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哈姆雷特读书感言 哈姆雷特读书感悟100字篇一
故事以清晰的剧本形式展现,没有任何描写或是客观议论,只有人物之间的对白,但是却能感受到从字里行间溢出的莎翁对于贵族王室虚伪、为争夺权利而不择手段的讽刺情感。
先撇开这些不说,让我们来谈谈哈姆雷特这个角色。哈姆雷特正处青春之时,他本应是一个纯真活泼的王子,有爱着彼此的家庭,也有被自己所爱的女孩。可是上天却逼迫他让他不得不开始有自己对人世的思考——这些不该在他这个年纪所思考的东西。“生存还是毁灭?”他开始矛盾、纠结,他感到自责、绝望,他变得愤世嫉俗。
整个国家都说“王子殿下为爱而疯狂”,事实上王子殿下是最冷静理智的那个,经过理想与现实的痛苦挣扎,他看透了世间的阴暗邪恶。自己曾经爱着的父王被谋杀,自己最爱的母后竟然就这样忘记先王,改嫁谋杀先王的叔父。既然自己曾经之所爱都已不复存在,他还剩下什么呢?——复仇。唯一的目标使他变得坚定果敢,他不惜牺牲他的恋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若把臧克家先生的那句话改一改,便会十分贴切:“有些人虚伪地活着,还不如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那颗坚定、燃烧着为正义复仇之火的心却仍然活着。”
我敬佩哈姆雷特,也心疼哈姆雷特。几近失去一切、被世间罪恶无情鞭挞的他在困境中理性思考,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他不要虚伪,不要阿谀奉承,更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失去理智、背叛那个曾经如此爱你的人。
看完书后,我又欣赏了英国几位不同演员演绎的哈姆雷特,每个哈姆雷特各自展现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大卫·田纳特先生展现的是最有少年气的哈姆雷特,淘气、天真、好动,又有些叛逆,最贴近原著。
本尼迪克特先生的哈姆雷特是最成熟的哈姆雷特,这个版本让观众看到更多的是哈姆雷特对人生看法的蜕变过程。
而安德鲁·斯科特先生演绎的王子是我最喜欢的王子。相比上面两个版本,他的哈姆雷特或许是年龄最小的,是个幼稚单纯的少年。他太爱自己的母亲了,即使自己痛恨她所做的一切,他也绝不想伤害她。他愿意向母亲哭诉他的痛苦,乞求她不要再做傻事,再耐心地告诉她该做什么,让一切都回归正轨。
在这个版本的第三幕第四场中,哈姆雷特在母后的寝宫里再次见到父亲的灵魂,母亲却只看到一片虚无。他牵来母亲的手,将她的手和父亲灵魂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头轻轻地靠在两只手上。积攒了这么久的悲怆终于迸发出来,他哭了,他从未如此哭过,哭得如此恸容,哭得像个孩子。
结尾处,它有一个原著中没有的场景,即众人死后在天堂中相遇的场景。在那里,一家团聚,哈姆雷特再次将父亲和母亲的手紧紧相握。这一次,他笑了,他从未如此笑过,笑得天真无邪,笑得那么满足。
看着这笑,我早已泪湿衣襟。
剧中这一哭一笑,让我看到这个哈姆雷特似乎没有什么宏大的志向,只有一个简单到极致的心愿,这也是所有刚刚步入青春的少年内心最渴望也是最需要的东西——一个真正完整的家庭。一个真正完整的家庭,没有虚伪的爱情,夫妻坦诚相待,彼此之间的爱情应是理智的,理智绝不会做情欲的奴隶。这样的夫妻之爱一定不像年轻情侣之爱那样热切,但是这样的爱是圣洁的。同甘共苦、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却不过度依靠、能够独立,安分守己,不做超出自己原则的事情,这就是理性的爱。它平淡,却给予家庭里的每个人安全感与生活的希望。
如今为什么有许多青少年感受不到家庭中的爱,实际上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没有理性的爱,最终导致原有的情感四分五裂——从某一程度上说,确实跟哈姆雷特是相似的。倘若世上的人们都能拥有哈姆雷特所说的理智,那么世界上能多出多少爱和像他那样的笑容啊。
这是这个版本的哈姆雷特最与我产生共鸣、最感动到我的地方。哈姆雷特的心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事实上,这是他热爱家庭与坚守理智的火焰。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翻开书,成就第一千零一个。
哈姆雷特读书感言 哈姆雷特读书感悟100字篇二
