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多年来,余华的《活着》都在畅销书榜靠前的位置,有时高居榜首。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也许是大家从福贵起伏跌宕的命运中看到了活着的不易,同时也从他经历了生离死痛后的平静与释然中学会了坦然与坚强;也许就是因为其文字质朴但透着力量,故事普通却蕴含着希望……或许因为,它植根现实,又期许未来。
“你一页页地看,觉得很平淡,可是看完后,你会觉得很震撼。”一个读者说。
如果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能给阅卷老师一点点这样的感觉,那它无疑就成功了。还真有这样的作文,这就是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这篇作文当时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大家一致同意给满分。当然,一篇考场作文无论在哪个方面肯定都无法和一部长篇相提并论,但它在学生作文里绝对是拔尖的。
“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只是平淡的叙述描写,却足以感动人心。”
“学生时代唯一一篇一见钟情的高考作文。”
“年级里一特级语文老师说这篇内容空洞,要是他就不会给满分。”
很多人记得此文,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人觉得写得一般。争议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关于内容空洞与充实。
说内容空洞,可能是觉得文章对城市人的“异样”眼光、农民工子女所受的“歧视”、他们在城市里生活的方方面面写得不够。
本文的主题是积极的,也就是“城市终将接纳他们,他们终将融入城市”,围绕这个中心,文章略写了“他们”在乡村生活的场景、来到城市的原因、在城市里受到的歧视、对城市的陌生感以及内心的期望,稍微详写了记者的采访、春晚的宣言。只有800字的文章写了这么多内容,怎么能说“空洞”呢?
是的,如果能将有些内容写足一点,那文章的感染力肯定更强,“痛”会更痛,“希望”会更闪亮,可是,篇幅有限呢。而且,一篇文章最关键的是立意,这个立意会让人眼前一亮。
关于结尾的消极与积极。
有人说结尾含贬义,比较灰暗。“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是不是表示“他们”在竭力希望得到“我们”的认可,那就说明“他们”依然无法真正成为城里人,这种暗含“阶级差别”的立意拉低了全文的格局。
其实不必过度解读。这个结尾与前面的“记者采访”“春晚亮相”这两件事有关,大意应该是“他们终将融入我们,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我们也终将接纳他们,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就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希望而已。
关于应试与文学性。
本文在文体上应该属于散文,语言质朴,意蕴深长,笔法也相对随意,内容贴近生活,主题具有现实意义,这种文章和现在的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议论文完全不同。
喜欢本文的人,认为文章具有烟火气,具有人文主义关怀,是一篇接地气、有灵魂的文章。
不太认可的人,说此文很刻板,在名字上做无意义的纠结就显得很矫情,小姑娘学成后要回去建设家乡在刻意拔高立意,结尾必须是正能量的,等等。
这篇《他们》写的是明星偶像,虽然也得不错,但格局差多了。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选材立意,阅卷专家说本文“关注农民工子女,视角独特”,从这个方面来说,本文一开头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