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岳阳高手挑战今年高考作文,你给多少分?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高考作文

2023.07

今天上午,随着语文考试结束,2023年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小编也是邀请到了岳阳的7名高手同写今年高考作文,在大家心目中,哪篇最入你的眉眼,你给这些作文打多少分?

知人善任 人生辉煌

同学们,今天的读书会我想向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许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大家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明白济世救民的真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开创一条真正成功的道路。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在这个各为其主的纷争时期,我们也难判断对错。后来公子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启用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为相,鲍叔甘居其下,助小白终成一代霸业,并因之产生一代天下贤相。      简短的故事,涵蕴着丰富的哲理。放眼历史烟云,好多帝王将相能人强者,在历史的血雨过往中,不是成王,就是败寇,既有历史的原因,更多的是能在风雨飘摇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能将一手好牌打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刚愎自用,目光短浅,将握在手里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无端让自己滋生令人痛心的遗憾。     有着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自己当位之时,能知人善任,启用曾经在战场上射杀过自己的管仲,在那个封建等级王权至上的年代,能够大度能容与自己有隙之人,本身就令人赞赏,如此博大胸怀,有着前看三十年,后看百年的睿智,在那个各为其主,忠心护主的残酷战场,他自信这也是考验部下忠诚的一把标尺,管仲努力拼杀,也是战争逼迫之无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若一个人局限于不识人的圈子,注定他只会成为井底之蛙,最终埋没于乡野山村;即使是济世之才,若没有懂他的伯乐提携,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也会在灿烂的星空里坠落,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或许我们当学鲍叔的伯乐之举,他的自动举荐,自动让贤,他用自己的光环与谦让成全了管仲的才华,间接成就了一个霸业,在小白称霸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真是功不可没。     有人为你布了台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假若我们遇到的是心胸狭隘之辈,可以想像,即使管仲有逆天济世之才,也不能力挽狂澜,辅佐公子小白成就春秋霸业。看来英雄也需有用武之地,才能施展抱负,为自己布局一个好的未来。小白对人才的知人善用,达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是非放下,将眼光看得极远,如此几重关系的融合,管仲才会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成为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间接成就了小白的霸业。     世间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管仲能够横空出世,与鲍叔大度不拘一格的推荐有关,鲍叔有着识人的睿智,有着让贤的豁达,没有他的举荐,历史也会局限埋没掉管仲的才华,在这个需要人才,重视人才的国度里,一代明君齐桓公,能与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化干戈为玉帛,气度之大,容人之美,确实伟大。他给管仲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天地,做到知人善任,礼贤重士,自是历史久传之佳话,如此信任宽松的环境,管仲自是能心无旁鹜,用自己的杰出才能回报君王,成就历史的辉煌,这也在情理之中。     一个班级,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心理个性差异很大,频繁交往之中,难免存在磕磕碰碰,些小矛盾,日常纠纷,凡事我们若是能有齐桓公的大度,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能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次心平气和,或许这才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智慧与启迪,今天的读书推荐会,希望我们观历史知兴替,明事理懂做人,或许在人生奋进的征程中,一样可以成就自己的辉煌!今天的读书会就分享到此,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心灵上的震憾!

(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 钟愧傲)

