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悄悄干”,是“留学教父”俞敏洪的经历。俞敏洪当初白手起家,从最初的“夫妻店”、几十个学生,发展到现在“新东方”在纽约上市,俞敏洪也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其间的过程很漫长,也不乏曲折,在被问到如何创业成功时,他总结为:“悄悄干。”
悄悄干,是一种做事的方法,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现代人大多喜欢轰轰烈烈地做事,干什么都要事先大肆宣传,唯恐天下人不知。当然,有些宣传是必要的。我们反对的是,有些明明自己知道不可为或很难做到的事,却夸夸其谈,最后牛皮吹出去了,预期的效果却达不到。
除了像俞敏洪一样的自主创业者,作家是最为“悄悄干”的人。这也是由写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很多人在成名之前,在有好的作品被大众认可之前,是无法不“悄悄干”的。所以作家往往是最具韧性的一类人,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以及什么时候成功。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悄悄干”,最后往往成就了大家。曹雪芹的悄悄干,是十年的增删,始终不改其志;列夫·托尔斯泰的悄悄干,是对外宣称自己已“去世”,故意远离喧嚣……“悄悄干”的时间越长,动力越大,往往成就也越惊人。
或许有人认为,悄悄干只适合写作这种长期积累、默默付出的行业,不适合现在的大多数职业。现代公共关系学有两个词很重要:知名度和名誉度。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知名度,悄悄干不是聪明人的做法。可是,中国人有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知名度我们是要的,但是,那应该在“悄悄干”之后。先练好自己的“内功”,学会“蛰伏”,把自己的内在修炼到无懈可击,静悄悄地储蓄好,等时机成熟,再应时而动,一举推出,那时,必定是知名度和名誉度的双丰收。
静水流深。只有积攒了足够多的水流,汇成了涓涓小溪甚至是汪洋大海,才可能汹涌出惊涛骇浪。如果一开始就想奋力击打岩石,听惊天巨响,结果只能在阳光下蒸发。悄悄干,蓄积生命的力量,只为那一朝的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