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以表现家庭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渐渐汇成荧屏上的一股潮流:从引发育儿方法大讨论的《虎妈猫爸》,到聚焦小留学生的《小别离》,从关注高考问题的《小欢喜》,到展现青春成长的《以家人之名》,也包括正在播出的《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以及待播剧《学区房》等。它们以展现家庭关系折射当今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生活,切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育儿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学校教育问题等等诸多“痛点”,轻而易举就能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总能从剧中的人物情节延伸到剧外的现实生活。
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此类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正是创作者有意识对这一社会现象做出的敏锐反应。但需要关注的是,在频频因精准抓取的社会热点话题登上热搜之余,剧作本身不能陷入一种“典型化+轻喜剧”的套路,否则予人的惊喜、回味与思考会越来越少。如何冲破这种套路,或者开掘这一“组合拳”的新活力,值得创作者进一步探索。
以教育问题作为引线、“妈圈”作为聚焦视点,找到当下社会生活“最大公约数”
“孩子可以输在起跑线上吗”“平衡家庭和事业有多么难?”“妈圈凡尔赛”“爸爸带娃灾难现场”……《陪你一起长大》自播出以来,持续贡献热搜话题。该剧以带有温情甜味的“轻喜剧”方式,讲述同一个学区四个不同家庭面对“幼升小”的教育故事。这四个家庭颇具典型性,几乎涵盖中国家庭的大部分面向,让每一个家有学龄儿童的观众似乎都能从中窥见熟悉的影子:苏醒和奚彬组成“学霸”家庭,儿子却是“学渣”;林芸芸和顾家伟的家庭充斥着中产阶层的精英气息,也导致他们对女儿的高标准、严要求;何景华和蒋博是男弱女强的重组家庭,姥姥和姥爷的隔代教养让他们的孩子成为了“小破坏王”;沈晓燕和李翔的离异家庭同样切中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他们的孩子是不折不扣的“牛娃”。如此,该剧以群像的方式展现家家都有的“难念的经”,交织出一幅颇具戏剧张力的育儿百像图。
与此同时,《陪你一起长大》并没有单纯聚焦家庭教育问题,而是将教育问题作为重要引线,以“妈圈”作为聚焦视点,以“一锅炖”的方式完成对诸多典型社会话题的杂糅,从“鸡娃”“妈圈”到学区统筹,从面临家庭与事业平衡的妈妈到“消失”的爸爸,这也是其引起大众共鸣的重要原因。例如,掌握家庭内绝对话语权的顾家伟,在与金牌设计师苏醒初次见面的一场对手戏,就捕捉到当下许多女性的现实处境。当顾家伟质疑身为妈妈的苏醒不可能对工作全力以赴时,被反问自己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他回答“我负责赚钱养家,我太太负责貌美如花”,苏醒则以“所以说顾先生的成功,是以牺牲太太的事业而成就的”予以回击。一方面,社会默许了女性负责家庭和育儿的“潜规则”,也导致已婚职场女性给人留下生产力低下的刻板印象——剧中苏醒与顾家伟的这场争锋正是女性主体对这样一种不平等社会现状的有力揭示;另一方面,以林芸芸为代表的全职妈妈面临着与男性家庭地位不对等的境况——在外,她是“妈圈”中的“顶流”,是受人尊敬的“顾太太”;在内,她面对丈夫只能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也直接导致她在家庭中的“失声”状态。
对典型人物、家庭的刻画,是《陪你一起长大》触发观众共鸣的基本前提,借由人物身份、家庭境遇的相似性,观众很容易将自身映射至某一形象中去,实现与影像的“缝合”。对典型社会话题的敏锐洞察与真实再现,则让该剧引发观众心理共鸣,剧中借由教育问题引发的对家庭、婚姻、夫妻、职场、男女地位等多种社会问题的展示,可谓当下社会生活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掀起大众讨论的热潮。
“典型化+轻喜剧”渐成家庭教育剧“套路”,如何往前再迈一步值得思考
选取几个典型的家庭,配以轻快的叙事——近些年家庭教育题材的电视剧渐渐形成一种“典型化+轻喜剧”的模式,《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以家人之名》以及《陪你一起长大》莫不如此。
