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之人物素材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高考作文素材之人物素材

  导语: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为人们所熟知、世代传颂。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奥巴马: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他是首位拥有黑人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还是唯一一位向穆斯林国家表示友善的美国总统。1991年,奥巴马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极优等”法律博士学位。2007年2月,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并于当年顺利当选。2009年,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2年11月6日,第57届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

  ·我们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变化!

  ·如果你选择的道路正确,并且能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那么最终你会成功的!

  ·我们的国家也许从不完美,但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表明,它总能不断走向完美。

  ·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哪怕你表现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觉得身边的人都已经放弃了你——永远不要自己放弃自己。因为当你放弃自己的时候,你也放弃了自己的国家。

  ·虽然这些真理也许不言自明,但它们从不会自动生效;虽然自由是来自上帝的礼物,但它必须由地球上的子民们去争取。

  ·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照顾弱者,并保护他们不受到生活最恶劣的伤害和不幸。

  ·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曾国藩:治世与自省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中国近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肯定者誉其为“千古第一完人”,谓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谓其成就震古烁今;否定者则谓其为“吾祖民贼”“民族罪人”,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大义。孰是孰非,历史自有评说。

  曾国藩语录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国藩的治世与自省

  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

  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曾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运动,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官位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操千曲而后晓声】

  真正聪明的人

  都是下笨功夫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毫无根据。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辟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召,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挫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他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际,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李鸿章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到处解释,做了很多小动作。

  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坚请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挚,不温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赵烈文评价说,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仅举此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他总结自身经验,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所以“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打巧战。

  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他说:“打仗要打个‘稳’字。”他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他花极大心血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指导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决心。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别人以巧以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以拙相待。

  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挖苦打击,终则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李鸿章作为他的弟子,也时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李鸿章因此终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开口不离“我老师”三个字。因为这种质朴的为人处世方式,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指挥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杨一役”的最终胜利。

  当然,曾国藩最有意义的“笨拙”,还是他的思维方式,正是“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使曾国藩避免了几千年来“中国式思维”的局限和弱点。

  每遇到一件事,曾国藩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反复琢磨,细细分析。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把“正”面再分两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负”面也自有其正反。他把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其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这样分析下去,对这件事物就会观察得分外透彻。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曾国藩一生经历过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了精心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确实,“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问渠那得清如许】

  选将以德,治军以礼

  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支很有特色的军队。他把选将作为治军第一要务,“行军之道,择将为先”。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德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所选择的将领大多是儒生士子,因为他认为儒生士子受封建礼教熏陶又少官场恶习。这在历代军事史上都是罕见的。此外,曾国藩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以此来维系军心,培植出一支绝对服从于自己的私家军队。“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制敌”,这也是曾国藩的用兵秘诀。

  处世以穷,交友以诚

  曾国藩在交友处世方面颇有见地,为世人所推崇。在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此言道人所未道,富有见地。他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他为人着意于一“淡”字,“不持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他在官威最盛时,却践行“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急流勇退,令世人惊叹。在交友方面,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与人相处,他提倡,“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同时,他坚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这些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笨小孩有大智慧

  曾国藩天资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笨。可这就是曾国藩的厉害之处。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一篇未读完,不读下一篇;一本未读遍,不看下一本。正是以这种笨到极点的方法,他成为了清未最大的儒学家,也成就了曾国藩一家的百年大业,真可谓“笨到极点是极智”。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曾国藩这个人物素材,围绕“学习胜在扎实慢进”“至拙是精明的最高境界”“谋划在先,行动在后”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