3句】: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第1句】: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第1句】: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绝句》。

【第2句】:板书课题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第2句】: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第3句】: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第4句】: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第5句】: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绝句》教学设计15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 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第1句】: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

【第1句】:导语 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第2句】:学生自读。

【第3句】: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第4句】: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第2句】:-【第2句】:-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第2句】: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3句】: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第1句】: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4句】: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第5句】: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第6句】: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第3句】: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4句】:表演情境

【第1句】: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第5句】: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绝句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3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第1句】: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1句】: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第2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1句】: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第2句】:学生初读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第3句】:指名读、齐读。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第3句】: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第1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第2句】: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3句】: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翠”。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汉字就像个成长的孩子。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4句】: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第1句】: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第2句】: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第3句】: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第4句】: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第1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第2句】: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第3句】: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4句】:汉字多变,汉字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也让我们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

【第5句】: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辗转)

【第1句】: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第2句】: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第3句】: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时“横”变成“提”。在虚宫格中书写。

【第4句】: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第5句】: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第4句】:感悟课题

【第1句】: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第2句】: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也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仅是一种诗的体裁。(课件:回到首页图,学习“绝”,使课的本身达到“扣题”的效果。)

【第3句】:学习“绝”(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

(“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课件:【第1句】: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第2句】: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

【第5句】:想象诗句,感受美

【第1句】:真是妙啊,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整首诗,恐怕我们的脑中不停的闪现的就只有一个字——美。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这种美,印记这种美,吟诵这种美。(生配乐读,想象画面)

【第2句】: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第3句】:练习。(才子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翠柳丝线,黄鹂悠鸣。一行白鹭,志向青天。雪岭含窗,别具一格。泊船万里,驶之东吴。千古佳句,万世称绝。)

【第6句】: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绝句教学设计篇2

活动目标

【第1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数字在诗中的独特含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第2句】:培养幼儿根据古诗的韵律有表情的朗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第1句】:图片:黄鹂、白鹭。

【第2句】: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图片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白鹭、黄鹂。

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第2句】:理解古诗内容

【第1句】:结合图片提问

(1)小朋友看一看有几个黄鹂鸟呀?(两个黄鹂)

再看看有多少白鹭呢?

【第2句】:老师朗诵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一个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3)“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船。

【第3句】:学习古诗

【第1句】: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第2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

上:飞上;

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泊:停泊、停靠。

【第3句】:启发幼儿学习用古诗的.韵味有表情的朗诵。

【第4句】: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第5句】:幼儿欣赏配音朗诵,学会有表情的跟诵。

【第3句】:结束

幼儿两人之间相互朗诵,感受古诗韵律。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常规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第2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3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法设计

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

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第1句】: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第2句】: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第3句】: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第4句】: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第2句】: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

【第1句】: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第2句】: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第3句】: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第4句】:读词语。

【第5句】: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第6句】: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第7句】: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第8句】: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

【第1句】: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第2句】: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第3句】: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第4句】: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第5句】: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

【第1句】: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第2句】: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第3句】:师小结

【第3句】:布置作业

【第1句】:背诵并默写《绝句》。

【第2句】:给古诗配一幅画。

【第3句】: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第4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情:愉悦、热爱大自然

画意:彩画:黄翠白青

动画:鸣上

《绝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第1句】: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咏柳》。

【第3句】: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第1句】: 谈话激趣:同学们,春天到来时,天气转暖,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又飞回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春天是这样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

【第2句】: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咏柳”即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第2句】: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第1句】: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2句】: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3句】: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

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第3句】: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第1句】:学习第【第1句】:二句诗。

(1)自由轻声朗读第【第1句】: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儿童坐在一棵柳树上吹着竹笛)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

(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第1句】:二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

(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

【第2句】:学习第【第3句】:四句诗。

(1)指名读第【第3句】: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

(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

(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

(二月春风)

(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

(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

(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6)谁能说说这两句的诗意。

【第4句】:指导朗读,背诵

【第1句】:教师范读。

【第2句】:同桌对读。

【第3句】:指名读。

【第4句】: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背诵。

【第5句】:小结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绿的柳树,就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所以许多诗人都写是赞美杨柳。诗人赞美杨柳更为奇特,从“树——枝——叶”联想到“碧玉”“绿丝涤”,最后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风把这剪刀裁出满树又细又嫩的柳叶。

【第6句】:扩展升华

诗人描写的柳树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树又是怎样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第1句】:指导学生认识、会写“绝、鸣、岭、泊”4个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并会默写。

【第3句】: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导入

【第1句】:指名背诵《咏柳》。

【第2句】:全班齐背《咏柳》。

教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春天柳树的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诗《绝句》。

【第3句】: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时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第2句】:指导自学(按上节课的方法学习)

【第1句】:自读古诗,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诗句。

【第2句】:边读边想:诗人看到一幅怎样的画?画上有些什么?

【第3句】:同桌交流。

【第3句】:合作探究,质疑释惑

【第1句】:齐读第【第1句】:二句,想想这两句描写了怎样美妙的画面?