知者 智也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主,得益于有一个好辅佐之臣管仲,而管仲的被重用,又得益于鲍叔的推荐。与其说是鲍叔的推荐,倒不如说是鲍叔的礼让和不争,鲍叔之所以不争,一是管仲确有辅佐大国之才,二是鲍叔知管仲之贤,还有一点,可以说是隐藏的,是鲍叔知自己,知自己此时以退为和,和,是平和,和平,天下太平。殊不知,帝王身边,不容二虎,二虎在,必争,争之,必伤。此伤,小则个人,大则国家。所以,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知人也”。在这里,“多”即赞誉称赞之意,管仲的贤能,原本值得称赞,但司马迁为何说天下反而称赞鲍叔的“知人”?“知人”,怎样理解?在我看来,知人,即识人,认识了解人,了解人的什么?我又想,应是了解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品性、格局,管仲有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才能,那么为何不让管仲去展现自己的贤能呢?这就是鲍叔的认知,这样说来,鲍叔没有这个能力吗?历史不可假设,只是,我们看到了鲍叔的智慧,不争的智慧,礼让的智慧,对自己认知的智慧。因而,可以说,鲍叔的知,是智!这个知,体现了鲍叔的高瞻远瞩,鲍叔的心怀天下,鲍叔的以退为和的大度。由此,想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战,文种、范蠡帮助勾践灭吴,灭吴之日,本是可以要求封赏之时,范蠡却选择驾一叶小舟,泛舟江南,文种满怀希望想得到封赏,没想到越王勾践已把大刀举起砍下来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历史故事,范蠡知人,知越王勾践,知越王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此外,越王的心,很小很小。当然,在此不作过多评价,毕竟历史是历史,真相是什么,谁也无法解说得清楚,不过,范蠡,确实是聪明,他的聪明是智慧,一是知越王,二是知自己,知自己最想要的,想要的生活。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形成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齐桓公是总裁,管仲与鲍叔,是高管,团队要和谐,要形成合力,两位高管必要团结,不可为着利益勾心斗角。倘若总裁下的高管不和谐,那么团队便不和谐,便失去了战斗力,甚至失去了生存力。基于这样的理解,不得不佩服鲍叔的“知人”智慧,知管仲,更知自己最想要的,最希望看到的,那么能不能来个大胆的推测?鲍叔最希望最想要的是什么?是齐桓公匡定天下成就霸业?抑或是在齐桓公的一匡天下后,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和平喜乐的日子?如此推测,鲍叔的知,必定是大智大爱也!是的,知者,智也。知人知己,大格局的知,必定是心怀天下的知,心怀百姓的知,必定是有爱有善的知,必定是无我无功的知。这样的“知”,不争,不抢,不贪,不夺,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无我而有我,天下多赞也。

(岳阳市十五中 曾志言)

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做培养天才的泥土”,我要为鲍叔点赞。齐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孔子看来,是因为管仲之力;但是,管仲原本是齐桓公对手那边的人,甚至差点夺了齐桓公的性命,正是因为鲍叔力荐,管仲才得以在齐国大展身手,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读完这个故事后,我为鲍叔的博大胸襟和处世智慧深深折服。如果说管仲是天才,那么,鲍叔就是培养天才的泥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鲍叔博大胸襟和处世智慧,做培养天才的泥土。春秋时期,不但各大诸侯为争夺霸业逐鹿中原,士人们也多以周王室式微、天下纷争作为自身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良机。就在管仲、鲍叔生活的同一时期,庞涓为了不让孙膑抢了自己的风头,残忍地对前来投奔的同门师弟施以酷刑。读《战国策》,感觉那些策士谋臣的处世方式更像现在漫威电影里的盖世英雄,他们身上洋溢着的是挺身而出、舍我其谁、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当然对于结束天下纷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于强调成就个人功业,也难免使天下陷入更大的动荡。在一部分史家看来,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之术不为过是二人为了一己的富贵荣华而陷天下苍生于涂炭的游戏行为。二人固然够聪明、够能言善辩,但是,胸襟和智慧则乏善可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鲍叔作为一直追随齐桓公的重臣,能将成就个人功名的机会拱手让给管仲,这需要多大的胸襟和智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鲍叔的推荐,管仲甚至不会进入齐桓公的视野;如果没有鲍叔的力荐,齐桓公或许不能释怀于先前的一箭之仇,遑论倾心重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鲍叔这一方培养天才的泥土,就不会有天才管仲的青史留名。结束战乱、天下一统,这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我想,鲍叔应该是有这样的认识的,他不像我们现在有些热衷于玩网络上打斗游戏的同学一样,痴迷于战争本身,不考虑“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残酷事实。他的胸襟,不仅表现在他认可管仲才华在自己之上的雅量,更表现在他甘居管仲之下的谦和;他的智慧,不仅表现在他对管仲才华的正确估计,更表现在他对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霸业后天下太平安定、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期待。 老师,同学们,开卷有益。培根曾说,读史可以明智。我们今天举行这个读书会,应该说是为了交流我们读书的个人感受,用古人的胸襟和智慧来开阔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思维。以上是我的读书感受,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岳阳县一中 徐新农)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齐桓公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关键是他能够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如故事中所说,管仲在公子小白尚未成为齐桓公之前,就处心积虑针对、打压小白;甚至还用箭射杀小白。在小白继位成为齐桓公之后,他听从鲍叔牙的意见,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之时,当时在太子麾下任职的魏征曾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而在李世民继位之后,不仅没有惩罚魏征,反而将魏征当作自己的明镜,经常听取魏征的意见,谱写了君臣佳话。

