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4681”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孩子的自我评价
“从觉察到自我,了解自我的性质和运作方式,到抛弃自我或达到无我,是一个超越的过程。也许这是自我认知的最后终结,而生命体的死亡只是自我认知的停止或中断。”
当年的我坐在慕尼黑大学的教室里,听着讲台上的白皮肤蓝眼睛的教授用英语说出这段话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佛家的老僧。
每一个人降临在这世上,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属于什么地方?”,犹如很多失忆者在醒来之后的第一句话一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会需要确认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归属,然后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的判断以及对我们内心状态的预估。
自我认知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简单的说,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的认识与调节,以及自我评价、自我规划的能力等,其中包括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缺点,意识并调整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望,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和反省,人的一生都在进行,它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可我们是否对于“自我认知”有一个非常客观和清醒的了解吗?我们经常会谈论自己的孩子不自信、胆小,做事情没有目标,不能很好和别人合作。我们风风火火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要求孩子大胆,鼓励孩子自信,帮助他们设定目标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帮助您的孩子认知他自己。
去年,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在陌生环境中显现出的恐慌和自我保护让我们觉察到在她经历中的颠簸。果然,由于父母的工作关系,她从小就更换了不同的城市与学校,让她在大脑里没有办法回答自己的“归属问题”,她的胆小在我们不断的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归属感中慢慢的消失了。
如果说人对个体存在的认识和归属感的影响了他的安全感,那么孩子是否能够准确的认识自己行为和能力上的水平则体现在孩子的目标设定和自信感。当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估计偏低的'时候,他的目标设定就会差强人意并且体现出不自信,当他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估计过高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眼高手低”的状况。
每个人定义的快乐与幸福都是不一样的,到底什么工作什么生活状态能让我们快乐与幸福?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与幸福,这个答案则来自于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我们是否经常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我们是否会帮着孩子分析自己的情绪?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使用自己的情绪。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同时也存在些误区:首先,是对“自我认知”的误解。人们把自我认知和通常意义上说的自负、有个性、自我为中心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次,个体缺乏进行“自我认知”的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里,很少有涉及这样的教育内容,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他会因为什么开心,因为什么难过,愤怒和兴奋,很少有人问我们现在的情绪如何,很少有人倾听我们的感受和想法。最后,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来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机会、学校机会、家庭机会),而缺乏自己对自己评价的机会。关于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需要是什么,我要怎样的生活等等这些似乎更多的是经由别人来告诉给我们的。来自于父母、老师、同伴等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也可能导向负面的结果。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我们为父母提供几点建议,这些看上去很小的细节如果能坚持成为父母和孩子交流中的习惯,就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分析自己、认识自己。
第一, 告诉孩子他的祖国,他的家乡和他的家庭。和孩子讲家族的故事和他自己的故事。通过述说家庭成员及祖辈的故事,孩子能够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强化身份的认同。孩子也很喜欢听自己更小些时候的故事,了解自己的历史。一本相册,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回忆、分享、交流的美妙时刻,有促于提升孩子的归属感。一个玩具、一件衣物都是重温旧日时光的好东西。
第二, 在与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执行过程中调整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的认识。制定目标中我们能够较容易看到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是偏高还是过低,这个时候我们不用进行干扰,而是在孩子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和他分析和思考自己的行为结果来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通过调整后的孩子会更好的做出自己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计划,这样目标的达到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并且创造了各方面能力提高的机会。
第三, 鼓励孩子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比如,晚上睡前和孩子一起简单回顾一天的活动,反省做得满意的地方和不满意的地方。在这过程中,父母也对自己的某些事情进行反省,比如“我也许应该换一种方式来做这件事情”之类的话,能够帮助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内省。父母不要总是在给孩子评价,当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试试让他(她)来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重要的是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
第四,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和孩子交流他最喜欢的,最烦恼,最不开心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都有哪些。在孩子看电视看电影和获取一些信息的时候,交流他的感受。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且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总结和归纳他的感受能让他更好的了解自己,逐渐的他能进行自己喜好的选择,自己需要的选择。
人的存在是一个系统,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是一个美丽的旅程。孩子们在这个旅程的起点跃跃欲试,而我们也同样在这个旅程中,让我们就在这样的搀扶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人生的过程。