【第2句】:指名读第【第3句】:四句,说说这两句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教师指导:诗句中的一个“含”字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屋子里向远处眺望。这窗户好像画框,远处的山,门前的大船,都镶嵌在画框里。诗人写得多妙啊!

【第4句】:朗读感悟,欣赏体会

【第1句】:指导朗读。

朗读这首诗时语调要轻松,要突出重音:鸣、上、含、泊、千秋、万里,要边读边想像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

【第2句】:体会诗歌意境。

【第3句】:体会语言特色。

【第4句】:体会诗歌节奏。

读中体会。

【第5句】: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画面有声有色,充满生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你能体会得到吗?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绝句》教学设计2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第1句】: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3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1句】: 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第2句】:解诗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该属于哪一种?

【第3句】:认识作者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知识吧!(补充诗圣 诗仙 诗豪等知识)

四.精析古诗

【第1句】:读通古诗,纠正易错字

重点纠正“独”“鸳”“鸯”三个字

【第2句】: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纠正,学生自由

练习。

【第3句】: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美丽的春天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第4句】:总结感情

作者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喜爱、赞美)

《绝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1句】: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第2句】: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第3句】: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第1句】: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第2句】:准备《月光》这首歌

教学过程

【第1句】:课程导入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边时,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第2句】: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

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

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读出豪放之气。

【第3句】:疏通字词,解释全诗

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

《绝句》教学设计4

【第1句】:教材分析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第2句】: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读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诗的对子对照格式。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第3句】: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3句】: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第4句】:教学过程:

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愿意去吗?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读一首好诗,要注意始终个别重点难字的读音,因此在讲授认读生字中,采用我校识字方法,带拼音读字——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去拼音读字(开火车)——闯关小游戏。在这五个字中,其中“鹭”是学生难识字,先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最后总结“鹭”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声旁形旁加深对它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找一找除了“鹭”,本科还有哪个字也是形声字呢?激发学生在此识字的兴趣。

(三)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在熟读了古诗的基础上,我会问学生:如何能读好一首古诗?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通过想象画面、读好诗的停顿和语气。

我让学生再读古诗,逐句展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踊跃说“两只黄鹂、翠柳”在学生说完想象之后再出示图片,并试图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季节呢?”“春天”“春天很美,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再读一遍”。

本诗中有很多数量词。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该诗被奉为千百年来的蒙学读物,数量词不可不讲。除了第一句的“两个”在第二行还有“一行”,我注重让学生展开想象,一行白鹭是几只呢?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同学学生用手比划,体现出白鹭排列有序、渐行渐远。

头两句讲完,问孩子“你喜欢对对子吗”通过教师引导“两个对一行”让孩子自己说出其他的对子“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学生便会感叹说原来诗不仅美,而且上下俩句还很工整,体会诗的对照形式。

本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白、青、翠、黄。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本诗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还让我们听到了,哪个词体现的?学生会快速说第一句的“鸣”字,教师可以播放黄丽得叫声,让学生感受黄鹂欢快美丽、叽叽咋咋、一唱一和的叫声。最后让学生头脑想象着画面,齐读这两句描写春天美丽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点讲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岭/千秋雪,通过激发学生回答出“雪是从窗户外看到的?”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采取反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选择窗含”,这时有些孩子就会说出“这千秋雪好像一副画印在了窗户上,所以含用的好”,这样学生通过体会“含”字,能够真切的感受诗的美!

(四)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学生先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伴随着古筝声,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配诗。这样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窗虽小,因“含”着,千年积雪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久远;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向往和平的抱负!。

(五)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出示“含、吴、鸣”,写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共同特征都有一个“口”,但随着“口”的位置不同,写的大小胖瘦大相径庭。通过学生发现总结出“口在上下时,要写的扁胖一些;口在左边时,占格往上一些,写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结构,因此观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间的撇是竖撇,想弯弯的柳枝一样。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伴随梅花三弄古筝声让孩子书写。最后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并评价。

总结:这首诗虽短,但其境无穷。四句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引导学生通过齐读领悟诗中意境。

【第5句】:板书设计:

绝句

形声字:鹭、岭 含 吴 鸣 柳

《绝句》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熟悉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秀丽,你们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风景啊?请同学们看屏幕:(揭题齐读)引导学生解题,介绍杜甫和古诗资料。(学生思考,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第2句】: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认读生字。

【第1句】: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感受,注意听准字音。

【第2句】:学生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可借助认字表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3句】: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第4句】:开火车认读生字。