你们可别认为只有伟大的政治家才需要海纳百川,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胸怀若谷同样是一项优秀的品质。在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生动的例子。秦赵渑池之会后,赵王以蔺相如功劳大而加封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作为赵国大将,长久以来浴血奋战,职位不应该在仅凭口舌之利的蔺相如之下。因此,他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听到了这些话便有意避免与廉颇会面。他的门客以为蔺相如受到屈辱不敢还击,便纷纷表示告辞。蔺相如只得说出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说这件事后,羞愧难当,负荆请罪。从此,廉颇、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在《悲惨世界》里,米里哀前期是一个富家公子,遭遇革命之后,米里哀家破人亡,孤身在外漂泊。他在意大利成为了一名教士,为别人答疑解惑。冉阿让是一个小偷,米里哀收留了他,他却在半夜偷走了米里哀家的银器,被警察抓住后,米里哀没有责怪他,反而作伪证,说是自己自愿将银器送给冉阿让的。在临别的时候,米里哀还告诉冉阿让做一个诚实的人。正是米里哀的胸怀宽广、包容大度使冉阿让逐渐改变自己,成为了一个好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齐桓公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胸怀宽广、海纳百川,不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不二法宝,更是成就人生事业的必备因素。同学们,让我们胸怀祖国,心忧天下,不汲汲营营,不斤斤计较,未来必将红日高升,一泻汪洋,复兴伟业,亮丽打造!

(平江一中2023年高考生,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 廖礼杨)

放眼长远 霸业可成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书心得。在我看来,桓公、管仲、鲍叔都让人佩服。而今天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桓公给我的人生启示:放眼长远,霸业可成。

放眼长远,不是计较个人的得失、恩怨,而是以超人的气度,远大的目光,看到国家、民族的利益。桓公放下管仲带兵阻击的恩怨,毅然接受鲍叔的举荐,最终九和诸侯,终成一代霸业。梁启超因西医误诊病情恶化,不顾舆论的质疑、批评,依然奋力地为西医解围,无疑地,他着眼的是整个中国医学的前途命运,而不是个人的身体安康。同样地,“糖丸之父”顾方舟,放眼的是整个中国遭受的小儿麻痹症的苦难儿,他将第一颗糖丸喂给的是自己最心疼的儿子,正是因为他博大的眼界才让全国人民享受到糖丸给我们带来的健康福利。

只有放眼长远,霸业方可成。楚汉之争,刘邦才能不及萧何,谋略不如子房,杀人不如韩信,却因为他知人善任,放眼长远,终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反观项羽,却在江东选择了自刎,从此霸业停止,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放眼长远一点,历史或许还会改写。曹操在赤壁惨败之后,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的放眼长远,让大家铭记了他是一个英雄。

放眼长远需要宽宏雅量,有容乃大,善听则明。宋朝宰相吕端,一生宽厚,面对别人的冒犯,从不介意,即使被误会、排挤,只是说:“吾直道而言,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面对邻里之间的墙院纠纷,选择了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正是因为他放眼长远,珍惜邻里之间的情谊,最终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为美谈。

 放眼长远需要坚韧的毅力,即使遭受质疑与否定,依然不轻言放弃。今年新冠肺炎的肆虐全球,面对美国的恶意“甩锅”,少数西方国家的诋毁,我国领导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滔滔洪水,还是无形的病毒,中国人民始终和世界人民站在一起,同心抗疫,命运与共,我坚信中国一定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赞许。

  我的发言到此就要结束了,感谢读书会提供这样的机会分享我今天的读书心得,让我们放眼长远,成就人生的霸业。

(平江县五中 张娈)