旅程中,有你,有他,有我们,真好!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
导语:刚刚毕业的男孩的个人简历上应该怎么写自我评价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男孩子的自我评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一
本人乐观向上,态度积极,工作认真,有很强的责任感,大学四年,我掌握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另外,担任两年班长一职以来,从工作和学习各方面锻炼了我与同学沟通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团队精神重要性。目前由于我没有过多的实践经历,但是我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比较迅速的学习和理解新的知识,希望在以后工作中向前辈们学习和探讨。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二
本人善于交际、沟通,有很好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能够快速进入团队角色,配合团队完成目标;熟悉掌握的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磨砺社会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热情、细心、责任心、果敢、勤奋对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够负责、平和地对待生活,能够主动、高效地完成工作;对新事物上手比较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三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责任感强,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愿意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在工作中细心严谨,踏实肯干,有较强责任心和进取心。热爱生活,自在校时,就已经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凡事都会尽最大力去做,工作也如此,即使没有成功,自己也努力过。对待工作,我认真负责,力求今日事今日毕,也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懂得自我反省,学习与适应能力强。生活中,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四
我是一个做事沉稳、上进心强、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的男生。做事细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挑战、勇于承担,在工作中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在校三年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在校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工作,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及兼职,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男孩子的自我评价五
本人诚实守信,乐观开朗,沟通能力强,肯学习,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稳重踏实,责任心强,有主见,组织管理能力好,团体意识强,能协助他人并自己独立处理问题,态度认真,富于创新精神,能运用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和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
简析鼓励孩子的自我评价
虽然孩子们乐于看到她们令我们满意的事实,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尽力鼓励她们拥有评价和赞赏自己的信心。
女孩子通常比较谦逊,容易低估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对有些女孩子来说,这或许有助于她们付出自认为必需的格外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这也可能使她们更加觉得“我做得好,只是因为我付出了特别的努力——我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好”。不过,在他人的支持和指导下,她们也可以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及其能力,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青少年期早期是一个特别危险的时期。大约在14岁前后,女孩子的自尊水平将剧烈地起伏波动。
女孩子对自我进行评价,可以消除她们对他人赞赏的怀疑及批评给她们带来的剧烈痛苦。自我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而自主学习正是她们未来学习的方式。
家长:
●别总是吹毛求疵,动不动就数落人。这样,你的女儿就会变得不再依赖你的意见,并丧失对自己的意见的信心。
●当你的女儿询问你如何看待她完成的某件事情——一幅画,一篇短文,一项成绩,练习的一段音乐时——把这个问题给她“踢”回去。从根本上说,重要的是她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而且鼓励她相信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大限度减少对她的`批评,特别是不要涉及她的长相和能力,因为这只会驱使她越来越频繁地寻求你的认同。
教师:
●鼓励女孩子们结对互评对方的功课,以此作为她们学习如何诚实地看待自己功课的第一步。
●如果学龄前儿童可以很好地依照“计划—实施—回顾”的步骤行事,年龄大一些的女孩子也一定可以做到。
●全面准确的反馈非常重要。在每一件课业作品即将完成时,要求某个学生评价它的优点,之后由你详细分析该评价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女孩子经常进行正常的自我评价,也就没了低估自己能力的借口。
升华孩子的自我评价范文
刚下发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便匆匆地翻阅了几页,第一章“幼儿成长的四个关键期”中的案例〔1-2〕便让我产生了共鸣。每周五我们中大班的孩子都会评选下周的“阳光宝宝”,竞选过程中包含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场景一:升入大班的第二周,孩子们在“噢~耶~”的兴奋后,开始了叽叽喳喳的议论。竞选正式开始:“我评我自己,因为我午睡好。”“自己我吃饭好,所以我应该做阳光宝宝。”“我从来不打架,很乖,我选自己做阳光宝宝。”……
场景二:第三周,孩子们同样在“噢~耶~”的兴奋后,开始了叽叽喳喳的议论。竞选正式开始:“我睡觉好、吃饭好,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所以我选我做阳光宝宝。”“请小朋友想想,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好的表现外,你觉得你还做了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事情呢?”又一轮的叽喳讨论声,竞选继续:“我早上入园时,带哭着的小班妹妹找自己的教室,我选我自己。”“晨间活动时,我把脚踏车让给奇奇玩,我选我做阳光宝宝。”“我做值日生时,擦桌子特别认真,帮助阿姨一起搞卫生,我选自己。”“我在家给妈妈捶背,和妈妈一起发筷子,我选我自己。”……
场景【第1句】:二中不难发现区别所在,场景一的竞选标准关注自身“吃饭好、睡觉好、乖”等外部表现,未涉及到自己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评选过程中,教师不是单单的观察者、倾听者,更是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语与行为,适时适宜地引导孩子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场景二的开始雷同于场景一,但教师的一句话“请小朋友想想,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好的表现外,你觉得你还做了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事情呢?”指引着孩子从外部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过渡,开始透过外表的行为,评价一些能够表现内在品质的抽象行为,这样的评价才能升华孩子的自我评价,才是评选“阳光宝宝”的真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