【第5句】:小组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做好“汉字银行”统计。

【第6句】:生字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第7句】:自由背诵古诗。

【第3句】: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形声字,绝唱、杜绝。

鸣:左右结构,形声字,鸣叫、鸣笛。

含:上下结构,会意字,包含、含义。

令:上下结构,司令、命令。

岭:左右结构,形声字,山岭、群岭。

吴:上下结构,姓吴、吴国。

船:上下结构,学习“舟子旁”,木船、船家。

【第1句】:学生找出关键笔画,然后和教师一起书空。

【第2句】:学生先描写书上虚宫格内的生字,然后再书写在虚宫本上。

【第3句】:教师可把播放音乐作为对学生认真书写的奖励,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

【第4句】:学生互评,然后展示。

【第5句】:再写。

【第4句】:处理课后习题。

【第1句】:读一读,写一写。

【第2句】:找一找,说一说。

【第3句】:找出诗中意思相对的词语,说一说。

【第4句】:背一背对子歌。自己说一说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相对的事物。

【第5句】:作业。

【第1句】:背诵古诗。

【第2句】:巩固生字。

【第3句】:编个对子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看画吟诗,吟诗想画。

孩子们,我们已经会很多古诗,老师想考考你们。行吗?我们就来个看画想诗。看到这幅画,你会吟哪句诗?(课件出示)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能看画吟诗。古代的诗人更了不起,读着他们的古诗,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这就是诗中有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去,去欣赏诗中美丽的画面。

二.初读古诗,复习生字。

(出示整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绝句,这可是由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哦。

1.学生自读古诗。请你至少读3遍。第一遍读时,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第二遍读注意把诗读通顺,第三遍读,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诗的节奏,开始吧。

2.复习生字。(1)读生字。你看,可爱的黄鹂鸟带着生字宝宝来了,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逐一认读)。(2)读词:白鹭 包含东吴 西岭 停泊 漂泊 泊车泊船(把后面的四个词再读一读)猜一猜,你知道这里的“泊”是什么意思吗?

3.指名读诗:老师很想听你们读诗,你们能读给我听吗?(四人读,一人读一行——个别读——集体读。及时评价)。

4.认识诗人。你知道杜甫吗?(生介绍杜甫。)

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一千多年前,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加上草堂周围景色很美,他的心情特别好。一个阳春三月的一天,他看到了草堂附近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三.再读古诗,绘幅彩画。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边听边在脑子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看谁看到的画面最美,好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进美丽的草堂。(老师配乐朗诵。)师:孩子们,你乘着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

预设一:我好像听到了黄鹂在叫。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喜欢的话就读一读这句诗吧!

预设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鹭。(白鹭怎样飞上蓝天?说说白鹭飞翔时的样子。想象一下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自由地快活地飞翔,飞过——飞过——飞向蔚蓝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白鹭,你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感觉。)

预设三:我还看到了雪。(可提问:雪在哪?哪是怎样的雪?出示了西岭(岷山)的图片,让孩子们比较:“这座山与大家平时见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样?”因势利导:这座山海拔高、气温低,积雪终年不化,所以杜甫将它称之为“千秋雪。”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是啊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诗人把看到的景色当作了画框中的一样。所以就称“窗含西岭千秋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别样的美!谁来读?

预设四:我看到了船。(可提问:你知道船是停着的还是行驶的?船准备到哪里去?东吴离四川有多远?)

师:孩子们,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了杜甫草堂(音乐)那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他循声望去,看到了——不经意中又抬头看到了——这一切多么富有情趣,富有诗情画意啊!正当作者想着怎么写诗,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遥远的地方,看到了——低头又瞧见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优美的图画呀,诗人杜甫不禁诗兴大发,高声吟诵——齐读。(动态课件)

谁想当小诗人,再来吟诵吟诵,配上动作更好。(指导读)

四.拓展阅读。

师:透过杜甫这首绝句,我们欣赏了诗中的画,感受了诗中的情。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杜甫写的一首五首绝句。(出示〈迟山江山丽〉自己读一读吧。

1.朗读古诗。(自由读)谁会读?你就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小老师领读——齐读)默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向旁边的同学请教一下。

2.质疑问难。(预设一:“迟日”的意思:《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预设二:“融”什么意思?泥土湿润。)

3.理解诗意。展开你的想象,如果给你一支画笔,你准备画什么?

随机提问:你怎么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老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有兴趣的小朋友把这首诗里藏着的画画下来。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绝句》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绝句》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鹭、含、岭、泊、吴”这几个汉字,会写八个汉字。

2.感情朗读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第1句】:回忆背诵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揭题: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绝句,指名读

3.理解“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言(七言)绝句。

4.了解诗人杜甫:又称“诗圣”,在成都待过,那儿有“杜甫草堂”,此诗是战争平息后重回成都写下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

【第2句】:自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帮助纠正

2.指名展示读,倾听,纠正

3.齐读

【第3句】:学习诗句,朗读感悟

(1)

1.默读,想想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2.边读边想像:

在蓝天的映衬下,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描述:两个黄鹂唉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轻盈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切显得多美啊!

3.看到这样的景色,此时诗人杜甫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4.是的,他被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充满了愉悦。

5.朗读体现

(2)

1.诗人在明媚的春光里还看到了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第2句】:为什么会看到千秋雪?