低处的高贵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读书会我想根据个人对管鲍之交的理解,具体谈谈我对为人处世的看法和思考。我分享的题目是《低处的高贵》。管鲍之交流芳千古,我认为其原因主要还在于鲍叔低处的智慧。鲍叔虽然没有桓公的九合诸侯之功,也没有管仲的文韬武略之才,但就是因为他的知人抬人和低调低处,才成全了桓公的左膀右臂,才成就了管仲的治世伟才,才有了管鲍之交的千古美谈。我赞同司马迁的评价“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但也并不完全认为他的观点,我觉得鲍叔的可取之处在于知人,更在于“低处的高贵”。低处的高贵是一种甘居低处的豁达。高与低,显与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低处的支撑,就不会有高处的显扬;没有配角的装拙,就衬不出主角的光环。古语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这是普通人的通识,所以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设若人人都当将军了,那么还有人去听从他的号令?所以,我们不妨反过来学学“水往低处流”的哲学,当确实认为别人比自己更优秀的时候,不妨做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低处的高贵是一种托举他人的贤达。生而为人,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也正因为此,就有了“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等流弊,但攀高踩底往往会事与愿违。既然自己达不到,那就协助别人去达到吧。鲍叔深得桓公信任,但他清楚自己并没有过人的将相之才,所以他选择了向桓公推举比自己更有能力的管仲,选择了让自己进入一个“引狼入室”“与狼共舞”的“竞技场”。与其让自己不熟识的人来管控自己,倒不如让一个自己更了解的人来领导自己,这是一种托举的智慧,因为他没有掩埋自己,反倒让自己拥有了唾手可得的第一手人脉资源。低处的高贵是一种成人达己的通达。俞敏洪说过,人不能像草一样活着,因为草尽管活着,但永远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所以在我看来,低处不是终极目标,即便我是小草,我也要有长成大树的志向。管鲍之交整个过程中,鲍叔其实损失的并不多,只不过是小时候的一点点财物,这对于他来讲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管仲而言却是雪中之炭。但鲍叔得到的却并不少,一是桓公、管仲对他的信任赏识,二是后世对他的无上赞誉。如果论才能,鲍叔永远无法企及管仲的高度,但论为人处世,他却远在管仲之上。成人达人,何乐而不为?古语有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生命的长度无法改变,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让我们多向鲍叔学习,少点锋芒毕露,多点韬光养晦,甘居低处同样可以无比高贵。

(平江县 李海涛)

智者善谋,不若当时——浅谈“智者”管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智者善谋,不若当时”。很荣幸能和大家谈一点我对于“智者”管仲的感悟。

何为“智”?西汉杨雄在《法言》中说“智,烛也”。即“智”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他人服务,在黑暗中照亮他人,用自己的智慧指引他人前进的方向。管仲出生贫寒,却博通文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为谋生做过小买卖,也当过“逃兵”,深感普通百姓谋生的艰难。于是,管仲在那个百姓生活艰苦、朝不保夕的战乱时代,不只求一人之安稳,更不只种豆南山下,而立志于政途民生,立志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宏图改变天下苍生之困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后世诸葛亮每以管仲自比,比的就是这“智”,这指引与照亮人生之大“智”!

败不可处,机不可失。机会来时当果断把握,优柔寡断则终生是悔。就如管仲自言,“智者善谋,不若当时”!正因如此,面对齐桓公隆重的礼节,亲自的迎接,管伸明知是齐桓公为了向天下标榜自己的豁达大度,实则暗流涌动,安危不可知,但他仍然毅然决然地答应了,不顾天下之嘲笑,不怕后世之菲薄。因为他知道机遇来了——两军对垒之时,臣子都是各为其主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大门已经向管仲敞开,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他紧紧地抓住君王齐桓公给予的机遇,迎难而上,大刀阔斧地施行自己的理想与壮志,将自己的“智”一一落实成一道道政策与法纪,造福百姓,匡扶社稷。从而最终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希望同学们和管仲一样成为一个智者,抓住机遇,成就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岳阳市岳阳中学   梁昱伶)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唐忠明责任编辑:张萌一审:曲找回 二审:谭振华  三审:曾敏学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