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文/杜遂东 图/网络阴雨的周末,每当坐在那里喝茶、读书也引不起兴致的时候,便自然地遐想起旧日往事来。几十年过去了,当初那些周末或寒假的日子里帮助家人砸根的情景总是历久弥新,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父亲每每从外面撵根或购买树根回来,就要把那些新鲜的树根放在屋檐下晾晒一番。晾晒之后的树根,水分不再有那么多,开砸的时候会有些绵绵的,不致于一用力砸就断裂。有时砸了新鲜的树根,饱满的汁液四处飞溅,搞得你身上、脸上都是污渍。新树根一旦开裂会崩出好多小碎块,就再也没有用处,白白浪费。
大大小小的树根放在屋檐下,整齐地排成一排,粗细不等的一大溜,那阵势非常壮观。白天晒了一天,晚上还要一根根地拿进屋里,以防冬夜的寒气把树根冰冻,一旦冰冻,就要等完全解冻后才能开砸。
晾晒过三两天的树根,外皮没有那么平展的时候就可以动手开砸了。树根大多是柳树根、杨树根和榆树根。材质最好的当属柳树根,做出的绳子绵软有韧性,结实耐磨损,在那些年月极受欢迎。平时砸树根,一般都是母亲扶着根,父亲用大木棒槌砸。也有的时候是大姐扶着树根,父亲和母亲分别站在石磙的两端,一人手持一个大木棒槌,你一下我一下的砸。这样的树根都粗而长的,我们年纪小点儿的根本扶不了。有的像大腿粗细的树根,两只手把持不住,那端一砸,有可能把根震飞,人也就有危险。因此,有时还需要用自己的腋窝紧紧地夹住。为了防止脱皮后的树根汁液打滑,就用破布紧紧缠住,既不打滑,手头的震感也减轻不少。
大木棒槌,一般有一米三四那么长,手持的部分比较细,如手腕,方便用手抓握;逐渐向前慢慢变粗,直到最前端约有三四十公分的样子,一下子膨突出来,有大海碗碗口那样,这就是所谓的“槌”的部分。做棒槌最好的材料是枣树干,木质坚实、细密,使用起来不开裂,用得久了的手柄极为光滑,看上去就像涂上了一层油漆,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亮光,会让人忍不住去用手抚摸把玩。
别看看着很好玩儿,用起来非常累人。有一回,我看父亲和母亲举着大棒槌毫不费力,便跃跃欲试,非要让他们歇息自己试一试。他们同意了,笑着看我砸。我便脱掉棉袄,学着他们平时开砸的举动,往两只手掌心分别吐两口唾沫,搓一把手便抓握槌柄。看着挺细的木柄,我的小手却抓握不住,连胳膊都用上了,勉强一举,立刻有了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随着槌头的坠落,身子倒向一边,被早在身边防备的父亲一把拉住,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真没想到这木棒槌居然有这么沉重,而父母都是举着它一砸就是一响呢。现在想来,父母他们为了生活砸树根流过的汗水一定是很多的,真的让人心疼,可穷苦人家的艰辛又能向谁诉说呢!
说起砸根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那年,三姐不想上初中了,母亲和大姐都劝她、吵她、逼着她去学习,最后连老师来请也不奏效,铁定了心不进学校。父亲没有言语,一副随她意愿的模样。第二天天刚亮,父亲便把三姐喊起床,给她一个大树根,叫她来到石磙前扶着来砸。寒冷的清晨,轻微的北风都是那样刺骨,而树根的外层还布满了冰碴,用手摸摸冰凉得很。三姐只好捧起树根,两手把着,再用腋窝夹着,父亲高高地举着大木棒槌,每砸一下,三姐的身子都要跟着颤一下,滚烫的泪水溢满眼眶。“穷人家,不上学还能干啥呢!” 母亲还在一边数落,一边心疼地说,“不上学就学着干活吧。”倔强的三姐扶了一早晨的树根,竟然在吃过早饭后背着书包一溜烟地去学校读书了。从那之后,我们几个谁也没有说过不想上学的话。三姐现在已是有三十多教龄的高级教师,真的得感谢那次砸根了呢,同时也为父亲教育子女的智慧而赞叹。
胳膊大小的树根是不能用大木棒槌的,这样容易把根砸断,上下举砸也太费力气。中等的木棒槌比大的轻许多,砸起来能节省不少气力。即使再细的树根,只要带回家来都不舍得扔掉,全能排上用场。小根就用小棒槌在小点儿的石块上砸,像这样的根,当时的我也完全能胜任,只是那时候能有机会逃避就借机逃避了。一到了我们姐弟都在砸大小树根的时候,我常干了一会儿就说肚子疼,便掂了一本书躲到厕所好一阵子才出来,大家都会笑我,却没有人去说破。难怪一直能在这艰苦的生活中快乐成长,都缘于有这么疼爱我的家人。
一步步度过了艰苦的岁月,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故事竟是那么的温馨、美好……
但愿我的后辈们,能多了解了解我们往日经历过的苦痛,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作者简介】:杜遂东,山东菏泽人,正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作品散见于“学习强国”、《牡丹教育》、齐鲁壹点等网络平台和刊物。
葵邱书院投稿邮箱:kuiqiushu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