(诗人透过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岭雪山,山顶上的积雪长年不化,诗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第3句】:要开往远方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诗人的家门口,理解:停泊

【第4句】: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诗人的窗前,即将远航的船只静静地听在门边,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没有战争,人们和平地生活,让他快乐而欣慰,经历了战争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内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第5句】:朗读体现

【第6句】:试着背诵

【第4句】:总结延伸: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走进更丰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第5句】:指导写字

【第6句】: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本课教学下来,有这样几点感受:

【第1句】: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但介绍过多、过细,学生易游离于书本。

【第2句】:诗句意思的理解不可过于死板,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用自己的话讲通顺、讲明白即可。有些学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诗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让诗意明白。这点要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第3句】:要引导学生多读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放开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绝句》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第1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数字在诗中的独特含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第2句】:培养幼儿根据古诗的韵律有表情的朗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第1句】:图片:黄鹂、白鹭。

【第2句】: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图片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白鹭、黄鹂。

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第2句】:理解古诗内容

【第1句】:结合图片提问

(1)小朋友看一看有几个黄鹂鸟呀?(两个黄鹂)

再看看有多少白鹭呢?

【第2句】:老师朗诵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一个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3)“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船。

【第3句】:学习古诗

【第1句】: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第2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

上:飞上;

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泊:停泊、停靠。

【第3句】:启发幼儿学习用古诗的韵味有表情的朗诵。

【第4句】: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第5句】:幼儿欣赏配音朗诵,学会有表情的跟诵。

【第3句】:结束

幼儿两人之间相互朗诵,感受古诗韵律。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3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第1句】: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导入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第1句】: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第2句】: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第2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第3句】: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第1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第2句】: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3句】:学习“鹂”、“鸣”、“翠”( 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4句】: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第1句】: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第2句】: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第3句】: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第4句】: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第1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第2句】: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第3句】: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4句】: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第5句】: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第1句】: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第2句】:学习“吴”( 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第3句】: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第4句】: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第5句】: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第4句】:想象诗句,吟诵诗句,感受美

【第1句】: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第2句】: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印记这种美,想像这种美,吟诵这种美吧!(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读,感受意境)

【第5句】:小结,诗的背景,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第6句】:巩固识字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第1句】:同桌互认字卡。

【第2句】:练习。才子才女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柳丝丝,黄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别具一格。泊 万里,驶之东 。千古佳句,万世称 。)

【第7句】: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绝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生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句】:积累咏春的诗句。

【第4句】:巧妙记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5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录音带、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语。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的情景。那春天拂晓在作者笔下是

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些古诗。

【第2句】: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第1句】:学生试读古诗,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知 晓 眠 闻 落

【第2句】:根据拼音试读生字,学生自己指出在读音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3句】:检查认字情况。(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抽出学生读。

【第4句】:只认识这些字还不够,还要记住字形。在记字形时要讲究方法,同学们有哪些好方法请说出来。

【第5句】:记往了这些字形,那就要会写这些字。教师在黑板上写这些字,

学生仔细观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晓、 闻、 眠、 落、

【第3句】:朗读指导。

【第1句】: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然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老师出示课文插图,并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进行示范。学生听一次后,请想想你联想到了什么?

【第2句】:在朗读时,语速成稍慢,学生跟着朗读诗歌。

【第4句】:扩展活动。

永春的诗不少,学完《春晓》后,请再积累几句写春的诗句。

等闲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第二课时

【第1句】:导语。

我们刚学了一首写春的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唐诗《绝句》。

【第2句】:初读课文。

【第1句】:听课文录音。

【第2句】: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第3句】:学生试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第3句】:学习本课生字。

【第1句】:自学生字。

【第2句】:检查自学效果。

(1)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

丽 泥 沙 暖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的?

【第3句】:认读并练写这几个字。

【第4句】:老师指导在田字格中练写。

【第4句】:指导朗读,背诵。

【第1句】:刚才同学们从画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那么就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喜欢、赞美)

【第2句】:还要注意诗的节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5句】:总结课文。

【第1句】:这首诗中写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风 花草、 冻土、 燕子 鸳鸯

【第2句】:从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热爱春天的感情

《绝句》教学设计10

【第1句】:教材分析:

【第1句】:[注释]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第2句】:[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第3句】:[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第2句】:教学目标:

【第1句】: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

【第2句】: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第3句】: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第3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第4句】:教学准备:

【第1句】:多媒体课件。

【第2句】: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第5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

【第1句】: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第2句】: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

【第1句】: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第2句】: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第3句】: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第4句】: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第5句】: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第6句】: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

【第7句】:学生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考诗句的含义。

【第8句】: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第9句】: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第10句】: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学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学生学唱的愿望。)

(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学生唱诗:

【第1句】: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第2句】:自由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

【第3句】: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

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第1句】: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

【第2句】: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第3句】: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第4句】: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主义。

【第5句】:出示小红旗,鼓励学生课外积累。

【第6句】:设计意图: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中,我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第2句】:三首,了解更多诗人优秀的诗作,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此时,再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就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绝句》教学设计11

一,开篇揭题

同学们从小学古诗,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老师想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诗的意境

和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配上一首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指

名学生看图朗诵)

2,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唐诗——《绝句》(电脑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教学诗句

(一)读

1,请你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利。

2,检查:两个同学试读,纠正字音。

谁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3,再来细细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些字,词,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句打上" "。(二)交流