在这种“典型”的塑造之下,不难总结出一套人物设置的框架:往往有一个家庭是富有的,一个是小康的,还有一个是较为困难的;往往有一个家庭父母相处和谐,一个双亲离异,还有一个家庭重组等等。这种设定带来不同的演绎视角,确实容易尽可能网罗现实,切中大多数观众的处境,让人在剧中找到认同感。但当一味“抓典型”成为“套路”,局限性也愈发凸显,不仅渐渐让观众对这样的典型组合丧失兴趣,更无法呈现真实社会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而“轻喜剧”的叙事方式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喜剧化“糖衣”打磨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尖锐棱角,使观众更加乐于接受,另一方面又容易将这些问题简单化,削减此类剧作对思考家庭教育与剖析社会问题的精度与力度,使社会现实沦为影视中一道“漂浮的景观”。
家庭教育剧寻求突破,或许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力:
首先,多个家庭的多个故事不妨在叙事的深度与宽度上齐头并进。《陪你一起长大》讲述的四个家庭的故事,可谓面面俱到,观众却容易在四个故事之间“应接不暇”,来不及展开更多思考。倒是《小舍得》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改这个系列前两部《小别离》《小欢喜》以各个层面三个家庭为样本的模式,通过大家庭内部三代人的纠葛来展现教育问题。作品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杂糅在一个共同的大环境之下,将多个家庭的“宽度”和家族内部的“深度”进行了一种融合。
更重要的是,“典型”应该具有典型性。这不仅仅包括典型的人物外在形象、性格特征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设内核的立得住。例如《都挺好》虽不是家庭教育剧,但剧中“巨婴”苏大强的人设或许值得借鉴。看上去,苏大强是一个不讲道理、胡搅蛮缠,专给儿女拖后腿的老头,而他的内里其实是一个压抑、懦弱的老人。这样的人物之所以显得丰满,不仅因为他有着独特的外在形象,更因为剧作对其内在精神肌理的细腻刻画。而在《陪你一起长大》中,胡可饰演的何景华则似乎成了一个有些“崩”的妈妈形象,这来自她身份上的矛盾。在外她是游刃有余混迹妈妈圈的“人精”,但回到家,她对自己孩子的事并不上心,总依靠他人来解决相关问题——一个看上去情商智商“双在线”的人物,时常做出不符合其设定的怪异举动,带来许多割裂感。
除此之外,若以轻喜剧来讲述社会问题,如何讲得不肤浅、不浮夸、不做作值得思量。这不仅要求创作者在叙事上合理把控笑点与泪点、严肃与温情,在问题的剖析和探讨上也不能浮于表面。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巧妙带过,但是在严肃的问题上需要警惕“搞笑”的遮蔽性,无厘头的“搞笑”往往会带领观众走向“不愿思考,一笑了之”的境地,最终导致问题流于表象。经典国剧《我爱我家》就是兼顾娱乐性与严肃性的代表,通过一家六口人的家庭琐事,展现强烈的时代感,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中,老傅这一角色时而仗着自己的辈分不讲道理,干出一些惊人之举惹得大家啼笑皆非,时而又成为“清醒担当”,蹦出一两句警世之言发人深省,让人在发笑中顿有领悟。海外剧《无耻家庭》系列则以幽默、温情的方式展现家庭日常生活,从不同性格家庭成员的琐碎人生中挖掘出平凡生活中普通却有趣、平淡又刺激的种种面貌,进而探讨生命本身的意涵,触动观众情感的同时又引人思考。
好的电视剧首先是观众爱看的。当“典型化+轻喜剧”的模式找到大众审美与共鸣的“最大公约数”之后,我们的家庭教育剧能否往前再迈一步?当然,中国式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特色,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聚焦此类主题的电视剧或许没有太多他山之石可以直接套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教育剧不应只追求“典型化”带来的呈现宽度,同样需要注重对社会现象和家庭群体的挖掘深度。“轻喜剧”也不应沦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万金油”,带来欢声笑语之余是否可以注入一些严肃的冷思考。套路化无疑会扼杀家庭教育剧的创作想象力,“典型化+轻喜剧”的“组合拳”想要打好无疑对创作者提出更多的挑战,不仅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与时俱进的探析,更要适配观众的欣赏个性与共性,注重艺术呈现的宽度与深度,让家庭教育剧更好地“陪观众一起长大”。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