提起哈姆雷特,我们会想到什么?丹麦王子,善良正直,思想深刻,勇敢而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之旅。一个完美的人,听起就跟希腊神话里的半神英雄差不多。但是对于哈姆雷特的剧本反复观赏,却始终对他爱不起。他做事十分腻歪磨叽,开篇就知道了杀父之仇,几经反复,见机不行,到结尾才像应付任务似的草草了事,让人看得胸闷不爽。
但假如要要求英勇无畏,帅气聪慧的王子按照大家的意见,团结兄弟,扫除异己,十分痛快干脆的报了弑父之愁,然后登上王位扫平天下,这本书就成了无聊的三流套路了。也正因为如此异乎寻常,它才有了它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在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哈姆雷特是复杂的难解的,要欣赏这个人物,必须得打开自己的心灵,将自己代入哈姆雷特这个角色。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把他的光环一一拨开,失去了刺目的掩盖后,我看到一个普通人,一个承受不了信仰崩塌之重的普通人。
他曾经也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从小生活在舒适温暖的皇宫里,与正直的同伴交往,与高洁的姑娘相爱,看到的都是人心里的纯真美好。他放声高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永远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父亲王魂的一段话擢破了他那脆弱的保护膜。从此这一个赤诚的心灵,堕入冰冷和黑暗的世界里,而他对这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看着这个陌生又真实的世界,如大梦初醒一般,震惊又恍然大悟,原这个世界和自己曾深信不疑的世界大相径庭。
善良的母后成了谋杀父亲的凶手。曾经的好朋友,为了利益而背叛自己。全国人民都被欺骗,维护着一团和气。他仰天长啸,眼泪涌了出,他的心已经冷了。
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人,痛苦的,他开始追溯一切的根——他开始研究微妙的,多变的,难解的人性。自我既是哈姆雷特的出发点,又是他怀疑和审视的对象。他始终进行着内省,进行着自我观察,他对自己的弱点了解得细致入微,并因此而鄙视它们。
内省之后的他悟了,他冷眼旁观着这世界,在所有人身上都看到丑陋和龌龊,对所有的一切都冷嘲热讽,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已经破碎,美丽的旧世界已经消亡,高傲的凤凰在空中徘徊,却找不到一棵梧桐树。黑潮从四面八方涌,吞没了他的身影,他所能做的只有拥抱自己,在寒夜中瑟瑟发抖。不断的分析也使哈姆雷特产生了他对待自我和他人的冷嘲态度。
他厌恶那些自甘堕落又沉浸其中的人,却只能用最恶毒和刻薄的言辞羞辱她们。长久以,别人的黑暗在他眼里放大,当他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他曾经深爱的人,他惊讶地发现她们变得陌生。长久以的审视黑暗让他对此本能的感到厌恶,他想教导他们改变,自己却又厌倦。不知如何是好的他面对自己的母亲和情人,他最爱的人,望着她们充满爱意的目光,他狠狠地将恶语的屠刀挥向了她们,即使心中不断滴血。
他不止一次地想复仇。但他害怕死亡,和藏在背后的未知。他想等待一个完美的复仇机会,也为了逃避心中的不安,他什么都不做,有机会,就推脱,再有机会,再推脱,处于持久的对完美的等待中,其实却是毫无作为,一事无成。因此几经拖延错过了良机。他用各种理由不断欺骗自己,蒙上眼睛不断摇头退缩,质疑起了亡灵说的话。但在一次试探之后,他再无退路,如果不复仇,面对的就是死亡,他才无奈地挥出了手中的刺剑。
哈姆雷特是人的一个典型的横剖面,代表着怯懦退缩,为在黑暗中彷徨不定的我们。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他是我们心中黑暗痛苦的挣扎时期。不断纠结彷徨,不断否定一切,有误碎挚爱之心的悔恨,也有对理想的向往与奋斗的逃避。哈姆雷特代表着我们的青春岁月。这也是这部悲剧能永垂不朽的原因。
安息吧,带着悔恨和不甘的王子,不要被心中的黑暗操控了你,直至干下长恨一生的错事才清醒过。未的路很长,需要勇气和希望,世界不像你认为的那么黑暗,只要前行,希望一定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