1,鸣:叫。

2,翠柳:碧绿的柳枝。

3,黄鹂:也叫黄莺,叫的声音很好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枝上鸣叫。

4,白鹭:也叫鹭鸶,能涉水捕食鱼虾。

5,上青天:飞上蓝天。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三)质疑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诗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万里船"就是东吴与成都相隔十分遥远,从东吴行船到成都经过了千万里路。

4,整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

三,根据诗的意境,想象作画,巩固理解

过渡:的确,这短短的一首绝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要是能用彩笔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请你边读诗边画画,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

1,学生作画。

2,指名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创作。(展示学生的画,请他对照着画面说出对诗的理解)

3,其他同学的画课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来。

4,看图背诵古诗。

(配乐)过渡:正如这位同学所画的那样,诗人从草堂向外远眺,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诗人把这动,静,远,近的景物描绘的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一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师生共同配乐背诵《绝句》。

四,了解作者及写诗的背景

1,关于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发问:作者是谁 为什么以"绝句"为题 等等。

3,教师讲解。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对唐诗的研究,不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通过课外的阅读,丰富知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一起来继承这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唐诗。

《绝句》教学设计12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2句】: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3句】: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2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第3句】: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我想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2句】: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多彩的。有许多人歌颂过春天,有许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作。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它的题目是《绝句》(课件出示)

(板书:绝句,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老师书空)

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第4句】: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

(学生看后回答)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第1句】: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第2句】: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3句】: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体会一下。

【第4句】:对对子游戏。

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老师一起来对对子!

师:两个、对生:一行

师:黄鹂、对生:白鹭

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两句同上)

师生合作,师【第1句】:3句,生【第2句】: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第1句】:3句,女生【第2句】:4句。

【第5句】:师:好了,同学们,读得快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欣赏诗中的美景吧。

【第3句】:看图说话,领悟全诗。

【第1句】:同学们快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第2句】:感悟诗中的色彩。

师: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色彩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美丽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风景。

【第3句】:感悟前两句。

(1)师:今天老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认识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如果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醒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乐歌唱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见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翔,作者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美丽的一张画啊,你们喜欢吗?(生:喜欢)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意相通了,诗人也很喜欢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欢吧。

【第4句】:感悟后两句。

(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现在他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绝句》教学设计13

宽城区兰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第1句】: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第2句】: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第3句】: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刚研读文本时,没发现有什么空白点,但随着研读的深入,发现文本的空白点还是有的,如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就含有说话训练点,这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不就是在歌颂美好的春天吗?于是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我设计了学生想像说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嘴里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说——。

课后,大家提了条非常好的建议:在背诵这个环节中,如果让学生跟着情境背诵,把原来的配音去掉,那这个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这个课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会更好。真是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啊!

《绝句》教学设计14

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

⑴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⑵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⑷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⑴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⑵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⑶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⑷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

⑸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3、三读悟其情:

⑴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

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

⑵表演读:

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绝句》教学设计15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 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第1句】: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

【第1句】:导语 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第2句】:学生自读。

【第3句】: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第4句】: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第2句】:-【第2句】:-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第2句】: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3句】: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第1句】: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4句】: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第5句】: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第6句】: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第3句】: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4句】:表演情境

【第1句】: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第5句】: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绝句》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熟悉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秀丽,你们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风景啊?请同学们看屏幕:(揭题齐读)引导学生解题,介绍杜甫和古诗资料。(学生思考,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第2句】: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认读生字。

【第1句】: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感受,注意听准字音。

【第2句】:学生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可借助认字表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3句】: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第4句】:开火车认读生字。

【第5句】:小组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做好“汉字银行”统计。

【第6句】:生字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第7句】:自由背诵古诗。

【第3句】: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形声字,绝唱、杜绝。

鸣:左右结构,形声字,鸣叫、鸣笛。

含:上下结构,会意字,包含、含义。

令:上下结构,司令、命令。

岭:左右结构,形声字,山岭、群岭。

吴:上下结构,姓吴、吴国。

船:上下结构,学习“舟子旁”,木船、船家。

【第1句】:学生找出关键笔画,然后和教师一起书空。

【第2句】:学生先描写书上虚宫格内的生字,然后再书写在虚宫本上。

【第3句】:教师可把播放音乐作为对学生认真书写的奖励,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

【第4句】:学生互评,然后展示。

【第5句】:再写。

【第4句】:处理课后习题。

【第1句】:读一读,写一写。

【第2句】:找一找,说一说。

【第3句】:找出诗中意思相对的词语,说一说。

【第4句】:背一背对子歌。自己说一说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相对的事物。

【第5句】:作业。

【第1句】:背诵古诗。

【第2句】:巩固生字。

【第3句】:编个对子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看画吟诗,吟诗想画。

孩子们,我们已经会很多古诗,老师想考考你们。行吗?我们就来个看画想诗。看到这幅画,你会吟哪句诗?(课件出示)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能看画吟诗。古代的诗人更了不起,读着他们的古诗,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这就是诗中有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去,去欣赏诗中美丽的画面。

二.初读古诗,复习生字。

(出示整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绝句,这可是由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哦。

1.学生自读古诗。请你至少读3遍。第一遍读时,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第二遍读注意把诗读通顺,第三遍读,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诗的节奏,开始吧。

2.复习生字。(1)读生字。你看,可爱的黄鹂鸟带着生字宝宝来了,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逐一认读)。(2)读词:白鹭 包含东吴 西岭 停泊 漂泊 泊车泊船(把后面的四个词再读一读)猜一猜,你知道这里的“泊”是什么意思吗?

3.指名读诗:老师很想听你们读诗,你们能读给我听吗?(四人读,一人读一行——个别读——集体读。及时评价)。

4.认识诗人。你知道杜甫吗?(生介绍杜甫。)

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一千多年前,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加上草堂周围景色很美,他的心情特别好。一个阳春三月的一天,他看到了草堂附近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三.再读古诗,绘幅彩画。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边听边在脑子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看谁看到的画面最美,好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进美丽的草堂。(老师配乐朗诵。)师:孩子们,你乘着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

预设一:我好像听到了黄鹂在叫。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喜欢的话就读一读这句诗吧!

预设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鹭。(白鹭怎样飞上蓝天?说说白鹭飞翔时的样子。想象一下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自由地快活地飞翔,飞过——飞过——飞向蔚蓝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白鹭,你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是怎样的?读出这种感觉。)

预设三:我还看到了雪。(可提问:雪在哪?哪是怎样的雪?出示了西岭(岷山)的图片,让孩子们比较:“这座山与大家平时见到的山有什么不一样?”因势利导:这座山海拔高、气温低,积雪终年不化,所以杜甫将它称之为“千秋雪。”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是啊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诗人把看到的景色当作了画框中的一样。所以就称“窗含西岭千秋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别样的美!谁来读?

预设四:我看到了船。(可提问:你知道船是停着的还是行驶的?船准备到哪里去?东吴离四川有多远?)

师:孩子们,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了杜甫草堂(音乐)那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他循声望去,看到了——不经意中又抬头看到了——这一切多么富有情趣,富有诗情画意啊!正当作者想着怎么写诗,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遥远的地方,看到了——低头又瞧见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优美的图画呀,诗人杜甫不禁诗兴大发,高声吟诵——齐读。(动态课件)

谁想当小诗人,再来吟诵吟诵,配上动作更好。(指导读)

四.拓展阅读。

师:透过杜甫这首绝句,我们欣赏了诗中的画,感受了诗中的情。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杜甫写的一首五首绝句。(出示〈迟山江山丽〉自己读一读吧。

1.朗读古诗。(自由读)谁会读?你就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小老师领读——齐读)默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向旁边的同学请教一下。

2.质疑问难。(预设一:“迟日”的意思:《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预设二:“融”什么意思?泥土湿润。)

3.理解诗意。展开你的想象,如果给你一支画笔,你准备画什么?

随机提问:你怎么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老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有兴趣的小朋友把这首诗里藏着的画画下来。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绝句》教学设计2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第1句】: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3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1句】: 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第2句】:解诗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该属于哪一种?

【第3句】:认识作者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知识吧!(补充诗圣 诗仙 诗豪等知识)

四.精析古诗

【第1句】:读通古诗,纠正易错字

重点纠正“独”“鸳”“鸯”三个字

【第2句】: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纠正,学生自由

练习。

【第3句】: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美丽的春天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第4句】:总结感情

作者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喜爱、赞美)

《绝句》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第1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数字在诗中的独特含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第2句】:培养幼儿根据古诗的韵律有表情的朗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第1句】:图片:黄鹂、白鹭。

【第2句】: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图片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白鹭、黄鹂。

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第2句】:理解古诗内容

【第1句】:结合图片提问

(1)小朋友看一看有几个黄鹂鸟呀?(两个黄鹂)

再看看有多少白鹭呢?

【第2句】:老师朗诵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一个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3)“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船。

【第3句】:学习古诗

【第1句】: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第2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

上:飞上;

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泊:停泊、停靠。

【第3句】:启发幼儿学习用古诗的韵味有表情的朗诵。

【第4句】: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第5句】:幼儿欣赏配音朗诵,学会有表情的跟诵。

【第3句】:结束

幼儿两人之间相互朗诵,感受古诗韵律。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4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2句】: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3句】: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2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第3句】: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我想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2句】: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多彩的。有许多人歌颂过春天,有许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作。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它的题目是《绝句》(课件出示)

(板书:绝句,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老师书空)

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第4句】: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

(学生看后回答)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第1句】: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第2句】: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3句】: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体会一下。

【第4句】:对对子游戏。

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老师一起来对对子!

师:两个、对生:一行

师:黄鹂、对生:白鹭

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两句同上)

师生合作,师【第1句】:3句,生【第2句】: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第1句】:3句,女生【第2句】:4句。

【第5句】:师:好了,同学们,读得快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欣赏诗中的美景吧。

【第3句】:看图说话,领悟全诗。

【第1句】:同学们快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第2句】:感悟诗中的色彩。

师: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色彩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美丽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风景。

【第3句】:感悟前两句。

(1)师:今天老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认识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如果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醒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乐歌唱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见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翔,作者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美丽的一张画啊,你们喜欢吗?(生:喜欢)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意相通了,诗人也很喜欢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欢吧。

【第4句】:感悟后两句。

(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现在他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绝句》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第1句】: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第3句】: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第1句】: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第1句】: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绝句》。

【第2句】:板书课题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第2句】: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第3句】: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第4句】: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第5句】: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绝句》教学设计6

【第1句】:教材分析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第2句】: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读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诗的对子对照格式。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第3句】: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3句】: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第4句】:教学过程:

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愿意去吗?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读一首好诗,要注意始终个别重点难字的读音,因此在讲授认读生字中,采用我校识字方法,带拼音读字——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去拼音读字(开火车)——闯关小游戏。在这五个字中,其中“鹭”是学生难识字,先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最后总结“鹭”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声旁形旁加深对它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找一找除了“鹭”,本科还有哪个字也是形声字呢?激发学生在此识字的兴趣。

(三)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

在熟读了古诗的基础上,我会问学生:如何能读好一首古诗?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通过想象画面、读好诗的停顿和语气。

我让学生再读古诗,逐句展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踊跃说“两只黄鹂、翠柳”在学生说完想象之后再出示图片,并试图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季节呢?”“春天”“春天很美,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再读一遍”。

本诗中有很多数量词。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该诗被奉为千百年来的蒙学读物,数量词不可不讲。除了第一句的“两个”在第二行还有“一行”,我注重让学生展开想象,一行白鹭是几只呢?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同学学生用手比划,体现出白鹭排列有序、渐行渐远。

头两句讲完,问孩子“你喜欢对对子吗”通过教师引导“两个对一行”让孩子自己说出其他的对子“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学生便会感叹说原来诗不仅美,而且上下俩句还很工整,体会诗的对照形式。

本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白、青、翠、黄。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本诗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还让我们听到了,哪个词体现的?学生会快速说第一句的“鸣”字,教师可以播放黄丽得叫声,让学生感受黄鹂欢快美丽、叽叽咋咋、一唱一和的叫声。最后让学生头脑想象着画面,齐读这两句描写春天美丽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点讲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岭/千秋雪,通过激发学生回答出“雪是从窗户外看到的?”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采取反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选择窗含”,这时有些孩子就会说出“这千秋雪好像一副画印在了窗户上,所以含用的好”,这样学生通过体会“含”字,能够真切的感受诗的.美!

(四)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

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学生先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伴随着古筝声,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配诗。这样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窗虽小,因“含”着,千年积雪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久远;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向往和平的抱负!。

(五)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出示“含、吴、鸣”,写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共同特征都有一个“口”,但随着“口”的位置不同,写的大小胖瘦大相径庭。通过学生发现总结出“口在上下时,要写的扁胖一些;口在左边时,占格往上一些,写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结构,因此观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间的撇是竖撇,想弯弯的柳枝一样。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伴随梅花三弄古筝声让孩子书写。最后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并评价。

总结:这首诗虽短,但其境无穷。四句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引导学生通过齐读领悟诗中意境。

【第5句】:板书设计:

绝句

形声字:鹭、岭 含 吴 鸣 柳

《绝句》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第1句】: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第2句】: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第3句】:会背诵、默写《绝句》。

【第4句】: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第1句】: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第2句】:教学《绝句》。

【第1句】: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第2句】: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第3句】: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第4句】: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第5句】: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6句】: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3句】:朗读、背诵。

【第4句】: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第5句】:完成《作业本》第【第2句】:【第3句】: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插图的作用。

《绝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第3句】: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1句】: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第2句】:指句读“绝”。

【第3句】: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第4句】:扩词:绝技、绝活、绝招。

【第2句】:初读古诗

【第1句】: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第2句】: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第3句】: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第4句】:师生合作,接读。

【第5句】: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第6句】:指名一对同桌读。

【第7句】:男女生接读。

【第8句】: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第9句】: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第3句】: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第1句】: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第2句】: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3句】: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第1句】: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4句】: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第5句】: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第3句】:四句诗。

【第4句】:背诵古诗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齐诵。

【第5句】: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相信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

《绝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1句】: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第2句】: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第3句】: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第1句】: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第2句】:准备《月光》这首歌

教学过程

【第1句】:课程导入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边时,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第2句】: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

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

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读出豪放之气。

【第3句】:疏通字词,解释全诗

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

《绝句》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生字。

【第2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句】:积累咏春的诗句。

【第4句】:巧妙记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5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录音带、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语。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的情景。那春天拂晓在作者笔下是

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些古诗。

【第2句】: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第1句】:学生试读古诗,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知 晓 眠 闻 落

【第2句】:根据拼音试读生字,学生自己指出在读音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3句】:检查认字情况。(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抽出学生读。

【第4句】:只认识这些字还不够,还要记住字形。在记字形时要讲究方法,同学们有哪些好方法请说出来。

【第5句】:记往了这些字形,那就要会写这些字。教师在黑板上写这些字,

学生仔细观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晓、 闻、 眠、 落、

【第3句】:朗读指导。

【第1句】: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然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老师出示课文插图,并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进行示范。学生听一次后,请想想你联想到了什么?

【第2句】:在朗读时,语速成稍慢,学生跟着朗读诗歌。

【第4句】:扩展活动。

永春的诗不少,学完《春晓》后,请再积累几句写春的诗句。

等闲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第二课时

【第1句】:导语。

我们刚学了一首写春的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唐诗《绝句》。

【第2句】:初读课文。

【第1句】:听课文录音。

【第2句】: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第3句】:学生试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第3句】:学习本课生字。

【第1句】:自学生字。

【第2句】:检查自学效果。

(1)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

丽 泥 沙 暖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的?

【第3句】:认读并练写这几个字。

【第4句】:老师指导在田字格中练写。

【第4句】:指导朗读,背诵。

【第1句】:刚才同学们从画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那么就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喜欢、赞美)

【第2句】:还要注意诗的节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5句】:总结课文。

【第1句】:这首诗中写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风 花草、 冻土、 燕子 鸳鸯

【第2句】:从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热爱春天的感情

《绝句》教学设计11

【第1句】:设计理念、汲幽露以揉濯。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汲取文化精华,形成良好的素养。为了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大语文天地,我设计可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

【第2句】:活动目的,积水成渊蛟龙生。

【第1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背景等各种介绍,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第2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多媒体,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

【第3句】:课前准备,挖掘源头活水。

课前分成小组,发给各小组《唐诗三百首》等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收集。(准备时间二周)

教师准备:课件(配乐、烟花掌声等)

【第4句】:教学过程,任凭百舸争流。

(一)、以《绝句》为引子,激发兴趣。

【第1句】:播放部分诗作,设疑:是谁写的?写了什么?谁能背诵?全班抢答。

【第2句】:教师小结:中国文学博文精读诗词,语言洗练优美,乃是精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的世界,看看谁能够当上当代的诗仙、诗圣。

(二)、课件为载体激活知识。

课件按钮内容:诗海畅游、我的眼睛、智力冲浪、写一写、评一评。

诗海畅游:

【第1句】:背诗(并向学生讲解,本诗的精妙之处,也可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第2句】:读诗(读出情感)

我的眼睛:

学生谈自己对某一诗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感悟祖国语言的精妙。

智力冲浪:

看谁记得又快又多。(课件辅助)(现场)

写一写:

鼓励学生试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使学生深刻体悟到自己所学的卑微,决心努力。

评一评:

以评比为契机,激励学习,又学生推选出本节课的诗仙与诗圣。

【第5句】:课后延伸,涓涓细流入江海。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这节快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许多诗,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请同学们课后,多读更多的诗,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们将举行中华诗词知多少的活动,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走进我们文化长河,去寻找更多美丽发光的贝壳!

《绝句》教学设计12

宽城区兰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第1句】: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第2句】: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第3句】: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刚研读文本时,没发现有什么空白点,但随着研读的深入,发现文本的空白点还是有的,如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就含有说话训练点,这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不就是在歌颂美好的春天吗?于是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我设计了学生想像说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嘴里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说——。

课后,大家提了条非常好的建议:在背诵这个环节中,如果让学生跟着情境背诵,把原来的配音去掉,那这个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这个课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会更好。真是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啊!

《绝句》教学设计13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第2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第3句】: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第4句】: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第2句】: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第3句】:教学难点:

【第1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第2句】: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第4句】:教学过程:

【第1句】: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第1句】: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第2句】: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第3句】: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第4句】: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第2句】: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第1句】: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第2句】: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第3句】: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第1句】: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第2句】: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第3句】: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第4句】: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第1句】: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第2句】: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第3句】: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第4句】: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第1句】: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第2句】: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第3句】: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第4句】: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第5句】:配乐齐背古诗。

【第4句】: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第1句】: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第2句】: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第3句】: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第4句】: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第5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第1句】:背诵并默写《绝句》。

【第2句】: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第3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第4句】: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第6句】: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14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 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第1句】: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

【第1句】:导语 揭题,激发兴趣

【第1句】: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第2句】:学生自读。

【第3句】: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第4句】: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第2句】:-【第2句】:-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第2句】: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3句】: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第1句】: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第4句】: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第5句】: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第6句】: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第3句】: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4句】:表演情境

【第1句】: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第5句】: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3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第1句】: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第2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导入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第1句】: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第2句】: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第2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第3句】: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第1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第2句】: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3句】:学习“鹂”、“鸣”、“翠”( 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4句】: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第1句】: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第2句】: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第3句】: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第4句】: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第1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第2句】: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第3句】: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4句】: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第5句】: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第1句】: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第2句】:学习“吴”( 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第3句】: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第4句】: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第5句】: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第4句】:想象诗句,吟诵诗句,感受美

【第1句】: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第2句】: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印记这种美,想像这种美,吟诵这种美吧!(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读,感受意境)

【第5句】:小结,诗的背景,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第6句】:巩固识字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第1句】:同桌互认字卡。

【第2句】:练习。才子才女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柳丝丝,黄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别具一格。泊 万里,驶之东 。千古佳句,万世称 。)

【第7句】: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